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古资源是指人们在考古发掘、考古研究等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过去年代的相关资料,包括文献资料、遗物、遗迹、影像等,在历史研究中起到补史、证史、校史的作用。考古资源具有直观性、艺术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博物馆、网络、期刊、专著等获取考古资源,关注考古前沿动态,以提升自身的考古素养,选取有效的考古资源并应用于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的第23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3.
历史图表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新课程历史教材里的图表增加了很多,有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考古文物图片、漫画、统计表等表现形式。新课标重视图表解读能力,各地高考试题对学生图表材料解读能力的考核也占据重要位置。虽然新课程改革后,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行了"考古寻真,不负青春"考古实习成果展,这是历史学院七年来的田野考古实习成果展示。五个展厅近三百件展品、二百余张照片。2012年开始,历史学院开展了辽宁考古实习工作,实习时间为每年的八月至十一月。七年时间里,历史学院历史和考古专业的本硕生以及台南艺术大学交换生等323名学生,在辽宁省凌海市的金宝岭和喀左县土城子两处遗址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共完成考古发掘6000平方米,考古调查21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闫丽 《家教指南》2023,(1):149-158
1943—1945年,夏鼐受“中央研究院”委派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他在考古发掘、田野记载和文物保存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是中国学者在西北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活动。考察期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方民情,夏鼐屡次有效解决,极大地推动考察团顺利进行。考察所获汉简、碑刻、随葬品等文物为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频繁更迭、战乱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工作的开展能够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由韦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是一部系统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论著,  相似文献   

7.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11):F0002-F0002
高句丽·渤海史是中国东北民族史、边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高句丽‘渤海历史与考古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在高等教育、旅游发展、民族边疆稳定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1]考古发掘成果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材料,考古发掘过程也是认识历史和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走进博物馆的机会越来越多,但走进考古现场的机会却很少。近年来,随着公众考古工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学生开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门峡——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一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为即将出版的《三门峡地区考古集成》一书所作的序言。作者站在中国大历史、大考古的宏大角度,全面、科学地评价了三门峡地区在中国考古史上的地位,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三门峡地区历史地位及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将先生之文章提前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夏商西周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文化遗址和墓葬遗迹而展开的,对它的研究需要认识到两个方面:一是这一时期的考古文化的特殊性,它是由燕文化、北方文化、中原文化三者的交融而形成的;二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属于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一部分,要结合中原青铜文明的特征来分析.同时通过对文化遗址和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有全新的认识,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北京考古史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青藏地区传统古村镇、古遗址、古民居等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许多藏在深闺中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在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被蚕食和破坏,该地区采用的保护开发模式逐渐显露出种种弊端,由此引发出这样一个问题: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破坏和消失的庞大成本,由什么主体来承担?凭什么来拯救青藏地区正在有形无形消失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从青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优化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古青州文化和音乐的纵向梳理,将其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古州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做出恰当的定位。全文论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古青州文化和音乐综述;二是古青州文化和音乐的独特性;三是今日青州文化和音乐风采。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结合考古发现,来窥探古青州文化和音乐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天命小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特有的主题、结构和形式,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里主要从天命小说的发展历程,阐释天命小说在我国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并根据天命小说的发展历程分析天命小说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14.
古籍注释已有数千年历史,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祖国传统化的延续与发展作出极大贡献。今天的古籍整理和注释,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更当有所发展。只是我们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古籍内容跟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古籍注释必须考察当时的历史环境;古籍注释必须注意方言这个领域;古籍注释应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古籍注释需要考虑战略、战术等战争方面的因素;古籍注释还可以从考古发现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5.
古蜀史是指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以前西蜀地域的历史。在古蜀史料中关于"蜀之为国,肇自人皇"、"蜀王,黄帝后世也"、"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开明"的记载皆出于战国后期及秦汉时期。从有关这些史料的典籍的时代及所述史事的考辨,可以证实近世所建立的古蜀世系观念是由传说而"层累"地造成的,它仍属传说的性质,并非信史。近年学术界在研究巴蜀文化时存在一种以"信古"的倾向出发而将传说与史实混淆,未能对有关史料进行辨伪,以致难以认识古蜀社会性质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中的地名不仅是一种地理符号,更是一种表达历史文化内涵,反映诗人情感和抒情言志的手段。三峡地名因其地理和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在英译过程中传达的历史文化和意象略异于其它古诗中的地名,但更多的是反映古诗地名英译的共性,从中可窥见英译古诗中地名处理的一斑。  相似文献   

17.
鞍山作为地名,其历史溯源在历代史料中都无明确有序的记载和说明. 古西鞍山和东鞍山山地与鞍山的地名由来密切相关. 本文根据历代文献涉及鞍山地名的线索和相关古地图的考证,结合鞍山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古西鞍山山地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历史的探究,另辟蹊径,通过古代鞍山曾用名"安山"和"龙凤山"的分析论证,阐明了"鞍山"作为地名在不同时代的演进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起源、发展及运用情况的介绍 ,分别探讨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体系的萌芽、确立到成熟的历史变迁过程。并通过中外对比 ,强调了这一分类体系的地位 ,价值以及对保存古代丰富文化遗产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视史书叙事,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的优良传统。清代乾嘉考史学派的中坚人物王鸣盛,在其史学代表作《十七史商榷》中衡评历代史书的叙事得失,阐述了他对史书叙事感染力的思考,品评了史书文字的繁简和叙事内容的详略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史书叙事中的用例、明晰和醒目的问题。这些评论,既呈现出王鸣盛个人关于历史叙事的见解和理论,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一次有意义的批判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村落存有古老的建筑和各种历史文物,承载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在教育学学科视野中,古村落这一历史文化空间蕴涵历史、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面对旅游开发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古村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各种疑惑,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研究不仅肩负着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