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逻辑基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理论基础。研究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最根本的在于探究如何构建这一意识。构建这一意识要从主观维度追问“人与自然”视角下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性认识在这一视角下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是生命共同体;从客观维度把握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内容及存在样态,使各民族成员认识到这一共同体的客观存在,从而自觉认同与主动归属;此外,还须从主客一体维度处理好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实践互动关系。立足新的时代发展条件,研究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将有助于我国在现实和理论的相互影响下,寻找适合中国生态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探究,既要注重赓续过往的研究理路,又要注重对接新时代的主线思维。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旨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建构,就此意义而言,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先导;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认同范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一体两面的密切关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复合概念,“中华民族”体现其主体性,“共有”体现其方向性,“精神”体现其本质性,“家园”体现其同构性。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主体性要求正确把握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方向性要求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本质性要求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同构性要求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高度重视对上述关系的处理,通过系牢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文化存在的图书馆内蕴文化认同教育价值,作为教育存在的图书馆亦是激活公众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因此,图书馆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三重耦合连接,其宣传功能塑造中华民族主体的共同体意识认知、文化功能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养料、对话功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个人空间与社交空间。基于此三重耦合连接,图书馆需把握保持历时性和长时性影响的时间维浸润要义、保持空间传播面覆盖性的空间维集成要义,以及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的建设要义,最终通过其教育价值的有效发挥更好地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是以区域共同体而非自然共同体作为其科学基础的,因为,从进化的角度讲,人与自然的结合形式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到社会共同体,再到区域共同体的演进过程。而每一种不同的结合形式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在相应的共同体中不同的存在状态。人在自然共同体中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物种而存在的,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在社会共同体中,伦理关系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遵循的是社会法则;在区域共同体中,人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物种而存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治理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单元,校园治理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提升的关键路径。而建设高校校园治理共同体是优化治理架构、凸显民主公平的现实选择。现代高校校园治理共同体的伦理起源在于校园各类主体的间性,解决哪些主体存在间性的问题催生了伦理差异,解决主体存在何种间性的问题促进了伦理培育,解决主体间性如何缩小的问题实现了伦理共建。公共性则是育人场景中现代高校校园治理共同体的伦理特性,体现在校园空间内的有机共生、教学关系中的平等共存、风险主体上的责任共担、项目进程中的合作共建等方面。文化性则是文明传承中现代高校校园治理共同体的伦理内蕴,包括以礼为内核的治理观、以公为基准的仁爱观、以和为框架的辩证观。实践性则是现代高校校园治理共同体的伦理价值,应当立足公共性强化思想理念,立足积极性丰富治理主体,立足信任性深化治理规则,立足平衡性优化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中要重点把握好的关系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大多居于边疆地区,既是国家地缘上的毗邻之处,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之所,更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处。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经济发展特点,特殊的民族构成状况,特殊的宗教文化信仰,特殊的周边国家环境,使边疆民族地区在正确把握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关系的源与流、主与次、服从于被服务的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处理好、把握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关系,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科学共同体”是“共同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共同体”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当今科技异化的现实背景下,科学共同体已日益与伦理相联系,具有伦理的特性和功能。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科学共同体是一种伦理实体,其伦理性的品质特征是伦理精神,它既包括又超越于作为其成员的科学家个体的道德精神,实现了“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即个体与共体的统一。坚持科学共同体的伦理性对解决当前的科技异化问题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界定模糊不清,导致其具体实践缺乏明确的内容指向性。尤其是缺失心理学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关照,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外烁论倾向明显,进而忽视了各民族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性与自主性。为应对此问题,应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依循对象—主体—内容的逻辑,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在于使各民族成员的认识从“中华民族复合体”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使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有效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五个认同”的高度共识。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一个教育共同体,一个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生成的教育共同体。校园伦理要将学校作为一个“责任团体”和“教育共同体”进行伦理的审视,研究学校这个组织性团体应当担负的教育责任。教育责任的落实要通过校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从关系伦理的视角审视群我关系和人我关系。所以,校园伦理包括相互融通的两大结构,即团体伦理和关系伦理。团体伦理所体现的是共同体的责任及其实现问题,关系伦理则是所有伦理必然涉及的人与人如何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校园伦理首先关注的是教育责任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否具有稳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培育与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逻辑,也阐述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多民族共生,有助于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化。这些价值的有效转化不仅需要准确把握基于“认知阶段-情感生成-意志形成”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逻辑,基于“四个共同”理念的教学内容组织逻辑和基于时间、空间维度的教育空间延伸逻辑等三个内在逻辑;还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教学,从时空史实关联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图谱,从关键情境中生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升华拓展中实践运用,最终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和重构。构建生态文明应当突破共同体单一属人性瓶颈,实现其自然转向,将自然纳入共同体视野,重构人与自然间的新型伦理关系和价值关系,以适应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传统文明视野下,人的单一主体性导致了共同体的属人性,进而使得人类的自私本质充分暴露,从而陷入人与自然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在当代文明视野下,共同体应当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内含了人与自然间道德关系、利益关系及文化关系的统一体。实现人与自然在伦理关系上的实质统一、利益机制上的互助双赢、价值旨归上的双向繁荣及文化关系上的和谐共生,是建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乡、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与维护,表现为对家国共同体的深情热爱与责任担当。共同体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组织形式,其所蕴含的规则秩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情感认同、利益关切等要素,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共同体视角下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生成机制包括:以人是共同体的存在为逻辑起点,以利益、情感与价值共同体的统一为逻辑结构,以个体到群体再到共同体为逻辑理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逻辑指向。共同体视角下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主要包括:学习家国共同体知识,建立家国情怀认知体系;塑造学生的共同体精神,增进家国一体情感体验;创建美好共同体生活,赋能家国情怀价值意涵;建构优质学校共同体,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民族深化身份认同、维系情感纽带、强化利益关系的坚实思想基础,更是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非无根无蒂,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提供了深层次内涵滋养与精神激励,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以及根植于中国实践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向指引。唯有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理论基础以及置于中华民族“自在”“自觉”“自为”发展阶段中探讨其历史逻辑,才能对其有根源性认识和深层次认同,为新征程中更好地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夯实基础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呼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但是生态伦理学不仅仅是为了挽救生态危机而产生的,它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始。在这个阶段上,伦理共同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直至整个自然都可以作为道德主体。自然成为道德主体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自然本就是伦理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自然被排除在伦理共同体之外。尽管如此,伦理共同体还是在扩大,自然就是其下一个逻辑扩展的对象。同时自然也具有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这种道德主体不同于以往的道德主体,而要以人为其代言人。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是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走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目标、内容、原则和路径几个方面。其目标是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正确认知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认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活动的话语体系与行为自觉;其内容包括知识、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能力3个方面;其原则是凸显社会主义属性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统一,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衔接以及专题式的课程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体验相结合;其路径包括以互嵌式学习主题为核心,以主体间性教学法为取向和以"专项+X"师资培训为依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都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发挥着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学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政课相关知识和理论深度结合,可基于BOPPPS教学模式、融入典型案例开展教学,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有更深刻认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通过审美、知识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描写叙述来塑造儿童的伦理形象,辅助儿童伦理人格的成长。在这些课文中不少是直接以儿童作为故事的主体或者参与者,以表现他们通过观察、经历等方式形成自己的伦理意识和美德行为,但大多数的课文还是将儿童视为需要被引导的伦理认知者和行为者,尚未充分尊重儿童作为伦理主体所具有的自律性、独立性和平等性。而合理地、适当地强化语文课文的儿童伦理性主体建构,既是教育科学认知不断深化的需要,也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创业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大学的必然选择,并且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或显或隐地普遍存在,因此具有规范作用的大学创业伦理建设将变得十分必要且日益紧迫。大学创业行为的研究和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研究有必要将大学创业伦理研究涵摄进来,以确定大学创业伦理的道德主体、伦理准则,并建立一个合适的伦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重建“共同体”——学校教育改革的体制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本体关怀的真正实现呼唤着共同体这一人类联合的体制形式的真正确立。然而,在当今学校教育的体制建构及改革的运作逻辑与教育的本体关怀之间,往往存在着深刻的裂痕,由此而致使我们所追求与珍视的教育理念由于缺乏有效的体制依托而难以真正实现。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今学校教育的体制建构及改革的运作逻辑,并探索迈向共同体的可能性,将学校真正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乃至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青少年拥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之源。建构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话为统领,厘清“四个共同”“五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之于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在此基础上,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逻辑,坚持“家—校—社”的多元协同,确保“党—团—队”的一体联动,进而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要实现这一机制,需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助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空间,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互嵌式发展;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贯通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