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碧霞 《福建教育》2023,(22):30-31
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应重视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中职英语教师要积极提升课程思政的认知与教学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与文化输出相结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教育,建立合理的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
姜丽 《海外英语》2022,(16):129-130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肩负着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双重使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为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通过增设德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自身思政意识,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开拓深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之路,为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琴 《海外英语》2023,(6):160-162
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引入学校各类课程教学中,从而创新教学育人理念,深度拓展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即为课程思政。此理念下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一定现实意义。不仅可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育人水平,提升学生优秀的品行,而且加强了德育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察 《英语广场》2023,(9):93-96
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以及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高度契合。在分析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文化育人意识淡薄、课程内容中国文化缺失、课程实施者与学习主体中国文化根基薄弱等困境的基础上,提出高职英语课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思政育人路径:建立以文化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隐性融入中国文化;增进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强化文化育人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文章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背景及现状,以学情为出发点,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授课实践,深入思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建设路径,为制定更优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欧阳前春 《海外英语》2023,(22):234-237
高职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理应肩负起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寓课程思政于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却一直侧重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较严重,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目标泛化;教材内容追求原汁原味,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固化;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僵化,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外来文化资源的输入与融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资源积累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一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从四个方面与文化自信相结合创新教学: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凸显中国精神的理解与传播;深耕课文内容,厚植中国精神与家国情怀;创新教学方法,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学生文化鉴赏力,自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高校教师要充分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要素,探索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有关中国文化的优秀教材,用英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张红丽 《英语教师》2023,(23):25-27
结合实例,探讨文化自信视域下课程思政与中职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认为中职英语教师应立足文化自信,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文化自信与英语教学的契合点,通过特定的课程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英语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在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为边疆地区培养输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毕业生的质量和思政素养与本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一门通识性教育课程,教师应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深入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让学科知识更具...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这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商务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以《体验商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第七单元Culture为例,从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创新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践行课程思政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了在商务综合英语课程中实施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解释"文化自信"和"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进一步阐述"课程思政""文化自信"及"大学英语"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其人文性特征决定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和人文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这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要求高度一致,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具有了丰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昊 《科教导刊》2024,(8):56-58
新文科背景下,培养具备全球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的优秀人才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重任。然而,鉴于学科的特殊性,商务英语专业采用英文授课,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占据主导,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文章以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课程设置、学生、教学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文化自信视角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的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然后提出了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包括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把握课堂中的思政融入点;选用最新时事,思想正确引导;使口语训练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进行廉洁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崇廉拒腐的合格人才。廉洁文化教育不仅是思政专业课的任务,也是课程思政的必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具有天然优势。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通过教师培训、课程顶层设计与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评价方式创新等措施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娇 《海外英语》2023,(15):122-124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大学英语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使命。产出导向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教学法,有利于通过“学用结合”,提升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6.
赵硕峰 《成才之路》2023,(24):113-116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对扩大课程思政的影响力、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生态学理论视角审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引发的课程生态失衡现象及其成因,从转变观念、重构内容、顶层设计和提高教师能力等方面对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以建立解决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失衡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英语课程重新达到生态平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力量。外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外语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案例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通过中外文化和文学的比较,阐释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朱晗 《教育评论》2022,(11):104-109
人工智能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征、兴趣,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能避免学生重复、无效学习,减少或消除传统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抵触情绪。将人工智能引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各高校应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之长、排除各种不利因素,提高英语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教学的情感浸润性,优化提炼学习资源,并创建新型智能教学评价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全面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从语言、文化、思维三个层面出发,提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案,挖掘、提炼和升华文本内思政要点和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营造思政学习语境,以期进一步提高士官学员的思政和人文等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