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在大学生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育,但是,对于如何发挥其对学生的影响力的探索还有待深入,为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尝试探讨高职学生与隐性课程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社团是第一课堂的有利延展和补充,具有隐性课程的特性.其中,自我教育就是高校学生社团隐性课程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自我教育功能,社团的隐性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该文建议通过“文本”塑造,科学设计学生社团隐性课程:打造“核心文本”,提升社团骨干的人格魅力;围绕“品牌信仰”,塑造群体人格;删改“错误文本”,杜绝管理上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前,隐性课程越来越为广大教育者所重视,并予以积极研究和探索。从隐性课程的内涵看,在物质、行为、观念层面,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分了解其内涵及作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德育价值开发策略,对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人才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因此,应在分析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和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行为层开发建设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途径,从而切实提高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职业实践特征的学习情境、育人活动突出职业道德素养、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是设置在有明确陈述和预先计划的显性课程之外,通过隐蔽、潜在、间接、渗透等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非计划和非正式课程的总称,包含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文化性隐性课程和行为性隐性课程等,帮助学习者通过体验、自学、感悟、活动、影响等方式习得经验。本研究诠释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调研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基本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在对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但高职院校缺乏对人文精神教育应有的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开发利用隐性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既要抓市场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又要抓高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通过实证方式,在隐性课程实施与高职学生素质提升的关联中,要综合利用好教学班集体因素、教学因素、校园文化因素、教师人格因素等,发挥隐性课程的非物质性和精神文化潜能的陶冶功能,构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将显性创业教育课程与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把校园的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将开展学生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开发有其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包括与中学德育接轨和与职后教育接轨两方面内容,可以从物理一空间、组织一制度、文化一精神三个层面加以考虑,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学习、实习实训、课外活动和硬件建设五个环节实行.  相似文献   

12.
耿忠云 《考试周刊》2009,(35):123-124
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而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时有限,因此,加强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的"双情境"课程,具有"附学习"的育人功能。为此,应强调隐性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产业文化传导功能和学生社会化引领功能,通过打造更多优质校企融合的隐性课程平台,以间接或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知识、道德、人格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主阵地。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作用是学科课程所不及的,如果忽视它们.将不能使学生受到完好的教育。过去,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堂中应该学到的文字、符号等体现在教科书中的显性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改进教学的措施往往是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改进教师的教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出现“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即较关注学生与初始岗位的对接,偏重学生就业初始岗位实务操作技能即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敬业精神、职业态度、沟通技能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文章通过对职业素养的分析,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对隐性课程的感知、情感共鸣与意识的形成等方面论述如何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这主要是通过首因效应、暗示、模仿、感染、认同、领导的管理风格、教师的期望作用等心理机制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在高校核心竞争力中起重要作用。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应处理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注重育人环境整体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工作,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注重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开发和建设好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素质、师生关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资源及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的隐性课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技能又提高个人意志品质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
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职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本位的教育.高职毕业生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展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仅靠单一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事实表明.社会经济组织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越来越重视对人才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隐性职业素养。高职教育应注重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以大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