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好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追求,人的需要是美好生活创建的主要动力。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变下也有了新的表达。基于此,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视角探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化,对新时代创建人民美好生活,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文化民生建设是改善民生需要关注的关键领域,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文化民生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于以文化民和以文惠民,始终使文化民生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人民群众平等参与文化建设,平等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从而促进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实现面临许多问题。国家可以从以下路径出发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追求:提高人民政治角色与地位,增加群众参政渠道;明确文化需要的核心地位,构建多元文化体系;重视民生问题解决,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发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休闲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休闲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休闲观念落后失范、休闲产品供给不足、休闲服务质量不高以及休闲教育体系、机制还未形成等问题仍然存在,休闲文化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等,因此,推进休闲文化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昭示着我国社会面貌的巨大变革,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厘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意蕴,它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而人的需要说到底是人发展动态过程的现实反映,立足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来解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能为其找到哲学的理论来源,也有其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作为构成人类生活需要的基本元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各种需要构成人们生活的比重不同,优势地位、主导地位也有所差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精神性、社会性为主导的发展性需要取代了过去的基本生存性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广泛性、质量性、整体性、为人性和共享性等时代内涵,逻辑内蕴着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变革创新、共同创造等重要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9.
多元主体价值差异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同的。基于此,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到“人类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全人类共同价值汲取了正义、平等、民主等现代价值体系基本要素,同时强调求同存异,作出国际秩序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下价值选项的最优选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以推进共同事业、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的中国实践作为最有力支撑。因此,当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示范对凝聚价值共识,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提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根植于百年大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来自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时代呼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契合的,包含人民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和美好生态生活在内的多维度立体化的美好生活。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应当立足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逐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1.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落脚点,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认识美好生活需要与自身的联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动员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推进美好生活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领导干部和青年群体两大对象,不断增强他们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担当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9,(6):57-61
"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阐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关键词。它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即聚焦国家形象、定位政策路线、整合多元价值、激励主体参与进取意识等。"美好生活需要"的动力系统的研究瞄准内外部主要影响因素,以内外合力有机组合共推"美好生活需要"层次升级,凝心聚力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3.
作为需求侧的"美好生活需要"内涵丰富,以"谁的需要"(主体)、"需要什么"(内容)和"为了什么"(目的)三个维度逻辑性地彰显其内涵:既是对人民这个最大主体的把握,又内在地涵盖了"美好生活"的内容取向,并最终指向满足需要的终极目的。主体之维:立足主体、发展主体、尊重主体。内容之维:生活之真——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生活之善——对人与社会和谐的需要,生活之美——对人的身心和谐的需要。目的之维:以物为目的向以人为目的转变的根本性目的,以生存需求为目的向以发展需求为目的转变的直接性目的,以数量为目的向以质量为目的转变的间接性目的。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9,(3):26-29
民生权益是民众享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与利益,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学术专著",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民情,系统阐述了民生政治建设问题,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即民生的内涵,而且明确了人民政治生活在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了实现政治权利、保障民生权益的基本路径,对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美好生活一直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力量。进入新时代,党始终初心未改,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前提,以人民至上标示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以高质量发展夯筑创造美好生活的稳固基石,以公平正义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带领中国人民汇聚起磅礴力量,团结奋进,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此宏大壮丽的过程中,党不但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好生活观,而且向世界贡献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体现出胸怀天下的大党风范与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16.
17.
吴巧 《重庆师专学报》2010,(4):72-75,176
梳理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的主要路向,存在"来源论"、"需要论"、"权利论"等几个基本维度,深度透析和把握这几个维度的内在理论逻辑,对推进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9,(4):24-26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就要根据新时代民生内涵的不断丰富,来制定新时代民生建设战略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窦孟朔教授等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一书,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规律,建构了新时代民生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生态"五位一体"的民生建设战略布局,分析了新时代民生建设战略布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阐述了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路径,为新时代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航向。马克思在对资本社会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批判中勾勒出未来的美好生活。习近平从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出发,明确了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劳动需要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同频共振,后者即体现劳动者精神意志、价值原则和能力素质的劳动精神。受现代性和前现代性因素的影响,劳动精神遭到严重削弱,出现了劳动意志缺失、劳动观念失当、劳动能力退化以及浪费劳动成果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和网络六个维度来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20.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达,既契合了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衡量标准,又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生存的核心关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人的时代书写,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个人道德的完善以及社会公平与秩序的实现,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好生活的伦理向度主要表现为在人的现实需要中刻画美好生活的伦理现实性,在社会有机体中描绘美好生活的伦理整体性,在历史演变中凸显美好生活的伦理具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