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文系教授汪裕雄的专著《审美意象学》列入“当代大学书林”丛书,最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1万字。《审美意象学》把意象确定为审美经验的核心,论述了由“易象”经“乐象”到“意象”从而转换为审美范畴的流变过程,把审美意象的生成做为审美经验发生的标志,进而探索审美心理机制,认为审美意象是动力心理与认知心理二部结构整合的结果。作者还把艺术品理解为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产物,考察了审美意象在创造者与欣赏者交流中的媒介作用。这就组成了一个纵横交织的审美意象学体系。此书采取中西融合、多元综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心雕龙》处于中国古代“意象”说到“意境”说的转变过渡时期,且在《心雕龙》中首次将“意象”运用于美学领域,可以说“意象”说是由刘勰真正建立并使其系统化、体系化。如何营构融合审美意象,并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是《心雕龙》“意象”说的中心内容。《心雕龙》环绕着“意象”展开了一系列艺美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范畴,形成了自身的体系,是中国古代“意象”说集大成的论作。  相似文献   

3.
Dawk ins提出的“幂姆论”(m em etics)认为,文化传播是通过“文化基因”幂姆的自我复制得以实现的。本文以《圣经》为语料,从考察《圣经》是如何被复制入手,进一步对幂姆进行剖析,探讨幂姆起作用的机理。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幂姆所涉及的模仿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一方面,人们总是从相似和相邻的事物入手,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模仿;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对模仿对象的选择又有“认知偏好”。  相似文献   

4.
魏晋审美意象论中,《文心雕龙》有关键的意义。《文心雕龙》引入哲学“言、象、意”理论作为中国审美意象论的哲学基础。提出“隐、秀”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意象创造的审美规范,总结出“赋、比、兴”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意象营造的基本途径。使中国审美意象论形成了完善成熟的体系,并且为审美意象论随后的扩展与深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审美意象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美学范畴,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然而关于审美意象的诸多问题,理论界至今理解不一,为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审美意象的本质及其思维特征等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究。1、审美意象的来源。审美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论及诗论中统称为意象,《周易》首次把“意”和“象”联系在一起。“象”在《周易》中有“自然之象”、“道之象”和“易象”等不同层面。易象就是意象,但意象却不限于易象。艺术形象也是一种意象,但意象却不一定就是艺术形象。严格地说,专指艺术形象的意象,是一种具有审美品格的特殊意象,即审美意象。2、审美意象的特点:审美意象作为意象的一种,它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但审美意象和非审美意象之间是有着质的区别的,以情感为特质,是审美意象区别于其它意象的基本特征。3、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审美意象和其它意象的思维方式主要都是直观思维,但就其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功能来说,却有着质的区别,审美意象的直观思维实质上就是情感思维。  相似文献   

6.
意象的生成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和审美意蕴.从中国美学史角度溯本探源,“观物取象”,表明意象最初萌芽于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模仿;人情显于物象,是意象生成的萌动阶段,物象被赋予一定象征意;“缘心感物”,主客体达到审美统一,心与物、情与景实现了双向互动交流.意象的审美形成是在“神与物游”情境下完成的,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超然艺术,专注于物我的完美融合.“象外之象”是对意象空间的弥补和填充,是旷然出脱的再生意象,是意象之境的再创造,是意象能够完美生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处于中国古代意象说到意境说的转变过渡时期。《文心雕龙》意想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理论学说。在《文心雕龙》中“意象”首次被运用于文艺美学领域,《文心雕龙》围绕着“意象”展开了一系列文艺美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范畴,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如何营构融合审美意象,并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是《文心雕龙》意象说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分析诗歌意象是理解诗歌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认知诗学的视角,从名词化结构和意象图式两个方面对《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认知的层面分析读者如何解读诗歌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诗歌表现出的美,以期为人们欣赏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纵观西方美学史,真正的审美意象理论的提出,应该自康德开始。 康德首次从理论上阐明了审美意象的主体性、超越性和非理性的特征。在《判断力批判》的第49节里,康德将审美意象界定为构成艺术天才的某种独特的“心意能力”。康德说,艺术天才就是“表达审美意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李贺和济慈笔下的诗歌悲情意象幽深诡谲、奇而入怪,在诗学品格上犹如同蘖的两朵奇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悲情意象的角色定位上“虚荒诞幻”,在悲情意象的选择上“阴幽飒沓”;在诗歌创作手法上,秀句重叠,通感怪异.两者可谓西方“模仿”和“再现”与中国诗学重“感悟”、“意境”、“形象”理念的互补与耦合,这种互补与耦合也为中英诗学评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和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概括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翻译中形式与意义问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该问题的讨论上所能提供的新的视角。接着,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实例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通过“意象”概念说明语言形式与语义互相依赖的关系,进而指出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决定“意向”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  相似文献   

13.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颠覆性的阅读视角在20世纪下半叶异军突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学批评方法。罗伯特’·弗罗斯特代表作《未选择的路》一直被奉为集中表达反传统,反随波逐流的经典之作。但从解构主义视角审视这首诗歌,其中所含对于传统的遵循和对未选之路的惋惜和追忆可见一斑。文章将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浅析《未选择的路》。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谢海华老师对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的解读文章《弗罗斯特并不惆怅》,在文章中,谢老师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概括的诗歌主题“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并不恰当,在他看来,这首诗并不是一首“惆怅”之作,“作者并非如教参所说‘念念不忘’那条未选择的路,而是对自己所选择的路倍感欣慰,无怨无悔”.谢老师的这种解读与教参的结论截然相反,虽然新颖,笔者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5.
莫言有感于现代“不肖子孙”“种的退化” ,在《红高粱》中着意高扬祖辈们元气充沛的生命强力 ,作为建构民族品格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与之相应 ,《红高粱》在艺术上表现为感觉的狂欢 ;儿童视角的选择 ,叙述者“我”的设置 ,异彩纷呈的意象的展示 ,共同构成了《红高粱》卓异的艺术风味。  相似文献   

16.
认知文体学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从认知的框架来解读文学作品,更能揭示语言中蕴舍的意识与语言形式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理论模式,即图形一背景、意象图式、概念隐喻。并拟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对《春》这一诗歌进行认知文体分析。指出认知语言学对文体学结合的方法更能解释对诗歌语言的选择,为文学作品的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喻子涵的《汉字意象》不仅开辟了散文诗创作的新题材,而且开创了散文诗创作的新方法。他对古老的汉字进行现代性诠解,逐层揭开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理与诗性内涵。此文从美学视角解读《汉字意象》的意蕴美、情思美和境界美,以初步探讨喻子涵《汉字意象》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唐诗中都暗含大量的隐喻,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概念对唐诗《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译本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可以探究意象图式理论对唐诗英译的解释力,同时为鉴赏唐诗中的隐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莫言有感于现代“不削子孙”“种的退化”,在《红高梁》中着意高扬祖辈们元气充沛的生命强力,作为建构民族品格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与之相应,《红高梁》在艺术上表现为感觉的狂欢;儿童视角的选择,叙述者“我”的设置,异彩纷呈的意象的展示,共同构成了《红高梁》卓异的艺术风味。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向来的研究,着重于关注其“俗”的审美特点,忽视了“雅”的因素,有欠全面与公允。印以以“帘子”意象为切入点,也可以看出《金瓶梅》所营造的意境美、韵律美、意旨美,在“俗”之外也展现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