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四“失”入手,概述了心理学研究历史过程的四个重要转折点及其发展的曲折,提出心理学研究不能忽视“人”并对两种文化进行整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文学研究中,从环境决定论或作品本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确乎汗牛充栋;然而,真正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托尔斯泰作为创作主体,即作为产生文学作品的活生生的工作母机,来进行研究的文章,则很少见到。那种研究囿于方法论局限,研究结果难免人云亦云,单调雷同。文学是人学。所谓“人学”,不仅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指作家主体也是“人”。从心理学观点看,一切作品的产生都是此“人”心理活动的成果。荣格说: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心理学的危机源自心理学以研究“物”的方式--心理学的二歧视野研究人。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对呼唤心理学确立“人”的研究方式--心理学的整合视野。心理学中业已出现的各种整合尝试均未建基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把握上。唯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看待人的本质,心理学的整合野才能真正得到确立。亦只有以心理学的整合视野去观照人,未来才会有能够展现人的全面本质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一、个性心理概念研究的意义个性是一个社会范畴,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学科视野不同,对个性概念的解释和研究的侧重面也不同。西方心理学界对个性的研究,有社会学观点(视野)的个性理论、生物学观点的个性理论和心理学观点的个性理论。本文主要是研究个性的心理概念。我国心理学的著述对“个性”一词往往与“人格”混用,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也不一致。这表明我国个性心理学研究的薄弱及“拿来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解放前,对 personalit一词的翻译采用日文的用法,用“人格”一词。解放后,我国心理学学习苏联,俄文  相似文献   

5.
记忆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于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此后,记忆就成为了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当前对记忆的研究已超出传统实验心理学范围,深入到了记忆的物质基础方面,形成一个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领域,著名的观点有记忆的神经元回路说,记忆的细胞神经化学假说及记忆的脑定位说等。 在我国,人们了解得比较多的是关于记忆的两种观点。一般的观点是,认为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回忆(或再认)的前提,回忆(或再认)则是识记,保持结果的表现和加强。另一种观点就是信息加工观点。这种观点在我国传播极广,几乎学过心理学习或系统阅读过心理学著作的人都知道这种观点,因为几乎每一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著作都介绍这种观点。但是,各书在介绍这种观点时,尚有一些问题未能明确描述,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说:“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活动”。“艺术,象其它所有的人类活动一样,出自心理上的动机,从这个角度讲,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合适对象。不过,这个结论也给心理学观点的应用作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限制:只有艺术形式的处理过程这一方面,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构成艺术基本性质的那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与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心理学中国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和历史观点看问题;提升对我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面向社会,重视对社会新问题的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能否在学校中得以真正实施,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具有心理学的“三观”,则是教师有效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应具有心理学的个体性观点 所谓个体性观点,是指从具体的个体出发来考察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有关规律。比如,心理学讲认识活动,不是从人们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来探讨,而是从个体如何接收、加工外部信息,并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来探讨的。正因为心理学更强调、有时甚至直接就从个体的角度去探讨问题,所以过去它被“合乎逻辑地”判为“伪科学”而打入冷宫。确实,我们曾经有…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我们曾在《语文教学点拨法新探》一文中初步阐述了“点拨法”的基本观点。近两年,我们从心理学等多种角度又提出了新的看法。这说明,点拨教学的研究还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很漫长的磨炼时间,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思想的。我们在《新探》一文中提出了七项原则和十  相似文献   

11.
“自我”在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除传统行为主义外 ,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乃至新的新行为主义无不把自我作为一个重要概念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 ,并从自己的学派观点出发来诠释自我。本文主要对西方心理学自我研究做初步的归纳、梳理 ,以期能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的“元叙事”——科学主义心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方法中心”、“唯实证主义”而使整个心理学陷入危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等观点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语境和思路。以后现代主义为依托的后现代心理学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展开全面解构和批判.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未免矫枉过正。心理学的发展应从科学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中汲取精华。建构一种多元取向的大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13.
从创作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心理距离”的涵义、内在矛盾性、易变性和“心理距离”形成的因素等观点,并结合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中的实例,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指出“心理距离说”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4.
<正> 卢梭是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先驱。如果说洛克是环境决定论和学习理论之父,卢梭则可以被称之为“发展论”之父。在心理学中与学习理论相对的就是“发展论”,卢梭开创了心理学的发展传统,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形成了发展论流派。虽然卢梭及其追随者的理论并不是每一点都彼此一致,他们各自研究发展有着不同的方面,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倾向,即非常注重儿童的内部生长和自发学习的兴趣。重温卢梭的“发展论”观点,借古鉴今,批判继承,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让我们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对人的潜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这个前提下,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对人类的学习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以及“学生中心教育”等观点对我国的素质教育有一定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保证视觉、听觉成效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对提高数学课堂时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但是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基本观点也大相径庭。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意识体验”、“潜能”和“自我”等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一种话语范畴,而不是一种精神实在。后现代主义也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的自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出现了一种释义学转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接受社会建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图式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式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人认知有4个方面的功能: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整合功能,理解功能和计划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引进图式概念,用“人的图式”解释人格,用“自我图式”解释自我概念,用“群体图式”解释刻板印象,对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也通过图式概念有了新的阐述。从图式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合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与传统社会心理学单纯研究个体、群体的外部行为方式来预测心理现象的方法相比,图式加工的观点深入到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知识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自建立之初起就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对立的认识,同时认为心理学具有科学性的几种观点也各不相同,本文以现代的“科学标准”为根据,从心理学的定义、特征入手,分析探讨了现代心理的科学特征和科学性以及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道之间关系辩证地说是相反相成的。本文拟用心理学的观点,从“伦理自由·审美自由”、“中庸原则·否定原则”、“婴儿意识·成人意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方法论上言,旨在为理解先秦儒道本身及其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