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没有边界,受众需求没有边界,无限的数字空间给了地方媒体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传统的区域壁垒不断被打破.得益于多年的区域深耕,地方传统媒体仍然有区域新闻影响力优势.本文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应用,地方媒体的全国化报道布局会更加快捷有力,满足受众需求,进一步塑造地方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并反哺本地服务和运营.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没有边界,受众需求没有边界,无限的数字空间给了地方媒体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传统的区域壁垒不断被打破。得益于多年的区域深耕,地方传统媒体仍然有区域新闻影响力优势。本文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应用,地方媒体的全国化报道布局会更加快捷有力,满足受众需求,进一步塑造地方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并反哺本地服务和运营。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农产品市场的广告传播,广告作为信息传播最有力的载体之一,在农产品信息传送、品牌塑造、市场分割以及产消互联等诸多环节,作用显著。然而,我国的农产品广告市场的不成熟状况,农产品广告传播过程中诸多瑕疵,严重阻滞着农产品市场的繁荣。本文从我国农产品广告现有水平切入,分析指出影响农产品广告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及举措,以期消除传播障碍,提高农产品广告水准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广告的"新"主要体现在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广告受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给广告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也正是由于新媒体广告的"新",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内容缺乏创意、受众碎片化、效果监测技术不完善、可信度降低等问题。本文立足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其传播优势,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谭成兵 《报刊之友》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谭成兵 《今传媒》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引起了广告产业发展的断层,强烈冲击了传统广告产业的根基,许多广告经营公司因此经营惨淡、面临倒闭.但数字技术同时也给广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带领广告业进入新媒介时代.文章以广西广告产业为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广告形态的研究,剖析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组成与特点,并从广告传播本质出发,分别对广西广告产业转型中广告观念的升级、产业的重组,以及新广告产品的实现等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鹏 《传媒》2017,(15)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全面带动下,"微"传播时代正式到来,并集中表现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主客体互动化、信息量冗杂化等方面,再加上眼球经济、粉丝经济、消费经济的三方加持,微电影广告一经出现便成为广告的主流载体,成为各大品牌青睐有加的新宠.对此,本文在微电影广告的品牌构建与传播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并从五方面提出了微电影广告品牌形象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微电影广告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漫广告:跨越传统的新生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丽娜 《传媒》2006,(3):49-50
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动漫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从电影到电视,还是到互联网和移动通讯,都给动漫带来了跨越传统的动力.当动漫遇上广告,新的传播格调浮出水面,给人一种新鲜的视听享受,而动漫广告的发展也从曲径慢慢地走向阳光大道,在平面媒体里如鱼得水,走在电视媒体的时尚前沿.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传播环境的变化,富媒体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广告形式成为企业传播和强化品牌的有力传播工具。本文通过进行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广告调查,发现富媒体广告在传播企业品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策略和建议,促进富媒体广告效果的发挥,为寻求有效的富媒体广告传播和投放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广告传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eb2.0理念的出现以及对该理念的发展运用,使广告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手段和传播关系的革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传播环境的变化,让传统的广告运动中的多角关系发生了改变,广告主不再高高在上,广告代理公司的作用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或者说减弱,媒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网络用户的地位不再消极被动,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对于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掌握了传播主动权。本文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中的广告时,首先明晰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并根掘这些传播特征,与广告传播相结合,归纳出广告信息流动的新特点,然后分析这种变化给广告传播带来的影响,辨明社会化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价值所在,最终彰显出社会化媒体在广告传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不断发展给品牌带来了更广的渠道营销模式,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影视植入式广告文化传播特点和模式进行深层次解读,同时说明影视文化传播的策略是建立在“乌托邦式”交化韵基础之上,并且针对中国现在植入式广告文化传播的问题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婷  饶威 《传媒》2015,(5):66-67
新媒体语境下,动漫广告与新媒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进行了有效融合,动漫广告无论在制作技术、发布平台还是传播模式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从动漫广告的表现力、制作成本及传播效果几个方面阐述了新媒体语境下动漫广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魏华 《视听界》2004,(3):52-55
由于广告传播情境的变化,旧的传播技法已逐渐不能适应广告发展的需求,人性化创意以其极富张力的三层空间内涵在广告传播中找到自身独特的生存位置,给目前广告传播的疲态带来新的活力,并收到销售量和美誉度双赢的传播效益。一、旧的传播技法显出疲态从广告传播的过程来看,广告传播者根据广告目标的要求,策划和制作广告,然后通过大众媒介等渠道将之发布出去,其目的是把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对象,并最终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促使其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发生购买行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重构着新闻的属性和传播方式,并衍生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多元盈利模式.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分支,融媒体生态中的广告传播策略在理念、架构及内容方面正被全面解构,文章通过中美两国的广告传播的案例比较,总结融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异同及主要特征,同时为我国广告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蕾 《青年记者》2017,(8):72-73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一切文化都需要传播才能不断被受众认知、理解和接受,并由此形成一个地域内共有的价值观.地方文化是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地方文化离开有效的传播就更加难以成为涵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效果的今天,地方文化传播应该考虑怎样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模式创新传播内容,传承文化精髓.地方文化既要重视创造与生产,也要重视传播与扩散,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走在新媒体传播潮流之首的在线广告在创意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势,伴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娱乐性的成分中又融入了在线消费者对互动性的要求.本文简述了在线广告的娱乐化趋势,对在线广告的娱乐互动传播方式进行了类型解析,并对在线广告娱乐互动传播的实际运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告的传播给大家带来便利和娱乐的同时,国家对于广告传播的管理并没有跟上时代的需要,很大程度上管理滞后于广告传播的发展,为广告传播中舆论的产生提供了适合的场所和扩散的平台。本文首先对公众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及对广告舆论的概念等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对公众舆论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情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大量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跨国4A广告公司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给本土广告公司带来较大的冲击.为什么会带来如此之大的冲击?这主要得益于4A广告公司有着一套严格的广告运作模式,这套广告运作模式的核心就是消费者洞察和品牌理念,广告公司担任非常清晰的角色:从消费者洞察建立整个品牌的传播策略,然后围绕品牌传播策略制定整合传播计划,利用各种媒介渠道在消费者心目中传播统一的品牌形象.这套广告运作模式是国际4A广告公司在西方成熟经济模式下运作多年的经验,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广告的商业经营和文化传播双重属性决定,广告主在利己传播时必须兼顾利他主义。但近几年来,许多广告主无视广告的社会功能,以营利为目的,大肆制造虚假违法广告,在危害社会的同时也制约了广告产业的发展。目前虚假违法广告大行其道,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医药广告,因其虚假违法传播给人们造成财产与生命的损失,遭到社会各界及消费者的谴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