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金文  钱锋  颜帅  王晴  叶振华 《编辑学报》2015,27(6):579-582
在高校期刊体制改革和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占国内医学期刊1/3的高校医学期刊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以200多家会员期刊为研究和服务对象,开拓创新,组建了"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网站上线了以《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继教专刊》为代表的系列专题教材,初步形成共建共享优质医学论文资源的高校医学期刊协同合作集群.同时,网站开发了"协同审稿投稿在线办公系统",达成一个作者自选刊物、刊物自选稿件的效应平台.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扩大了"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为高校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积累经验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沈漱瑜 《编辑学报》2017,29(2):149-151
医学学科的日趋细化与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加大了审稿的难度,为了应对所面临的这一问题,《中华消化杂志》在消化科审稿的基础上将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和统计学科等多学科的审稿全面化和系统化.通过多学科专家的遴选、培训,多学科审稿流程设计、实施和质量控制,以及多学科审稿专家的团队建设与期刊凝聚力的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杨璐 《编辑学报》2018,30(4):365-368
为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思路提供参考,从而提升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力。通过对《亚洲男性学杂志》近年封面设计的工作实例进行简析,探讨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设计创作思路。发现精美且具有科学内涵的图片素材,运用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美学修养,设计符合医学期刊特点的封面图片,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共识,而组建专业期刊集群则是集群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分别从期刊加盟集群意愿、平台服务功能需求、平台运营等多维度对医学期刊从业者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重点探索高校医学期刊以学科为纽带、以平台为载体、以学会为牵引的集群化发展路径,致力于打造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智能型医学期刊集群平台,构建能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体系,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出版融合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和新业态,医学科技期刊需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媒体出版平台。《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是胃肠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学科范围较为局限,使得读者群比较单一,在媒体融合出版时代,通过大胆创新,利用自身特色,走出了适合自己的融合出版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剖析目前医学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和困境,然后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的相关经验进行阐述,总结了用心经营自建平台、借船搭建多渠道发布平台、拓展内容呈现形式、强大平台功能、获取新技术支撑以及加强编辑队伍建设6个方面的经验举措,以期能够为医学科技期刊的出版融合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敬文  郭萌  薛爱华 《编辑学报》2018,30(5):516-518
强调科技期刊进行广告营销的重要性,并以《中国防痨杂志》为例,结合期刊广告营销的实践经验,介绍期刊通过纸刊、学术活动、微信、网站等多种渠道结合的方式在广告营销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赵金文 《编辑学报》2009,21(5):421-422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学期刊应做好延伸服务--培训和教育的工作.该文介绍医学期刊开展继续教育的3条主要途径,并指出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有明确的读者对象;选题切合实际,彰显特色;维护权威性,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注重效果;多方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延刚  张建军  高森 《编辑学报》2013,25(3):267-268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目前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文章介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以及"顶层设计"在科技期刊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静 《新闻传播》2014,(2):23+25
本文将以《新周刊》为个案,选取《新周刊》品牌建设三个特点,探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周刊》品牌化发展道路以及对我们期刊杂志的借鉴意义。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锐杂志,在经历了十多年不间断的创新和摸索后,其品牌发展及品牌推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新周刊》品牌核心要素的建立及维护,对这个典型媒介品牌进行解读。文章涵盖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新周刊》品牌的内容特色进行分析。第二个部分对《新周刊》特色封面进行解读。最后一个部分针对《新周刊》的市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晶 《编辑学报》2022,(4):464-468
中华医学会所属系列学术期刊群是我国著名期刊群之一,部分医学期刊包括《中华消化杂志》积极响应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专栏刊授任务,已初见成效,满足了全国部分医师的继续教育需求。在“破五唯”的学术背景下,医学期刊应践行学术担当和社会责任,办好继续教育专栏,形成专栏特色,服务于广大读者,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有继续教育学分授予权限的期刊尚未形成规模,随着建设国内一流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的加强,应重视和加强医学期刊的继续教育知识服务,通过改进刊授任务、加大宣传、增加单行本印刷、开展学员调查等措施提高继续教育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服务路径,使继续教育专栏成为医学期刊的品牌化服务内容,形成资源共享体系。  相似文献   

11.
董敏  李磊 《出版科学》2016,(3):73-75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扩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国内英文医学期刊是国内外医学成果交流的重要媒介。关于如何向国际化发展,本文以《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为例,介绍期刊近两年来的措施与经验,以期为国内医学英语期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出版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期刊正在为走出国门冲向世界而奋力前行.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到编辑质量、到品牌经营,无不十分的用心.在期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细分化、专门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期刊经营的商业模式(赢利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颜廷梅  任延刚 《编辑学报》2013,25(6):567-568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期刊发展的需要,《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采取多项措施来改进终审会,包括加大约稿力度、按约稿主题召开终审会议,对重点稿件作特殊处理,引进年轻的编委和审稿专家,以及选题论证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确保了刊物的学术质量,提高了编辑的专业素养,增强了编委的参与意识,最终提高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张燕  李禾 《编辑学报》2017,29(4):390-393
近年来,在科技期刊界“融合发展”“集约化经营合作”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处于散、弱、低水平的科技期刊个刊,如何在集约化经营合作中获得更大实惠,取得更好发展,已成为科技期刊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中国中药杂志》近年来的办刊理念和发展案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展望当前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机遇,对科技期刊如何在集约化的经营合作中取得较大利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科技期刊在新时期的发展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瑾  颜廷梅  任延刚 《编辑学报》2009,21(3):259-260
针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指南论坛>栏目形成的背景、目的及过程,论述策划<指南论坛>栏目的体会.认为成功的期刊必须履行办刊宗旨,同时要与时俱进,打造特色栏目,编辑要及时掌握具有导向及创新作用的信息,强化读者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天然药物》理事会经营模式的实践为基础,分析科技期刊理事会经营过程中的效果、优势、劣势及相关措施。力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科技期刊的经营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为例,从保持期刊特色、提高期刊服务能力、扩大国内外影响、加强编辑部及审稿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前夕,罗家伦在《新潮》杂志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杂志界》一文,批评矛头直指商务印书馆旗下的《东方杂志》等著名刊物。《东方杂志》内部被迫实行改革,最大的变革就是更换了杂志主编。《东方杂志》新主编陶惺存化名景藏,发表文章回应罗家伦,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办刊观念。本文试将论争中的两个不同办刊观念进行梳理,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对两个阵营的办刊观念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罗耀民 《编辑学报》2010,22(5):463-464
争取政府和社会资助,是期刊社期待的.本文探索在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借助政府资源举办健康科普活动,实现政府、公民、杂志社"三利"的路子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品牌是科技期刊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树立品牌科技期刊有利于凝练核心价值,提升期刊竞争力、影响力。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都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当前国内科技期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借助学术会议来发展期刊,提升期刊影响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总结并分享其通过举办大型高端会议、靶向会议、平台系列会议等特色学术会议,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综合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的相关措施,旨在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