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具有音乐美,具体表现为作家对音响美、节奏美和旋律美的追求。鲁迅的个性和悲剧人格,艺术地投射到他的创作中,使他小说中的音乐美呈现出一种独特性,即音响的怪诞性和旋律的不和谐性。鲁迅小说的音乐美,是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音乐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人们之所以把音乐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就是因为音乐容易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通过音响、节奏、旋律,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反映生活,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音乐较其它艺术更能影响人的情感,对幼儿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力度的体会来展开想象,因此应着力于听。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  相似文献   

5.
音乐美育是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是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一种音乐活动。音乐之所以具有美育功能,是由音乐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音乐的物质媒介是音响、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曲式等,在艺术分类上属于听觉艺术和表情艺术,它能非常强烈地表达人们的情感,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愉悦和放松。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美的熏陶、享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范畴和重要组成部分,感知音乐远高于审视音乐的本体,音乐以不同形式吸引感受者的情感和思维想象,它的主体激发人们潜意识对乐思、节奏和旋律不断得以重复出现接纳,它不仅仅是一种音响的震撼。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人们是通过对音高、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所引起的联想来达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而音乐能力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学会“聆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提高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音乐活动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力度的体会来展开想象,因此应着力于听。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来理解画面内容和画面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想象。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所限,学习音乐,光听或光看都不能起  相似文献   

9.
音乐形象是一种音乐意境,它由音响的流动造成,即是音响又不是音响,来自音响又超越音响.从四个方面对音乐审美理解力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审美理解力是一种感性关照力;审美理解力是一种情感的理解;审美理解力渗透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具有多义性.只要通过具体分析和思考,定能够更好把握审美理解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它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的无形与情绪情感的无形有相通性,音乐与情感的虚拟性使音乐成为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之一。音乐与情绪情感均具有时间性和两极性,音乐中的节奏与人的心理节奏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音乐中的旋律与人的声调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朱静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2):115-116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 ,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素质教育如何能在这种艺术教育中得以体现 ?这主要是加强音乐技能培养时 ,注重与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音乐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们按一定规则进行思维、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一般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音乐教学语言是人们表达音乐知识及其应用的工具,主要包括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和音响语言。由于音乐语言是表达、交流音乐知识及其应用的工具,所以作为一位音乐教师要真正理解并掌握音乐语言,上好音乐课,搞好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教学语言是音乐的载体,要使学生学好音乐知识,从而更好的体验音乐的内涵,首先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的音乐教学语言,并逐渐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一、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是通过音响、节奏和旋…  相似文献   

14.
安娜 《考试周刊》2011,(26):229-229
音乐表达思想感情、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是通过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调式、曲式和配器等音乐要素,以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组合完成的。那么,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必须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在对音乐作品中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较为一致的内心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在构成音乐的诸要素中,节奏、旋律、和声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通过节奏才能将音乐组织起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节奏”的解释是:“乐音时值的有组织的顺序,是时值各要素——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强弱、快慢、松紧是节奏的决定因素。其作用是把乐音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体现某种乐思。”《辞海》艺术分册对“节奏”的定义是:“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根据以上对音乐节奏的解释,我们认为:节奏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次序,即是在音乐流动的延续时间内,音值长短和节拍强弱的次序性结合。基于这一概念,本文拟就音乐节奏的表现特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大凡健康的儿童生来就喜欢音乐,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但幼儿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技能训练,不在于培养未来的专门音乐人才,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无疑,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人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但是幼儿音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能促进大脑的发展。而幼儿期是音乐智能发展的黄金期,孩子天生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乐曲中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激起他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毋庸置疑,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应当成为人在追求终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生体验。一、在音乐活动中创设情景在音乐活动中创设情景及情景性语言的指导,不仅可以使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好地把握,也可以使教师更好的尊重幼儿的关键经验,以及尊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创设情景及情景性语言的指导,更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对所学更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节奏与大自然同步,与生命活动同步,与人的感情活动同步。节奏存在于一切音乐的结构、形象、情节、语言之中,一切形象与形式的优美、和谐,都与准确、巧妙地处理节奏紧密相关。不论是简单的儿歌,还是复杂的复调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这里,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节奏训练音乐是生活形象化的反映,她无不呈现着节奏美。音乐是由高低、快慢、轻重、急缓的不同音响构成的听觉节奏。学生学习节奏的特点是从生活实际中来,因而指导他们动手、动口、表演、体会是…  相似文献   

19.
音乐艺术与人才培养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从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育人思想 ,到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净化”论 ,从席勒的“游戏冲动”育人学说 ,到日本学者铃木的音乐艺术育人体系 ,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和其它艺术在教育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一、音乐育人的特征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旋律、节奏、速度。这三要素既是构成音乐的基本材料 ,又是对人听觉刺激最强烈的东西。1 旋律。旋律在音乐创作运用中有三种作用。一是模仿自然界的各种音响 ,以勾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二是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用音乐来刻划人的个性 …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旋律是音乐中流动的血液,那么节奏就是音乐的骨骼。对小学生而言,节奏的形式绝非音乐仅有,学习中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语言、动作与音响,然后在比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