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怡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60-260
抽油机井沉没度是指抽油泵液面下的深度,也就是动液面至泵吸入口处的液柱高度。在生产中沉没度对油井产生较大影响,必须确定·个合理的举升高度,在保证油井供液的前提下使沉没度最小,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运行的关键,本文即围绕这一中心,对如何控制沉没度来提高系统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测试抽油机井液面下降与恢复曲线的基础上,折算出其24小时液面恢复高度,即沉没度,与间抽前计量产液折合出的沉没度相比较,确定停机拐点;其次为不影响其产能,根据其含水不同具体分析,确立相适应的停机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其不同工作参数及其泵效,确立临界开井时间。从这几方面阐述了大面积实行间抽制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对大面积间抽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测试抽油机井液面下降与恢复曲线的基础上,根据其线性恢复速度曲线,折算出其24小时液面恢复高度,即沉没度,与间抽前计量产液折合出的沉没度相比较,确定停机拐点;其次为不影响其产能,根据其含水不同具体分析,确立相适应的停机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其不同工作参数及其泵效,确立临界开井时间。从这几方面阐述了大面积实行间抽制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对大面积间抽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蒋红波  凌凯  郑英杰 《内江科技》2011,32(4):106-107
针对全厂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通过使用机采系统设计软件对抽油机井的泵径、泵深、冲程、冲次等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期,也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部分抽油机井泵效逐渐下降,沉没度逐渐上升。针对实际,本文从流压的变化、高含水对抽油泵摩擦副耐磨性的影响、油管螺纹工作特性、振动载荷对油管的冲击及井底流压对抽油泵充满系数的影响等几方面,对抽油机井泵况变差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薄差油层的开发开采难度大。当前,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变差,如何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保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通过功图测试发现,我队正常生产井沉没度小于50m的油井数在逐渐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油田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对抽油机井处于低沉没度工作状态下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油井在合理沉没度区域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空心杆抽油相对于传统采油方式冲程损失小,不需油管,因而泵效高,成本低。它主要靠卡瓦把泵悬挂在套管节箍上,油从空心杆内流出,适用于高液量、低含蜡、泵挂浅的油井,通过3口抽油井的应用试验,平均泵效提高25%以上,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套压对抽油泵影响的原理,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又通过在不同套压下测得的抽油机井示功图结合量油对比分析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低液面(沉没度在150m以下)井的合理套压范围,对改善低沉没度井抽油泵的.T-作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4)
简介泵活塞工作原理与分类,分析泵活塞现场主要受损形式,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耐磨损、不偏心、运行平稳、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模块化泥浆泵活塞结构,平均使用寿命达到500小时,大大提高钻井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抽油机井的抽油管柱占据测试仪器通道,无法进行常规试井测试,影响井的评价和管理问题,完善并形成了环空直读、泵下存储和起泵测试等系列抽油机井测试工艺,在开展大量现场试井工作基础上,取得了第一手的测试资料,分析了各试井工艺的优点及应用限制,得出了各试井工艺适用的测试井型及测试内容,总结出不同抽油机井试井工艺对测试曲线的影响,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抽油井试井工作及测试资料的处理提供了指导,弥补了抽油机井测试能力的不足,可以为油藏开发中后期油藏评价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发动机在壕炸冲程的过程中,气缸和活塞都要经受6-9MPa的压力,同时要承受1800~2200K的高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活塞的工作环境恶劣,所以要求活塞的制作材料既能耐高温、高压和耐冲击,即要有刚度、耐磨性和强度,同时重量要轻。这就对活塞的铸造工艺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油田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开展了抽油机井合理平衡度界限研究及现场试验,确定不同类型抽油机的最佳平衡度值以及合理平衡度区间;并针对供采协调及不协调井,通过举升系统参数合理调整,在提高单井平衡度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为提高抽油机井整体平衡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弱碱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防垢技术是在研究该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防垢泵进行的,通过对其防垢技术研究,明确了弱碱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结垢的成因,以便在弱碱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进一步进行采取防垢措施,解决了由于因结垢影响该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胜坨油田有杆泵井沉没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家湖 《内江科技》2004,25(4):40-40
该文通过对胜坨油田571口有杆抽油井泵效与沉没度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链条式抽油机能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宽带式长冲程双井抽油机设计方案。该抽油机运用了双井抽油原理,采用了双链条传动机构。往返架利用导轨导向,用滚筒替代换向滑块。分析认为,宽带式长冲程双井抽油机具有效率高、冲程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一系列特点和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抽油杆是有杆泵抽油系统中最长的部分,既起连接抽油机与抽油泵的作用,又把抽油机的动力向下传递给抽油泵。传统的钢制抽油杆质量大,在采油作业中需要用接箍将其连接入井,造成起下作业不连续,作业周期长,且生产中容易导致管杆偏磨、活塞效应、表面易腐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研究和应用了玻璃钢抽油杆、连续抽油杆及钢丝绳抽油杆。为了开采成功稠油或方便油管清蜡,研究和现场应用了空心抽油杆。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介绍了井上自动间歇卷扬式捞油装置的结构和性能及柔性抽油绳结构和性能,并介绍了新工艺,井下全冲程捞油装置在油田采油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针对渤南四区油井油层物性差,油井单井产液量低;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油井受效不均衡;纵向上开采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油井泵挂深、负荷重、冲程损失大、结蜡周期短等具体特点,我们就“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渤南油田四区抽油机井工况”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作:①加强井下工艺配套,重点推广油管锚、强磁防蜡器、小泵深抽等一系列切合渤南四区特点的配套工艺措施,同时不断优化杆管设计,把影响油井工况的消极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②认真开展日常性的油井工况调查诊断及优化工作,通过地面调参对油井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协调供排关系;③加强日常管理。抓好现场管理,延长油井免修期;④不断完善注采井网,改善供液不足区,提高油水井对应率。  相似文献   

19.
机采系统效率直接影响到吨液耗电量,机采系统效率是油田管理的核心,为降低吨液耗电量、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采油区工作重点就是如何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冲程、冲次、泵径等是油井管理中最易调整,且调整后效果变化最明显的几个参数,具有费用小、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本文在对众多生产井数据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产井冲程、冲次、泵径等因素与系统效率以及相应子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相应规律,在油井管理中该规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上产的措施中堵水措施日显重要,按常规方法选择泵径堵后有的效果不明显,堵水封隔器拔封负荷增大出现异常。本文通过现场实践对比,对堵水井管柱的组配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因泵径选择不合理导致沉没度过低和拔封出现异常的现象,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为今后的堵水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