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雪  张海生  果磊 《编辑学报》2022,(4):378-383
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要把握机遇与挑战。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为背景,结合科技期刊智能出版审校平台智能化、产品形态多元化和传播推送精准化的发展前景,分析科技期刊智能出版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迫切需求与技术资源匮乏的冲突,创作传播与版权风险的冲突,以及精准推送与算法歧视的冲突。未来科技期刊智能出版需要将公平、安全、高效、精准等价值嵌入科技期刊智能化出版过程,从提升编辑素养、保护知识产权、参与算法优化等方面协同推进,从而为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试图从技术层面,通过对算法推荐流程的观察与研究,在算法输入数据搜集与审查环节的纰漏、算法模型设计的偏见与偏差、用户权利滥用破坏信息流的互动环境等方面建立分析框架,对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算法偏见的衍生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算法偏见治理、规范算法新闻生产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林爱珺  刘运红 《新闻大学》2020,(1):29-39,125,126
算法技术介入智能新闻信息分发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也引发了算法偏见这一伦理问题。从个人主体权利的角度看,算法偏见使用户的信息选择权和知情权遭遇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算法偏见产生的技术逻辑,并从保障用户信息选择权和知情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信息权利的算法伦理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智能传播中,算法偏见所产生的影响已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而其溯源问题在问题导向和技术的逆向检视逻辑之下却难以深入。本文在建构算法新闻主体的基础上,以算法技术、人类和社会力量三个要素为逻辑起点,试图以结构化的视角锚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算法技术的局限、人类主体性对算法的主导和社会力量与算法技术的共谋,探寻算法偏见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算法偏见是社会偏见在算法信息社会的延伸,映射信息不平等。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国内外算法偏见类型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在界定算法偏见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整合算法偏见的二元主体概念框架,并归纳算法偏见的三条形成链,包括人类智能系统内的偏见链、人工智能系统内的偏见循环圈、人类智能系统到人工智能系统的偏见作用路径。然后从功能主义、冲突论、还原论和马克思主义角度反思算法偏见研究的哲理基础。最后从信息科学视角构建技术、信息、用户之间的三元交互影响模型,讨论算法偏见在技术、信息、用户三要素互动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并发现算法偏见导致的三类不平等现象——信息呈现不平等、信息分布不均衡和新型数字不平等。研究结果深刻揭示了算法时代的信息社会问题,并赋予信息领域的传统不平等话语新的内涵与外延,为信息职业人员应对算法时代新挑战提供思路和参考。图3。表2。参考文献92。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传播实践中,平台、品牌方、MCN公司、自媒体等不同主体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支撑,形成了传播的新业态新形态,并对传播实践带来双重影响.本文基于对智能传播从业者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及扎根理论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内容领域还是非内容领域,算法已成为智能传播的基础逻辑,并构成平台统领其他传播主体的技术规则;算法对智能传播从业者具有促进工作效率与形成认知冲突的两重性,并对传播内容的生产逻辑构成变革与挑战;性别化的身体呈现成为智能传播中"涨粉"的重要元素,并成为全时全媒体全领域的智能传播环境的一部分.算法在智能传播中既有偏向同构又有多向创新的可能性.未来的智能传播治理应警惕人被数据化的风险,既要考虑技术的价值维度,也应将管理制度变革和先进文化建设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传播活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传播机制。该机制主要由大数据机制、算法机制以及自动化机制共同构成,这些机制共同构建了高效率的智能传播模式。然而,高效率的智能传播机制会滋生出一系列的法律、伦理、人文、意识形态以及异化等价值风险。为了应对智能传播机制的价值风险,提出了实施数据技术的道德编码、监管算法进路以及中和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等价值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试图通过算法偏见概念及其表现形式、算法应用技术导致的伦理风险问题、新闻生产中算法偏见影响等方面,建立分析框架,探究算法偏见产生的机理,为算法偏见治理、规范算法新闻的生产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普遍交互的智能时代,智能化的传播形态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经的新闻与信息场域纷纷借助智能技术融入到新一轮的传播革命中,并在全新的传播生态中经历着数据伦理、算法伦理和传播效果伦理等多重困境。面对智媒时代带来的全新传播秩序,本文从理解智媒的传播生态和伦理变革开始,提出智媒伦理研究的"思维转向""对象转向""理念转向",以此回应智媒时代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0.
邓婧  何婧 《中国编辑》2022,(1):55-60
文章基于技术伦理学的视角,对学术期刊智能出版表现形式进行梳理,认为其在学术不端、权利侵犯与信息安全、算法偏见与权力滥用、信息茧房效应等方面存在伦理风险,并在对智能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责任伦理主体、责任客体和责任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学术期刊出版特点的智能机器使用原则、驯化算法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以及对学术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资讯信息分发市场上,算法推荐的内容已超过50%。由于算法应用并未完成价值观的优化,"算法偏见"等现象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诟病。本研究试图从算法数据使用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视角,对算法公开、算法数据公开,防止算法和数据滥用进行研究,为算法偏见、算法歧视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智能出版即以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发行的新型出版.文章分析了智能出版研究的"产业、治理"二元价值,提出了智能出版研究的"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的逻辑,重点评述了增强现实类、虚拟仿真类、出版大数据类、智能知识服务类等智能出版产品服务类型,并对智能出版产品服务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3.
师文  陈昌凤 《新闻界》2020,(1):19-24,45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内核的机器人写作、新闻推荐系统、自动化事实核查、智能广告在2019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技术带来的理念重塑和实践变革在新闻界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人工智能与新闻界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业界新常态的情况下,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研究逐渐超脱出对实践样态的描摹,转而对新技术形态下人与算法的相处模式进行深入诠释,对算法的价值观风险、公共性与正当性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本文梳理了2019年国际国内的百余篇核心期刊上的智能媒体研究,对目前研究热点和潜在趋势进行解剖。我们发现,2019年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驯化、人机传播、算法善用、算法公共性和算法正当性这五大前沿主题。相比2018年学术界对智媒问题的全方位探索,2019年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探讨逐渐进一步聚焦深化,出现诠释转向和思辨转向。一方面,学术界较多采用诠释经验主义范式,阐释人类在日常新闻实践中对算法的意义解读,还原媒体、平台、算法与用户之间动态的相处机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探讨算法对于既有的传播理论体系的补充,反思智能媒体在公共性、正当性层面扮演的角色,以及围绕智能技术产生的权力角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技术与新闻"理论,对新型主流媒体智能内容生产平台进行研究,从技术引擎与算法优化双重视角分析智能内容生产现象.研究发现,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优化有利于提升算法透明度,解决"信息茧房"等伦理问题;针对智能生产平台数据与用流量的转化与连接"痛点"问题,需在智能平台渠道拓展与内容创新方面加大开放性、转化型与创新性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出版业所形成的生成式智能出版的技术原理,基于分析式智能出版与生成式智能出版的范畴结构,研究生成式智能出版在内容生产、内容审校、智能印刷、智能营销四个环节的流程革新。[研究设计/方法]以ChatGPT为视角,分析了ChatGPT在生成式智能、认知智能以及通用人工智能三个方面的本体属性界定,揭示其具有的海量数据优势、强化学习算法优势和持续超强算力优势三个关键技术原理,论述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智能出版流程革新。[结论/发现]生成式智能出版流程革新的意涵包括从专业生产内容到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从人工编校到人机协同智能编校,基于生成式智能的按需印刷、智能印刷厂等印刷场景创新以及基于生成式智能的营销数据、能力、效率和质量变革。[创新/价值]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优化对话语言模型产品进行了生成式智能、认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阶段成果的本体界定,提出了生成式智能出版在策划、编校、印制和发行环节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设想,一定程度拓展了数字出版、智能出版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6.
算法驱动的人类智能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交互中,数据选择与信息过滤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与算法运行的不透明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人机协同的信息过滤影响。算法偏见已经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信息圈层之间的分化,并可能延续甚至加剧社会发展多个方面的失衡。因此,有必要审慎地看待算法偏见的影响要素,透视技术本身及其应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嵌入社会系统过程中所带来的阶段性偏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邱添 《新闻世界》2022,(4):77-81
5G时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从技术、内容、渠道、终端、受众等多方面对媒体进行了全新的体系构建,推动了媒介生态的升级与变迁,构建了传播业态的新格局。本文探讨了5G技术对媒介生态的影响,以及技术驱动下场景化传播、智能化传播、视频化传播、沉浸式传播等媒介生态的传播新图景,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以期能够从算法、数据、媒介依赖的层面和维度对5G背景下的媒介生态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超 《中国出版》2018,(1):29-33
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生产中,算法已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被视为中立的算法本质上是人工产物,算法偏见应引起重视。文章从中介的角度剖析了算法在新闻生产中的不同应用,分析了算法偏见产生的三个来源:算法设计者的偏见、输入数据的偏见和算法局限的偏见。对抗算法偏见的有效措施在于,对处于"黑箱"状态的算法进行监管,算法透明是必然选择,主动的算法透明和被动的算法透明是两种可行的算法透明方式。认识算法、理解算法、批判算法是善用算法的前提,也是算法时代新闻生产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9.
以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语音处理、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传播格局,传播权力即将发生颠覆性改变。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大型语言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媒介环境,使媒介融合更加纵深和多元,但智能算法存在一定限制和偏见,同时会带来隐私侵犯和影响数据安全的风险。尽管我国智能媒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拥有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媒体要掌控驱动整体业务发展的全局性数据,实现智能算法在媒体行业中的良性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红色文化的概念和红色出版的界定出发,对基于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红色出版物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分析了在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智能技术普及的当下,红色出版呈现出的新特点与传统出版的新路径,分别是围绕国家导向,以重大时间节点为轴线,辐射红色出版业态的文化驱动;围绕地域文化特色,挖掘革命精神内涵,提高原始资料成果转化率的内容驱动;革新传统产业链,实现多模态并行生产的技术驱动;精准定位,多元开发,带动红色文化立体传播的IP驱动,希冀对我国红色文化的深入人心、红色出版物的广泛传播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