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今中外,大凡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在总结他们经验的时候,或说是来自天赋,或说是得益于环境,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结果,正像古人抽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确实是至理名言,是有志者的座右铭。提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名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娩餐》,但往往忽略了他画了好几年的鸡蛋。殊不知他没有从画鸡蛋练就出的功夫,哪会商名作的诞生呢?一个人只有从脚下起,一步一步地走,一里一里地走,才能进入“百里”、“千里”乃至“万里”的境界,只有由简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一个成语就是一个中国故事,因此成语的翻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文章以人民网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在目的论指导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官方话语中成语翻译需要遵从的“五步”操作法,即“明确成语语源”“考察成语语义”“结合语境理解”“目的语验证”“通顺译语表达”,以及“套译”“直译”“释译”“音译+注释”等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转化应循序渐进、分层递进,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扶”其跟着走:第二步,“引”其学着走;第三步,“放”其自己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4.
子晨 《中文自修》2010,(1):64-64
人们常说,要“一步一个脚印”,因为一步一步地走,就比较踏实稳当,而从“步”这个汉字最早的字形来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步”就是两个脚印,而且能清楚地分辨出是一个左脚,一个右脚。两脚向前移动,完成一个动作,就是一“步”,  相似文献   

5.
给文言标点,是中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也是学生高考最易失分的题。怎样帮助学先突破这个难关?我在实践中摸索出走“四步法”路的技能训练和记“四张表”的基本知识传授的方法。一、走“四步法”路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往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我觉得这种“一次性完成标点”的通病应给以纠正,应引导和训练学生走“四步法”的路子:即第一步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切勿动手标点。如果第一遍读完不能理解,还  相似文献   

6.
第一件礼物是人生格言。其曰:“赠人一言。胜似珠玉”,于是送你们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你们从踏入新的起点时就稳稳当当地砌好人生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陈述过我对语文教育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语文教育是提高我们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性工程;第二,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第三,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利,应当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结合”得好就向现代化迈进了一步,“结合”得不好,也就谈不上什么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七册《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教学这样的讲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个成语的含义,而且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抓住重点句段,从理解语言入手学习观察方法课文第一节有这样一句话:“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句子:①这里的“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来”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高考试卷在“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常用成语的理解、辨析和运用。其中理解、辨析是前提,是基础;运用是目的,是根本。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体现了“全方位”的特点。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八戒”。一、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戒望文生义。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俗语,其内涵是对原内容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着固定的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2012年高考全国卷:  相似文献   

10.
某电视台曾出过这样一道竞赛题:两只羊在一座独木桥上同时南来北往,结果会如何呢?有人答,两只羊相撞同时掉进河里;有人答,弱者掉到河里,强者走过独木桥。节目主持人说都不对,“南来”和“北往”是朝同一个方向前进,即由南往北,两只羊同时从南面到北面去,不会相撞,更不会掉进河里去,都顺利地通过了独木桥。这个答案出乎人们的意料,所以有人称赞这道题出得巧。 不过,从成语的角度来探讨,那答案就成问题了。“南来北往”是个比较固定的成语。不能机械地拆开来理解为“南来”和“北往”两部分。“南来北往”应理解为“南北往来…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文章时,“准确、通顺、易懂”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追求的目标,而“准确”是首要的,必须在“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力求译文的“通顺、易懂”。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呢?有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文章,不要一词一句孤立地去理解。英语成语“No context,no text”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汉语“断章取义”(to interpret out of context)也含有这个意思,如果脱离上下文,就不可能对这两个成语的含义理解透彻。任何一篇文字,一段讲话,都代表一个完整的思想,它不是一些词和  相似文献   

12.
答读者问     
问:什么是词组?什么是成语?怎样区别词组和成语? 答:词组是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能作句子的某种成分,但不能独立地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成语是“现成话”的意思,它是—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区别它们: 第一,从意义上看:组成成语的各个成分在成语里都失去了它的独立性,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我们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如“负荆请罪”是“认错赔罪”,的意思,“势如破竹”是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的意思,它们的真正含义都是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的。一般词组则不同,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合起来的;这种词与词的组合是暂时的,组成词组的词的意义在词组里仍然是  相似文献   

1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1) 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并列复句。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又是一个省略了主语“予”的主谓结构。这个主谓结构与其说是记述一件事儿的,倒不如说是表示一个地段的,亦即从小丘往西百二十步的一段距离中。这个“步”可能有两种解释:一,周朝以八尺为步,秦朝以六尺为步,旧制一般以营造尺五尺为步。二,两脚跨走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一次,学生在作文中,将“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写作“望水兴叹”。有时从人们的交谈中,也间会听到“望江兴叹”、“望楼兴叹”之类的话语。这样随意改变成语是不妥当的。人们之所以常犯这种毛病,原因有二:第一,不知道“望洋”是迭韵连绵词。“望洋”,读作“wàngyáng”,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不能拆开解释。由于不懂这一点,有的人就望文生义,错误地以为  相似文献   

15.
“空穴来风”是一个常见常用成语,高三的任何一本复习书在谈成语专题时都会提到它。许多语文老师也都会告诉学生,这个成语人们常错误地理解成“说话做事是没有根据的”,而它的正确理解应是“比喻事情不会凭空而来,是有根据的”,告诫学生要注意它的正确用法。但是,使我  相似文献   

16.
教学小学数学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首先要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面积单位”等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才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建立这些概念,我采取的步骤是:第一步认识“面”;第二步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意义;第三步认识“面积单位”;第四步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两个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的具体安排是: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我们已经提到了文言语段的语境很重要,要学会利用。下面就技能谈一下: 1.学会利用较小的语境就能够理解并推而广之的成语,并有意识地利用它来理解文言文中的难字。如可用“走马观花”中的“走”释义为“跑”来推知文言文段落中的“走”的释义;用“如丧考妣”来推测文言文段落中的“妣”的含义为“死去的母亲”;用“莫名其妙”来推测文言文段落中的“名”的释义为“说出”。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学生经常会听到成语、读到成语,还会向老师问到成语。如果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一、如何理解成语的意义1.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或短句,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理解构成它的各个成分。有一部分成语,可以在逐字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例如:似是而非、理直气壮、地大物博、一唱一和、异口同声。因为成语是长期沿用下来的,所以,有的成语中的一些字词保留了古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要着重理解这些字词在成语中的含义。如:不速之客(“速”是“邀请”,不是“快”),短兵相接(“兵”是“兵器”,不是“战士”),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9.
成语除有结构定型的特点外,就是它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来运用的,因此,一般不能只从各个词的意义总和中去理解成语的意义。如“良药苦口”字面义是:好药(能治好病的药)是苦口的。但这个成语的整体义是比喻有益的劝诫或批评往往比较尖锐难听。再如“胸有成竹”是“心里有谱儿”的意思,而不是说“胸中有竹子”;“破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题,每年都少不了对成语运用的考查。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成语误用的原因,为答题提供一些思路。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如: 1.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2.这篇文章写得实在糟糕,真是不刊之论。“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