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恩彤桩功     
张恩彤先生自幼喜武,后随王芗斋先生专攻大成拳,惟一惟精,艺业惊人,是王芗斋先生门下功力最深厚、劲力最纯正的弟子。他一生业绩颇多,战绩辉煌,可是因为他弟子较少,且成名弟子另有术业,不事宣传,故世人多闻张先生大名而少知其事,在目前少之又少的记载中又有不少讹传。笔者自幼好道,崇侠尚文,为探索武道  相似文献   

2.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11-12
常志朗先生是大成门中地位最特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后学走近王芗斋,研究大成拳所应了解的关键人物。 常先生家居京师,自幼与王芗斋先生为邻。常先生髫年好武,崇侠尚义,而北京武坛历来藏龙卧虎,能人辈出,武风浓郁,积淀出深厚的武术文化,这一环境无疑使常志朗感染甚深,饱受熏陶。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武当》2003,(12)
大成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由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于20世纪四十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早年曾跟随形意名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后又入少林寺随恒林上人习“少林心意把”,进湘研“桩功”,转淮南而学“健舞”……一生研习名拳甚多,尽得精华,与人较技,未有败绩,故晚年的芗老在传艺时把自己的拳法称为“大成拳”,意为集诸家拳法  相似文献   

4.
王选杰先生,是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的高徒,中国当代著名搏击家。曾受聘干中国佛学院任武术教师、北京爱士搏击馆任总教练,现为中国王芗斋大成拳研究会会长。王选杰,现年55岁,北京人士,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幼体弱多病,为祛病健身而走上了习武之路,曾随著名拳师何德泉先生学练弹腿,随跤坛名宿熊德山先生学练摔跤,还曾在北京华严寺,随月朗禅师学过禅学、气功和点穴疗法。月朗禅师不但是中国佛界名僧,也是武林高手。经过数年锻炼,王选杰不仅体质变强,在拳学方面,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王选杰得以接触大成拳,遂转而从大成门高手李永宗、杨德茂二先生学艺。大成拳,是中华武苑中的一枝奇葩,为著名拳术  相似文献   

5.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6.
按照大成拳家的说法,大成拳的桩法是郭云深先生秘传给王芗斋先生的。 王选杰在《忆先师王芗斋》中说: “中秋佳节,众多弟子共同赏月。郭老又独自走出村去。先生(指王芗斋——笔者注)很不放心,……便进屋取了一件衣服,追出去要给郭老披上。当他追到村边,只见郭老远远地直奔坟地而去。……追到坟地一看,竟见郭老正在练与‘三体式’不同的桩法,其他的练法也与他平时所教不大相同。先生暗喜,很  相似文献   

7.
意拳曾名大成拳,是由王芗斋先生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自幼8岁随我国拳学巨擘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芗斋先生从小聪敏过人,又锻练刻苦,故很受郭老赞许,得其拳学真髓。正如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中所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8.
大成拳自问世以来,以其技击性闻名武林。大成拳创造者王芗斋先生40年代在《实报》登报比武,大败中外拳坛高手令人信服(芗老的弟子赵道新、姚宗勋诸先生也以赫赫战绩证明了大成拳的威力)。为弘扬真传武术,芗老将中华真传武术的核心功法站桩大白于天下。于是,成千上万求真功实技者开始重视站桩,想以此步人大成拳正轨。  相似文献   

9.
李秒丰 《精武》2004,(7):25-25
大成拳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王芗斋先生初创此拳时,始名为意拳,“大成拳”乃是先生功成名就之后,他人所赐,意即集各家之大成。开始,芗翁并不赞成,后姑且从之,遂阐发大成拳理论。然而,先生独步武林,却并非因大成拳,而是以正宗的形意拳真传而得名。先生教拳育人,培养了张恩桐、韩星樵、赵道新、姚宗勋、卜恩富、朱国福、王选等一大批杰出弟子,为中华武学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翁心诚 《精武》2009,(8):46-47
一、削烂苹果 王芗斋是李紫剑先生在《狂生谈拳录》中抨击较多、力度较大的武林历史人物。李先生认为,王芗斋是有证可考的叛徒、汉奸。认为所有有关大成拳抬王都是大谬不然,大逆不道,缺乏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而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几年来的武学刊物与武学著作里凡是涉及到大成拳时,“王芗斋”三个字便不时地闪耀着,他被人们以宗师之礼推崇与尊重。这便构成了一个矛盾,一种疑惑。我没有去考证王的这段历史,现在我假设李先生说王芗斋是叛徒、汉奸属真,我们该怎么看王芗斋?  相似文献   

11.
再谈王芗斋     
瀚海鹤 《精武》2009,(10):56-57
最近看到车星辰所写之文章对王芗斋先生的武功及人品提出了质疑,而大成门人却不屑与之辩论反驳,我作为对意拳(大成拳)感兴趣的门外人出于公平之心,想要在此谈谈我眼中的王芗斋先生。  相似文献   

12.
削掌,原为八卦掌中的练用方法,经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老先生融会贯通与研究改进,成为大成拳独具特色的攻击方法。我祖籍河北沧州,自幼体弱多病,曾随本地拳师习飞虎拳,身体日渐康复。因此,对武术非常喜爱,因无名师指点,进步缓慢。20世纪90年代到德州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康  李剑 《武当》2003,(12):57-58
王选杰先生,当代大成拳名家,武功卓著,多次击败国内外武林高手,是以实战称誉武坛的大成门代表人物。同时,他还在全面继承王芗斋先生拳学的基础上,将大成拳科学理论与我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提出了“拳禅不二”的拳学主张,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大成拳的“中兴之主”。  相似文献   

14.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大成拳练家何镜平先生在《聆听芗斋先生教诲纪实》中提到这样一段故事:五十年代,芗斋先生为个别弟子分别教功时,对教功的求力整体观和局部观的学术问题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的焦点,在于芗斋先生认为,大成拳的练功求力,从整体出发求击的即是整力,有了整力,也就具备了局部各项力的要求。个别师兄则认为,如先从  相似文献   

15.
吴振华 《精武》2007,(12):62-62
大成拳(意拳)是上世纪30年代由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因其功力深厚、朴实无华、科学实用,被人们誉为"大成拳"。当年芗老凭此拳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震惊武术界,至今仍被习武之士所推崇。  相似文献   

16.
《精武》1993年第4期,刊登了胥荣东撰写的《王芗斋传略》,该文不实之处甚多,尤其是该文涉及孙禄堂先生的两处。 其一,“是年(指1913年)王芗斋应当时军政名人徐树铮之邀,任陆军武技教练所教务长,王芗斋聘刘奇兰之子刘文华、李存义之弟子尚云祥、师兄李魁元之弟子孙禄堂任该所教练,……三人均年长于王,且均精于实作,功力笃纯,人称‘练家子’,见王芗斋身材不高,举止文雅,虽口中不说,但都有不服之意。王芗斋遂分别与之试技,莫不称服。”事实是,孙禄堂先生那时在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2001,(1):18-18
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  相似文献   

18.
姚宗勋先生(1917-1985),为中国当代著名拳学家,原北京市武协顾问,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之衣钵传人。姚宗勋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  相似文献   

19.
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意拳)以强烈的实战性著称于世。大成拳外形简单,内涵丰富,我们在练功之余,一定要多看王芗斋先生拳论,反复揣摩。在王芗斋拳论中,以《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为其代表作,在该作"论信条与规守"一节中,芗老提到了大成拳五字诀:"......再以恭、慎、意、切、和五字诀示之......恭则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圆身。虚无求实切,不失中和均,力感和透电,所学与日深。"下面就本人的练D体会,采阎革谈谈这五字诀。'巨目巨,,即藻酸。四枉、试办、友力寻一"郡一定要恭恭颤抖.知阿拜舍四…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6,(1):39-39
2005年11月26日,北京市意拳研究会、北京市王芗斋意拳发展中心在青年湖畔举行了王芗斋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大会邀请海内外意拳(大成拳)组织共同参加,举办了学术论文报告、意拳推手、散手交流比赛,以及扫墓活动。本次活动参会人员有200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