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俄国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历经十二年著成的封笔之作,可以说是其创作生涯的最高成就。在这部作品中,玛格丽特不仅有着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传统女性的美貌善良的特点,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她不只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还有着坚强独立的人格、完整的价值观、爱情观,是"永恒女性"的代表。本文拟就以小说中对玛格丽特的描写来浅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玛格丽特的形象与"永恒女性"的相互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一经典巨著。  相似文献   

2.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人物形象充满着象征意义和对善与恶的讨论,试图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阐释他们对于圣经的映射,通过不同人物行为所折射的善与恶的观念展现东正教善恶对立统一的思想,由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苏联外科医生、文学大师布尔加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真正杰作。在这部富于惊人创造力的作品中,布尔加科夫体现出了自己以轻盈的笔调运用各种现实素材的超能力,丰富、有趣地塑造了莫斯科市活动着的各种生动人物,深刻地揭示了一个苏维埃控制下的城市的贪婪、虚伪与无情的真相。  相似文献   

4.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20世纪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中有许多相异相通之处。这一点在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有充分体现。作家运用了娴熟的戏剧技巧,为这篇叙事题材的长篇小说增添了戏剧性审美特色。从读者和观众的视角切入,旨在剖析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蕴含的戏剧性审美价值,介绍布尔加科夫在戏剧心理分析领域的独特探究,挖掘小说文本的戏剧性营造以及传达给读者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池莉小说创作的文化意义:一、准个体物欲的觉醒:1、认同与顺应:体制内外的物质化诉求:2、把人生的价值内涵从“为革命工作”的集体主义观转变为准个体的“过日子”观。二、不谈爱情:解构空洞浪漫的传统爱情观,建立实际实利的市民爱情观。三、对市民价值观的认同和对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嘲讽。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忧世情怀是每个在儒学传统中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情结,“修、齐、治、平”是他们的最终理想,“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他们的政治抱负,在理想抱负无法得到最高统治阶层的认可采纳或大厦将倾无力回天时,他们便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失望和感伤,这种情绪几乎成了传统文学最大的特色。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忧世情怀就成了传统文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王谦 《文学教育(上)》2008,(21):128-129
《大师和玛格丽特》和《日光流年》,通过与《圣经》文本互文的方式写出民族在苦难时代的寓言。使得对现实事件的思考能够回归到在苦难时代一个民族如何寻找自己出路的主题上。  相似文献   

8.
《大师和玛格丽特》和《日光流年》,通过与《圣经》文本互文的方式写出民族在苦难时代的寓言。使得对现实事件的思考能够回归到在苦难时代一个民族如何寻找自己出路的主题上。  相似文献   

9.
怪诞理论在文学界经过古今中外大师级作家的发展和创造,已经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并将沿着这条路继续它的独到与迥异。布尔加科夫用自己的创作为20世纪的怪诞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怪诞的角度对布尔加科夫的经典著作《大师和玛格丽特》进行分析,总结出作家在对圣经故事的戏仿、对狂幻化和魔幻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挖掘布尔加科夫式的怪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小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人物形象众多,但是其中的小丑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由于小丑处于特定的环境和反映生活有特殊的审美角度,因此它们不仅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叙述学上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余显荣 《文教资料》2013,(29):87-89
《大师和玛格丽特》通过亦真亦幻的手法和天马星空的想象力表现了发生在三个不同时空中的人生悲喜剧。从表面看三个时空发生的事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三个时空的人事又是有核心思想作为统摄的,那就是他对善与恶、罪与罚、信与爱等问题的思索。本文将对此试做探析。  相似文献   

12.
《张居正》的取材与用墨,一个隐在而又彰显的反讽质在于,君统与民间的互文性存在。这既是其叙事结构的特征,也是其作者意图的实现,更是文本空白与意义生成的主节点。我们尝试在这种互文性存在的语境下,探索文本的民间文化视野。这一视野对于文本的结构价值与意义支撑,对于传播学意义上的文本释放与解释学意义上的读者接受,皆有其独特的开掘力和理解度。  相似文献   

13.
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体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加科夫是苏联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他的代表作《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苏联“回归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 ,而对这部小说体裁的争议也不曾平息。这里拟以梅尼普体为其研究根源 ,从幻想、神话传说、梦幻、怪诞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这部小说的体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文坛,张炜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有着沉重的道德意识和知识分子的救世理想,“道德”是张炜小说的基本价值立场。面对着重物质而轻精神的当代中国,张炜强烈呼唤知识分子的救世责任。但是,张炜创作价值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张炜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高蹈的理想者、不流于俗的漂泊者逐渐回归到生活中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5.
自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提出叙事学(也称叙述学)这一术语开始,它的历史才30多年,但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辐射到世界各国。这里借助于叙事学的一些理论,从叙述结构(叙事的线索、外结构、内结构);叙述语式(叙述幅度、时距、频率);叙述语态(叙述视角和人称、叙述态度)三方面来研究分析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珍品之一《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期的《朝阳沟》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视为豫剧现代戏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它较好地解决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在戏剧创作上体现了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作者较成功地走了一条戏曲化、民族化的艺术之路,使作品保持了较动人的创作情感和活泼的艺术风格。它的民间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巧妙的艺术构思、以人物情感为支撑点、色彩斑斓的人物画廊、感性形象的渲染、质朴的艺术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的“民间的立场”和“知识分子”文化身份,是造成他个人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龃龉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恰恰被当时那些将赵树理创作树为“方向”的理论家所忽视或遮蔽。赵树理拥有的两重“文化身份”,使他置于一种“中介”的地位,起到沟通知识分子和农民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而这种“文化身份”的独特性,恰好为当今学界研究“知识分子”与“权力话语”之关系,提供难得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物质利益与精神信仰、天国真理与世俗权力、为善与作恶这三个价值对立面的角度分析了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三个时空,即现实中的莫斯科,历史上的耶路撒冷,魔王的超自然世界,并通过分析大师与玛格丽特和别兹多姆内的悲剧命运,而试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说中的现实是丑恶之极的,甚至天国之善面对它也无能为力,人类只要能弃除自身最大的罪恶——怯懦,真理和正义主宰的国终将会到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日益盛行。其实早在20年代末,前苏联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开始创作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就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作品在艺术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互文性手法的运用"和"多声部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