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苏联投票支持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联合国181号决议,折射出了战后初期各种政治力量对中东地区的争夺,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冲突,以及犹太人对战后主要大国决策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苏联做出这一政治决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向华 《科教文汇》2007,(3S):174-174
1947年,苏联投票支持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联合国181号决议,折射出了战后初期各种政治力量对中东地区的争夺,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冲突,以及犹太人对战后主要大国决策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苏联做出这一政治决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苏联战后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是苏联在1947年4-5 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巴以分治的前奏.由于国内对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过于粗糙,所以导致了许多学者对苏联支持巴以分治这一政策的误读,这一政策普遍被认为"一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不仅是苏联从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到支持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一个重要转变阶段,而且还对以后的苏联对以色列政策和阿以冲突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鹏程 《科教文汇》2007,(1X):177-178
苏联战后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是苏联在1947年4—5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巴以分治的前奏。由于国内对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过于粗糙,所以导致了许多学者对苏联支持巴以分治这一政策的误读,这一政策普遍被认为“一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不仅是苏联从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到支持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一个重要转变阶段,而且还对以后的苏联对以色列政策和阿以冲突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美国践行的民主输出战略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而对美国软实力起到了削弱作用。它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动荡,动荡助推了"伊斯兰国"的兴起和难民大潮的形成。美国低估了中东地区的复杂性,一再以推广民主为名对该地区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预,结果使该地区深陷危机。中东地区没有西式民主能够自然生长的土壤。美国在中东未能有效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反而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战争与和平、权力与财富是国际关系的永恒主题。中东虽弹丸之地,却是这永恒主题的聚焦之处。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造就了中东和平进程中一对不共戴天的冤家——阿拉法特和沙龙,他们分别代表着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的建国使命。然而,建国壮志未筹,阿翁便于1年前撒手人寰了,留下了“孤独英雄”沙龙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2006年新年的钟声刚落,年岁已高的沙龙因中风入院,种种迹象表明:以色列人眼中的民族英雄的政治生命已飞向终点。沙龙政治生命的终结,具有多重的国内和国际政治效应。事实上,中东政治领袖的代际更替不可避免地对中东和…  相似文献   

7.
吴涛 《科教文汇》2013,(2):204-208
1952年春夏,苏联为阻止西方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西德重新武装,在五个多月内与美英法三国交换了八次照会,史称苏联"照会攻势"。本文通过对冷战中这一著名外交事件的介绍和评论,展示了东西方国家在战后处理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具体行动,揭示了苏联在贯彻"以统一换中立"对德战略时在具体外交政策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吴涛 《科教文汇》2013,(6):204-208
1952年春夏,苏联为阻止西方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西德重新武装,在五个多月内与美英法三国交换了八次照会,史称苏联“照会攻势”。本文通过对冷战中这一著名外交事件的介绍和评论,展示了东西方国家在战后处理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具体行动,揭示了苏联在贯彻“以统一换中立”对德战略时在具体外交政策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苏联已经胜利完成了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在伟大的领袖斯大林指导下,规模生前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计划正在苏联逐步计划和实施。一九四八年苏联政府颁布的关于在苏联欧洲部份草原区和森林草原区种植森林防护带的决议(见科大七卷五期),一九五○年颁布的关  相似文献   

10.
1 90年代世界经济和贸易环境 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平均为2.9%,是战后最慢的十年。其中发达国家为2.6%,发展中国家为2.9%,苏联、东欧国家为4.8%。经过80年代的努力,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四小龙”及东盟国家、中国等是典型的代表,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90年代,亚太仍将是世界  相似文献   

11.
徐燕 《百科知识》2010,(4):45-46
伊朗地处中东地区,掌握着重要的海洋通道,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地区政治的关键地带。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发展核武器,特别是现任伊朗总统内贾德实行激进的对外政策,使伊朗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反恐斗争过程中,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它是美国新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这使得原本为世界所关注的美国反恐政策又出现一新亮点。对中东民主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外新闻杂志的谈论焦点。人们关心的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能成功、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美国从中能得到什么、美国行为是否能让世人认可、中东地区人们是否真的能从此享受民主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各国学者所研究的对象。一、美国中东民主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的战略重点。1946年,美国就让在中东有过实际工作经历的前外交人员成立了中东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东地区是世界旅游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良好的旅游设施。发展入境旅游是实现中东旅游业快速发展与地区局势稳定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地区联合、政府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扩大中东旅游在全世界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  相似文献   

14.
王秋宁 《知识窗》2001,(5):26-27
10年前的海湾一战,使曾经称雄一时的中东强国伊拉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号称中东强人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非等闲之辈.通过努力,他的许多化学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巧妙地保存了下来.在美国人看来,这无疑是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安全的巨大隐患.为了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联合国成立了负责调查和销毁伊拉克化学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特别委员会,开始对伊拉克进行旷日持久的武器核查.……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2,(2):37-41
2011年,世界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剧变。全球性经济衰退撼动了西方国家,中东和北非一些掌权了几十年的领导人被迫交出手中的权力。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仅限于革命爆发地的社会和公众,对考古学界同样产生影响。如果将受影响地区的考古学排除在外,任何年终考古学盘点都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跨界水冲突、合作与全球水政治关系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函  杜德斌  桂钦昌  段德忠 《资源科学》2020,42(6):1162-1174
全球水资源危机不断凸显,水资源矛盾不断激化,国家(地区)间水政治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复杂地缘关系之一。基于1948—2008年国际水事件数据库数据,以“嵌入型”视角从冲突、合作两个方面解构了全球水政治关系,并从网络关系特征和空间演化特征两个方面厘清了全球水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国家(地区)间水冲突网络与水合作网络热点区域在空间上发生了明显位移,水冲突网络热点由中亚向南亚、东南亚转移,而南亚、东南亚地区亦逐渐成为水合作的热点区;②国家(地区)间水冲突网络与水合作网络均表现为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各个圈层间存在明显的更迭过程;③国家(地区)间水政治关系网络社团分化明显,相较于国家(地区)间水冲突的社团集聚模式,国家(地区)间水合作网络社团结构更为紧密,地理邻近特征更显著;④根据国家(地区)间水政治关系值,可将水政治双边关系分为紧张关系、友好关系和相对和缓关系。美洲地区前期水政治友好关系突出,东南亚国家后期水政治友好互动频繁,中东地区水政治关系较为紧张。  相似文献   

17.
张晶 《科学学研究》1990,8(3):52-60
日本的科技进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和腾飞无不与日本的科技决策水平和取向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决策工作参与者的走访调查,占有了较丰富的资料,透过对日本的“科技政策大纲”的决策过程案例分析,揭示了日本的科技决策的独特组织运营手段,它既不是欧美的“自下而上型”,也不是外国学者断言的“自上而下型”。文章介绍了战后日本四次中长期科技战略决策,阐述了它的决策目标、步骤,实现决策目标的战术及其推进体制。希望对我国的科技决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里根政府采用各种隐蔽行动来摧垮苏联,如:拉拢沙特政府来降低石油价格;限制苏联向西欧提供天然气;加强本国出口管制,加强巴统组织对输出高科技的管制;散布假技术情报等等。以上诸因素造成了苏联硬通货收入的大量减少,加剧了其经济、政治所遇到的困难,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19.
“最主要的”是讲苏联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建设的一本通俗读物。苏联在胜利地结束了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後,从一九四六年起,实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也就是战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说:“新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恢复我国遭受战灾的区域,恢复工农业到战前水准,以至於在颇大程度上超过这个水准。”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法西斯强盗给苏联带来的严重破坏。高炉炸毁了,矿井淹没了,机器厂成了一片瓦砾。苏联人民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英勇的苏联人民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恢复了成千成万的工厂、矿山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依靠矿业致富的国家很多,一个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依靠矿业而后来居上的也不乏其例。中东石油国家靠石油由贫变富,澳大利亚也曾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如今变成了世界矿业大国。美国在淘金热的浪潮中使西海岸经济崛起,五十年代还是一个落后农牧区的苏联哈萨克斯坦,因发展矿业如今工农业总产值跃居全苏第三位。新疆是一个经济技术落后而资源丰富的地区,振兴经济只能靠资源。发展矿业是新疆经济腾飞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