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社会对高素质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框架、教学平台、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整体设计;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和企业实践协同互补的实践育人模式,打破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地理界限,加强了知识融合与自我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电子信息类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应从工程活动的特点与未来工程的背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及我国工程实体对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注重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数学等基础知识为核心,以相关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素质体系;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支撑的能力素质体系;以工程伦理责任为核心,以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支撑的德行素质体系。  相似文献   

3.
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是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和规范与科研院所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不仅具有理论的探讨价值,更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建设虚实结合、集成开放的智能电网实验资源,能够培养出胜任新技术研究开发、新成果转化、新产品推广和企业新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并能将"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建成省级优势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5.
根据创新能力培养规律,将自主研发、科研转化的力学教学实验优化、重构,形成了一个能力、知识、素质三维培养的贯穿于高层次工程教育全过程的力学实践体系,强化了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根据创新能力培养规律,将自主研发、科研转化的力学教学实验优化、重构,形成了一个能力、知识、素质三维培养的贯穿于高层次工程教育全过程的力学实践体系,强化了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船舶行业发展对轮机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轮机工程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以及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的培养模式,界定了不同类型人才对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培养标准,提出了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两类人才的分类培养机制。实施后该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就业供不应求。文中所提出的轮机工程专业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可为具有行业特色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前置教育是指高层次人才(博士和硕士)所接受的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前置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基础,它影响到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本文探讨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理性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性质三个维度归纳总结当前高层次人才前置教育的基本特征,剖析前置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针对前置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知识体系、重视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概述默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默会知识对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该策略涉及知识构建、师生交流、学习共同体和科研实践等方面,以期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新工程技术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实现企业创新工程技术人才的在岗培养,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知识累进原理,剖析了企业研发组织,总结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四类关键角色.依据创新应用能力等级国家标准,构建了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的技术创新知识阶梯.归纳了基于技术创新知识累进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创...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通过富有成效的培训开发来提升员工队伍的胜任素质和工作绩效,凭此与时俱进地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实践表明,培训开发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员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培训开发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和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通过总结M公司建立与逐步完善基于人才发展要求的培训开发策略与体系建构的实践过程,阐述对企业培训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说明了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主要作用,探讨了系统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以及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几种模式的比较,通过在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初步实践,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石化行业和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培养出"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通过大量分析与总结,找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提出了以工程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培养模式,在建立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教师和教材建设、建立多样化的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体系、建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三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高素质人才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了满足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校的相关专业需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与锻炼,使之具备风力发电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面向工程需求,开发出了双馈风力发电实践教学平台,通过采用模块化和开放式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变速恒频发电运行控制、风力机特性模拟,以及相关的系统开发、数据通信、数字滤波等多种工程技术进行实践、开发和创新,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探索开放式教育模式 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阐述了北京大学如何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习实践等方面探索开放式、协作式的教育模式,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与国家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工程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在确立专业核心知识点及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工程设计主线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完善工程设计主线课程体系、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三段式专业实习模式,并强化校企协同和科教融合,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从工程素质培养到工程计算和工程设计能力锻炼再到工程创新精神树立的飞跃,解决宽口径培养与企业深度专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为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服装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了服装工程技术人才知识与技能模块结构,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提高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方面,以校企合作的岗位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教材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以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重基础、强能力的专业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宁颖丽 《成才之路》2010,(34):I0023-I002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是培养他们认识和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基本规律,使他们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校企零距离对接 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培养的工科类大学生虽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缺乏社会竞争力等现象普遍存在,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是造就有学识、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