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下半年以来,喻国明学术工作室①开展了“基于中文搜索引擎大数据的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与内容建设机制”的课题研究,本文是其中的子课题之一“移动互联网年轻用户内容消费偏好研究报告”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去年下半年以来,喻国明学术工作室①展开了"基于中文搜索引擎大数据的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与内容建设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本文是其中的子课题之一"移动互联网年轻用户内容消费偏好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它是我们基于对用户洞察的趋势研究和对百度百家号数据的实证分析,所得出的关于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如何将网络内容与青年用户的匹配逻辑与操作策略所得出的分析性结论。  相似文献   

3.
王蕾 《视听》2022,(4):154-156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浏览或发布短视频,一些用户甚至达到一种痴迷的状态.用户在短视频呈现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消费偏好,以及用户的使用动机,均隐藏着复杂的心理,体现出需求满足、猎奇、自我认同、跟风从众等多元社会心态.短视频平台与用户之间也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平台的推送设置影响着用户的选择,用户的需求也驱...  相似文献   

4.
彭兰 《现代传播》2022,(9):129-137
以年轻用户为主体的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在今天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以生活与消费话题勾连起一种轻社交,容易形成用户黏性。这类平台在很多方面改写了人们的“消费”。它们促进了媒介化消费的深化,也由此加深了符号化消费及其影响。媒介化消费也是一种群体性消费,个体消费集合为群体行为,群体互动又会作用于个体的消费行为。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也推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的美学化,而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开始引领这些平台的审美化走向。媒介化消费与流行文化、政治等也有着深层的关联与互动。  相似文献   

5.
李岭涛  张友全 《传媒》2019,(5):48-50
“90后”“00后”等年轻受众成长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成就显著的时代,这造就了他们心态更阳光乐观、喜欢创新、天马行空的独有特点,也造就了他们的媒体选择习惯与以往的群体有较大不同。年轻受众对不同媒体的使用情况、对不同媒体的选择偏好、消费倾向等都将影响着电视媒体的未来发展。面对全新的人群,电视媒体不能延续以往的策略和方法,只有找到全新的思路,树立全新的理念,培养年轻的心态,才有可能抓住年轻受众的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与全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渠道趋向多元,网络等新媒体日益受到追捧.对媒介内容的选择除满足个人实用需求外,娱乐性需求已成为首要因素.个人需求和社会环境是驱动我国城市青少年媒介消费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地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媒介偏好的影响表现显著.研究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并没有接触外语媒介的强烈需求,他们的媒介使用和消费模式与其世界观的形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我国媒介对外国报道的倾向性与我国青少年对这些国家的偏好上还存在着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欢妮  刘芹妍 《新闻知识》2023,(6):49-53+95
小红书作为内容“种草”平台,其月活量已达2.6亿,平台用户体量飞速扩张的同时,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符号化的消费主义渐显。“种草”,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目的、意愿、观念。让消费回归理性,摆脱社交营销和消费狂欢,需要建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模式,从平台的主体责任、博主行为规范、用户自主反抗等多方面发力,以防消费异化对平台及用户产生的双向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粟幸福 《今传媒》2010,18(10):38-40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作者以湘西地区为例从传播渠道、接触频度、内容偏好等三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精神文化消费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电视是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受众获取各种精神文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的接触频度对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的精神文化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媒介内容偏好仍然呈现娱乐>信息>知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毛文华 《传媒》2015,(10):52-53
音乐产业已全面迈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音乐的火热,影响和促使整个传统音乐产业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发生巨大改变,“粉丝”群体直接影响到歌手明星的生产和消费.音乐视频网站音悦台自2009年上线至今,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建设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和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音悦台的日活跃量高达500万,收录MV近90万首,粉丝社区“饭团”用户的规模高达2万,注册用户达4000多万,成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音乐视频网站.本文以音悦台为例,对其独特的内容建设、盈利模式和推广模式等品牌特色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获取对同类网站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出生于1980-1999年的新生代消费者的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他们对电影类型、电影产地、观影档期、观影动机等方面的基本消费偏好特征.据此,我们提出了电影大片的营销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视线聚焦在新媒体的媒体语境当中,以百度百家号为例,考察了新媒体用户在内容层面、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上的认知与使用模式。基于对百度百家号用户媒介认知与媒介使用情况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从新媒体用户重点关注的文章类型、内容来源的关注度以及网络内容的信任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用户的内容消费特征并提出了优化网络内容平台内容建设机制及信息扩散机制的策略与建议。在用户层面,需重点培养激活核心用户以提升内容生态的活跃度;在平台层面,需纳入优质内容资源,重视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宏伟 《编辑之友》2016,(12):47-50
在媒介融合时代,专业生产体系和用户生产体系相互交织,不同个体使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终端,不同媒体平台表达的层次和场景也有所差别,进而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信息传播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用户偏好个性化信息聚合式的表达,具有“带入感”和“浸入式”的多元呈现和有效融合的表达,以及能够激活、协调和整合以个人、群体、圈子等为单元的社会传播互动的表达.电视新闻节目的表达创新应当基于这些需求偏好,深入研究沉浸传播和互动传播,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有效整合和运用全媒体资源,提供良好的新闻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Howard博士的五大个性因素分析工具(简化的MBTI个性分析体系)描述用户个性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选择五类信息源的偏好进行实证研究。利用t检验,发现“目标性”、“敏感度”等个性因素对用户的信息源选择偏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数据库使用中的用户偏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用户偏好,对争取拥有更多的忠诚用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运用偏好理论分析信息用户偏好的形成过程和改变现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进行用户偏好调研,对数据库偏好现状、偏好形成原因、偏好对忠诚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偏好改变理论提出了信息用户偏好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电子红包自2014产生以来,显示出强大的消费价值、营销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对当下的电子红包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能够解读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子红包消费.在其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电子红包迅速走进公众视野,运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进行解读,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红包的内容生产和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子红包消费.最后从电子红包的场景营销、关系营销、内容营销解读电子红包的生产、传播、消费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内卷化加剧了人们的知识“焦虑”,知识付费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专业化知识的渴求。文章借助浸合理论,研究用户参与知识社群付费学习与分享的影响因素。通过调研与回归分析发现,用户的情感偏好、体验价值与参与意愿同用户参与知识社群的行为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三者能促进用户获取、消费、生成、共享知识与个体创新,其中用户的体验价值阀值最高,情感偏好与参与意愿次之。将浸合理论运用于知识社群建构用户与社群共创价值的路径模型,用户自身可以获得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利益,而知识社群则可以提高用户忠诚度、购买意愿、口碑推荐、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等。  相似文献   

17.
陈香 《中国出版》2023,(2):58-60
通过观察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的少儿出版,研究提出要注意消费群体的转移、营销变迁的转移和受众消费偏好的少儿图书内容与形态的转移,并分别对应如何更进一步满足不同区域读者的阅读需求、消费需求,如何更进一步把握渠道布局中线上渠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对用户群和流量入口的掌握,和其后如何实现供应链的柔化,快速高效满足不断个性化的需求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兴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行为偏好隐私保护问题,设计实现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框架。该方法框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在可信客户端精心构造一系列“真假难辨”的伪行为,连同用户真行为一起,提交给不可信服务器端,“以假乱真”掩盖用户行为蕴含的敏感偏好。评估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框架的有效性,即能在不损害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实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的前提下,确保用户行为偏好隐私在不可信数字图书馆服务器端的安全性。该工作是针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行为偏好隐私保护问题的首次研究尝试,对搭建新网络环境下用户隐私安全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图5。表1。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9.
语义层次上的用户建模研究对提高用户需求偏好描述准确度和提升推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于语义层次树的用户建模机理分析入手,将领域本体引入资源描述和用户建模中,通过资源主题特征提取和语义表达、用户需求偏好程度计算,进行基于语义向量空间模型的用户需求偏好建模和表示,最终得到用户的需求偏好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方法可行且有效,能够提高用户兴趣偏好描述的准确度和提升推荐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了解用户的利用偏好对于档案利用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利用档案内容偏好、接受档案信息途径偏好以及接受档案信息时的关注因素.结果 表明档案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在利用偏好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档案机构基本满足用户的利用偏好;大多数潜在用户对于档案及其机构认知有限,普及档案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