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是相通的。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识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因而,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也为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提出依据,研究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态度转变及文献中停止“中国化”的提法而代之以“具体化”的原委,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具体总体”的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历史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命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必须以“两化”及其关系为基本学理支撑,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概念的研究;以“三次飞跃”为基本发展脉络,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历史地位的研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主题,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主题的研究;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基本文献依据,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体系的研究;以坚持“两个结合”为理论主线,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路径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个进程”、“两个结合”、“三次结合”引发“三次飞跃”的历史主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命题和话语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内在逻辑与多重动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定格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展开与聚焦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鲜明品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演绎的本质规律,淬炼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作出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并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新境界”的理论价值在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以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在于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进而指导新实践、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伟业。“开辟新境界”必须坚持科学态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一个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的统一,一个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时代”的统一,根本上的共同点在于都包含着“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都强调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表述,体现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秉持全球眼光、国际视野,引领了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理解为“化马克思主义”与“化大众”的统一,主要强调的是把抽象理论形象化、通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系列成果,若无法实现大众化,力量就很难发挥出来,就很难转化为实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三个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括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双向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解引向深入,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完整准确把握“四个为什么”及其内在关联指明方向。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追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确有必要。文本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中国化;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时代化;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坚定信奉者和忠诚实践者。全面分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原因,需从以上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1.
杨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10):45-47
作为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胡适对毛泽东、李大钊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他提出外来学理和“主义”要“适应中国今日的时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先导,他所强调的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胡适对毛泽东、李大钊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他提出外来学理和“主义”要“适应中国今日的时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先导,他所强调的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最早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最早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命题。明确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题;毛泽东进行卓越的理论创作,最优秀地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发展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相依相成,它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状况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是实践层面的,而且更深藏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内在的理论逻辑之中。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即体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理论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从提出到现实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精神,这一精神将继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飞跃。十六大召开后中国又一次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高潮。学习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是由于中国自己本身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它的基础,是在自己内部有着根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实践主题。相应的会有不同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出现。本文就此浅显考察三大历史任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下学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着“主体化”理论的空场。马克思主义主体化概念的提出,以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为基础,借鉴和矫正西方主体性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主体化的统一是差异、对立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经典作家的论述以及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这种统一性。“主体化”是中国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化”是主体化的必经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除了要重视时代化、民族化、本土化,还要重视研究者、教育者、学习者、应用者维度的主体化。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其反映出来的精神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中国具体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扬光大的现实依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长的文化土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接续了实事求是的文化传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就是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可以从“化”什么、怎么“化”、“化”成什么三方面来理解。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对象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是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纵观建国60周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主要有两个:即我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客观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结合”的主体,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满足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基本经验。只有提高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的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建构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