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是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版权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传统版权法未随科技发展适时有效调整,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深陷版权困境,进展缓慢.通过对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困境的法律分析并结合版权市场现状,我国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破解需要司法、立法和版权管理三个层面的联动.而在破解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诸如利益相关方对话机制和数字安全技术等措施在版权人和社会公众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图书版权贸易已成为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桥梁。逐渐增长的图书版权贸易额和十年的图书版权贸易总额均显示出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正稳步走向世界,对外图书版权贸易已初具规模。但是,从图书版权贸易中成功获取出版资源,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全面配合,严格准确的市场分析、完备的营销策划和高效的生产安排对于图书版权贸易的成功运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陈星  潘勤毅 《中国出版》2016,(11):44-46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创意重塑获得新的生命力,为版权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数字技术为民族文化拓展了生存空间,"互联网+"为民族文化与制造业、农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契机,数字内容产业因此诞生,形成一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民族地区版权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民族地区版权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塑造民族地区版权产业数字化优质品牌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郑静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4):83-84,87
由于没有充分的立法保障,我国图书馆对绝版图书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受到版权问题的阻碍。为此,文章提出可以学习借鉴法国采用版权默示许可制度规范图书馆对绝版图书数字化版权问题的做法和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版权制度,促进图书馆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条件下对绝版图书的开发利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维护公众的信息获取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遍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侵权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版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1.数字出版的概念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图书文献的合理使用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数字版权的激烈讨论中的热点。有人主张废除甚至限制合理使用以维护版权人在数字时代的利益 ;反对者则主张废除合理使用制度有可能损害公众利益。本文在分析传统合理使用制度价值特征已经各国关于数字化图书文献合理使用之立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数字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数字化图书文献合理使用制度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权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传统图书出版权、翻译权向图书重印权、报刊连载权、影视类改编权、数字版权等现代附属权利扩展,以图书出版的版权为核心辐射到非出版形式的版权,这是传统出版产业改变经营模式、开发版权资源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竞争、谋求可持  相似文献   

8.
刘莉 《出版经济》2004,(9):30-33
中国图书出版市场面临的,首先是来自国际图书市场风云变幻的影响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密度竞争,其次是同网络时代之下数字化的、快餐文化式的网络信息消费理念展开争夺眼球的拉锯战。事实上,在过去网络飞速发展、颠覆重构人类信息接触方式的十几年中,图书出版还是成绩斐然。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出版和贸易更是直接运用因特网的信息高速传递,升级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面临挑战,中国版权书出版和贸易唯一的出路就是熟谙国际版权贸易的游戏规则,拿起数字化之刀、国际化之叉,分割国际版权贸易的蛋糕。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版权贸易作为我国版权产业新的亮点,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并越来越成为业内人士所关心的话题。至今,版权贸易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出版界带来了效益。可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在我国版权产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质量大大提高 自1994年首次全国版权贸易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引进或输出的作品在数量、品种、质量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从数量方面看,呈逐步增长趋势,特别是引进版权数量增幅较大,1995年至1998年,引…  相似文献   

10.
袁丽娜 《出版广角》2017,(20):65-67
文章通过对我国图书版权运营宏观环境、产业内部环境的分析,指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版权运营存在民营企业规模化显现、市场交易活跃等新特点,并提出了内容、平台、服务一体化的图书版权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图书出版管理中,探索图书出版管理模式数字化趋势与实际运营的协同发展并加以优化,推动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方法】通过分析图书出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传统图书出版管理模式在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图书出版管理模式融入数字化运营的协同发展对策,展望图书出版管理数字化模式的发展前景。【结果】图书出版单位要构建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的核心体系,优化图书出版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坚持数字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行稳致远。【结论】图书出版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趋势明显,在实际运营后会使数据成为生产力,人工智能工具助力降本增效,区块链技术为版权管理赋能,形成人力资源精准化服务平台,实现业财一体化,助推图书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乔卫兵 《出版广角》2022,(18):6-11+23
目前,元宇宙已从单纯的概念发酵阶段发展到与各学科、各产业、各种技术、各公司全面对接的新阶段,将赋能不同行业、不同产业,无疑也为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元宇宙将为出版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新的内容创作工具、新的内容产品、新的图书交易平台、新的出版人形象、新的组织流程以及新的平台与生态,将加快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升级,促进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为确保元宇宙的健康发展,需坚持理性、务实的态度,加强对元宇宙社会的治理,注重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及数字版权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子书产业是伴随因特网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产业,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电子书服务的现状和数字版权管理等方面来论述数字图书馆的电子书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荷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近日与版权人就遗产收集的数字化和可获得性达成共识。在Digiti? E(Digitis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数字化)委员会组织下,图书馆(FOBID)和版权所有者达成共识,并于2008年4月在阿姆斯特丹世界图书之都集会上签署意向宣言。这份协议是图书馆和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版权方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由图书出版主权利衍生出来的附属版权虽然并非正式概念,但它在出版产业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增值价值。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各媒介界限日益模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凭借媒介融合趋势提供的机遇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度、立体、多元开发附属版权可以充分开发图书版权,拓展"大出版"概念,拓展出版盈利渠道,整合出版价值链,对进入微利时代的图书出版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李霄 《全国新书目》2011,(12):13-13
国际知识产权联盟于11月2日在华盛顿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11版。根据其中相关数据显示,版权产业的核心内容产业,包含图书期刊出版业在内,为美国经济创造了9310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书店闻名于世的亚马逊现在开始涉足数字化图书领域。像Google及Microsoft一样,亚马逊将与大学图书馆及一家技术公司合作,在其网站上出售电子版图书。但亚马逊不同于Google及Microsoft的是,它不限制用户在线阅读图书,而且只出售公共领域或图书馆拥有版权的图书的电子版本,以避免很多图书馆员所担心的版权问题及Google等面临的出版商的版权诉讼问题。另外,亚马逊出售的电子版图书有很多还是珍本。如有的图书比较古老,使用时间较长之后出现磨损现象,而数字化扫描及印刷技术使得这类书籍可以重新复制以便人们购买及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网络书店闻名于世的亚马逊现在开始涉足数字化图书领域。像Google及Microsoft一样,亚马逊将与大学图书馆及一家技术公司合作,在其网站上出售电子版图书。但亚马逊不同于Google及Microsoft的是,它不限制用户在线阅读图书,而且只出售公共领域或图书馆拥有版权的图书的电子版本,以避免很多图书馆员所担心的版权问题及Google等面临的出版商的版权诉讼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Google大量地数字化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犹如给实体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敲响了丧钟,还有一些人则认为Google此举是对版权法的挑衅。Google如何处理那些数字化图书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尽管Google的意图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每个人都在期待着法院对版权纠纷的判决,人们也不禁想要知道:参与Google图书搜索项目的图书馆,如何使用那些从合作中得到的数字化拷贝呢?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终端的图书被视为是出版产业的未来趋势,尽管多数出版社不认为传统印刷出版会消失。然而,随着阅读终端功能性的改进,数字化阅读的舒适性已经越来越接近印刷物阅读。数字出版涉及的制作技术、编辑方法、版权分成与行销通路等,已经与传统出版有了很大的差别。第三方服务商的加入颠覆了过去的线性产业链模式,包括电信公司、IT业者、网络书店、电子书发布平台甚至是图书馆等等,建构了数字时代图书出版新的产业链。本文在总结数字时代冲击下出版赢利模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图书数字出版的特征,提出了传统图书出版社在下阶段转型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