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党委中心组学习是高校领导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提升科学决策能力的有效途径。应从"单向灌输学"与"双向互动学"、"集中讨论学"与"引领示范学"、"关起门来学"与"走向基层学"、"按部就班学"与"紧跟形势学"、"专家宣讲学"与"网络同步学"这五方面相结合来改进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2.
"问学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通过"问",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学",砥砺学生的能力,"问"与"学"相长,"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积极践行。在"问学课堂"中,学生永远站在"课中央","问学"的学习方式是合乎学生天性、顺应学生天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在尊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有用"和"有趣"的要求,从学与用、学与玩、学与思、学与练、学与伴等几个方面加强结合,从而达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教整合"是基于"学教"对话和"整合"理念的课程重构,旨在创设融合"学、教、资源"等多维要素的整体教学情境,构建"学教共生""学教共在""学教共进"的课程与教学。以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为例,从"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教学情境"三个维度探讨了"学教整合"的策略与路径,并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效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古籍数字化研究发展前后,"学"与"术"的分合与内涵都发生着变化,"学"与"术"曾连属为一名词,随后渐趋分野。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兴起,"学"与"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生成看"学"与"术"的结合、古籍数字化体现的"学"与"术"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学"是学生的使命,"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学"与"玩"两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即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学"的最高境界;玩中求知、玩中悟理是"玩"的最高形式。如何处理好数学课堂中的"学"与"玩",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尚禹导学课堂"是主导与主体和谐互动的课堂,在"导"与"学"中教师积极"贵因",找准试学、探学、活学的契合点,让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科举运行及其影响有多久,科举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以研究对象、范式与方法论为依据,科举学可分为"新科举学"与"旧科举学"。"旧科举学"停止于1905年,而"新科举学"则诞生于此时。"旧科举学"是"分科应考之学","新科举学"是"研究分科应考之学",前者关注科考的内容与偏好,后者聚焦科举运行的规律。由于科举及其运行具有先天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新科举学"呈现出的典型方法论特征。本文认为,"新科举学"研究对象独特、方法论层次分明,跨学科视野可以成为解决其学科建设过程中概念系统和方法论核心问题的独特路径,并能从学理和逻辑上证实新科举学学科群的分化与整合符合学科制度化的外在规律(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内在规律(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然而,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与萧统关系密切,刘勰曾参与《文选》的编选,《文心雕龙》与《文选》所涉及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两人选文标准与文学观念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事实证明:"《文心雕龙》之学"终究当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10.
杨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84-186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互相服务,以"做"为中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评"的一种整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中职分析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教与学脱节,学与评脱节的问题,文章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实施等几个方面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精选课程内容,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区域,实施整体评价等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然而,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二者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而且两人的文学观念与选文标准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而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文心雕龙》之学"终究以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12.
正一、辩证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为帮助"学"而存在的。没有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没有了教师的教,学生其实还可以通过自学、查阅等方式完成学习,所以,教师的教其实就是要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不管我们制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最后都是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落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当将"做学"形成文化自觉,常驻身心,内化为素质,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推动自信,达到自强。陶行知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与"学"职责分明,但都以"做人"为归结,而"做人"又离不开"做事",正可谓"千做万做,做学真事"。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追本溯源,探求"学"与"习"原始的、古老的释义及"学习"一词的来源,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及能力之间的关系,表明"学"与"习"是有顺序、有区别的。先学后习,是自古就有的求知与培养技能的途径。本文中突出"习"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能力形成中最核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18-120
教与学是教育的两个方面,从"教"与"学"的小篆字形看,两字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教"字及"学"字进行分析,试图理清"教"与"学"的关系,纠正学界对于"教"、"学"以及"教学相长"理解的误说。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主要任务之首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与"学"。高校的"教"与"学"分为三个层次:校级层次、院级层次和教师级层次。不同的层次,"教"与"学"的内涵是不同的,怎么搞好三级层次的"教"与"学",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为中心"课堂的意义与价值已为一线教师所认可、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怎样的课堂才是以"学"为中心的?"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如何把握"学"与"教"的关系?"教"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些问题不时地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结合前不久执教的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谈谈对"学为中心"课堂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面临世道多难、儒教沦丧,葛洪劝学治世。其劝学思想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学"的本质入手,葛洪界定"学"为"乐之自然",试图将其从功利行为中释放,还原其本然之乐;其次,从"学"的内容上,建立"学"与德性、生命关联,明确作为人性之学的价值内涵;最后,从"学"的工夫上讲,强调"为学"并不仅仅是口耳之诵,而是"渐染"的身心修养之学。葛洪劝学思想的形成,与先秦的重学思想特别是荀子思想,以及晋世的社会生态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东北林业大学"菌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我国加强"菌物学"的本科教学和普及菌物学的知识非常必要.论文从充分认识加强"菌物学"本科教学的重要性、菌物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菌物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改革、菌物学课程的网络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东北林业大学的菌物学教学队伍对"菌物学"课程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学情分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当下"学情分析"中存在若干问题与不足,研究"学情分析"的基本内涵、主要功能、基本内容及其常用方法等,拓广性地认识"学情分析"的功能与价值,可以使学情分析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更加充分而全面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