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大公报>--"<大公报>的100年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①方汉奇先生也曾说<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  相似文献   

2.
1933至1936年间,《大公报》赵望云"写生通信"栏目以旅行速写画反映民生状态,是当时报界的一项创举.在《大公报》的主导下,赵望云"写生通信"连结了新闻业务改良与绘画艺术"走上十字街头"的实践,完成了从速写画到有大众影响力的新闻画的转向.该栏目酝酿、设立与发展的历程,与《大公报》"普遍调查民生疾苦""明耻教战"等思想...  相似文献   

3.
7月19日,《山西日招》、香港《大公报》合办“大公报·山西新闻”协议签字仪式在太原隆重举行。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副书记王云龙等会见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报》社长王国华先生一行,并出席了签字仪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了及时地把山西省的新成就、新经验、新举措宣传出去,《山西日报》编委会决定采取大的宣传动作,经与香港《大公报》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跨越了晚清、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解放、抗美援朝、和平建设等历史时期。报馆从天津起家,曾先后在上海、汉口、香港、重庆、桂林、北京等地出版。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解放,天津《大公报》易名《进步日报》出版;上海《大公报》保持原名出版;重庆《大公报》则改为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香港《大公报》维持原样,  相似文献   

5.
一面时代的镜子--贺《大公报》百年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得1997年4月 ,我还在新民晚报担任总编辑的时候 ,得知香港大公报即将举行95周年报庆活动 ,曾提笔写了一份贺电 ,开头两句是 :“九五报中花 ,九七迎春开。”时间过得很快 ,一转眼 ,今天已经是百年大庆了。阅读这几天的大公报 ,我想每一个大公报人 ,一定会处在激奋和自豪之中 ;作为同行和读者 ,我也十分感佩。不是吗 ?我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从江泽民主席到李鹏委员长 ,都题词祝贺大公报百年华诞 ;应邀参加大公报百年庆典酒会的嘉宾 ,都是来自内地和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的政要、同行、专家、学者 ,多达千余人 ;我国新闻界两位重量…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在即,不禁想起昔日赴香港采访的日子。1995年5月,应香港同乡会之邀,我率领绍兴县几家新闻单位的业务骨干及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绍兴县赴港新闻采访团,在香港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采访、交流和参观活动。期间,我们实地了解了绍兴旅港同胞和同乡会的情况,并先后采访了他们在香港的部分实业。同时,还到香港《大公报》、星岛报业集团、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香港电台等新闻媒体学习交流。所见所闻,视野开拓,感慨良多。我们体会最多,感受最深的,则是广大旅港同胞对家乡、对家乡人的情谊。虽然时光已过去2年多了,但至今仍  相似文献   

7.
张颂甲 《传媒》2002,(5):40-41
现在人们可能只知道我国香港有一张《大公报》,而不知道当年《大公报》是从天津起家,“文革”前的北京《大公报》曾是中央一级全国性的经济报纸。现在人们大都知道我国有一张权威性的经济报纸《经济日报》,而不知道这张报纸和当年的《大公报》有着某些历史渊源。那么,《大公报》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报  相似文献   

8.
杨刚,邓颖超称她为"党和人民的忠诚的优秀女儿",胡乔木对她的评价是"富有热情又富有独特风格和识见的难得的作家"。其实,她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杨刚生前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她曾经编辑过《大众知识》、《大公报》,主编过香港、桂林、重庆的《大公报·文艺》,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9.
我从1936年4月加入大公报上海版后,一直到1966年大公报北京版停刊为止,前后三十年,都在大公报编辑部卫作,虽然不是大公报的上层干部,也参与过一些重要的事,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原也打算写几篇回忆录,作为研究大公报的参考资料,现在尽先写出这篇香港版的回忆录。 1937年底上海沦陷后,交通隔离,报社正有大批国外订购的卷筒白报纸,积压在香港、广州,无法内运,报社派我  相似文献   

10.
祖国强大的必然结果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梁新春如果有朋友问我一生中最荣幸的事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有幸做香港回归祖国的见证人。再过十几天,一个振奋人心的场面就要在香港出现了:米字旗徐徐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时刻,是全球华夏子孙欢欣鼓...  相似文献   

11.
谨以此文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编者《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人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特殊记者"。  相似文献   

12.
周太玄在主持香港《大公报》期间,撰写社评和专栏文章,教育报社成员,借助报纸进行统战工作,在《大公报》的转向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以后──访大公报总编辑曾德成汤小薇没想到,我要求采访的对象,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和老同事尹任先(大公报原总经理)、老校友赵泽隆(大公报原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一起,从香港大公报社走到餐馆预定的座位。这时,曾德成和夫人叶桦早已在等我们了。我是第...  相似文献   

14.
走过一个世纪的艰辛历程,见证百年世界风云的《大公报》,2002年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北京钓鱼台国宾馆6月举行了创刊百年纪念会。一段有代表性的贺词说:“百年来,《大公报》坚持爱国、爱民、爱港,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为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作为曾在《大公报》工作过一些日子的老记者,我回想起一个个难忘的身影,一幕幕常青的历史画面。初进《大公报》1948年夏天,我带着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写的介绍信,来到香港《大公报》实习。那年3月香港版刚开张,只有…  相似文献   

15.
正1991年2月1日,萧乾写了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河口遇险——并怀施公蛰存》。1938年夏间,他从上海赴昆明,有一天,突然接到《大公报》胡霖社长的电报,要他火速赶往香港,协力开创港版《大公报》。路费也汇来了。萧乾想找一位旅伴儿,随后就听说施蛰存要回趟上海。于是他们就结为旅伴儿。一路上相处得十分融洽。施先生曾被封为"海派小说界的大师"。萧乾则算是"京派的一个小萝卜头"。河口遇险第一晚他们在开远的一个旅店  相似文献   

16.
《出版经济》2021,(1):28-30
2018年10月23日这一天,83岁高龄的胡应湘应邀在珠海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这一天,也是胡应湘提出伶仃洋大桥构想35年后第一次看到完工的港珠澳大桥.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实业家之一,胡应湘1935年出生于香港,是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企业陆续落户广东,伴随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从1941年—1942年桂林人公报和桂林大公晚报先后筹办、创刊,直到1944年9月晚报停刊,9月日报全部毁灭,共出版了三年多,我是自始至终参加,亲身经历的。当时我担任日报和晚报的发行人,对外代表本报。但在报馆内部,我是副经理。主要是总经理胡政之总揽一切。1942年春天,由于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香港大公报停刊,金诚夫、徐铸成撤退到桂林后,即分任桂林大公报经理和总编辑,直到大公报停刊。因此,桂林大公报的主要情况,虽然事隔近四十年之  相似文献   

18.
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的第一天,当地发行的报纸成为收藏者在纪念邮票、钱币和手表之外的抢手货。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要,中文的《大公报》重印了当天的报纸。报贩们说,大多数香港的中文和英文报纸上市几小时内便销售一空。据报道,一些人将香港的15家主要中文报纸和2家英文报纸都买齐  相似文献   

19.
一别香江44载。没走到香港大公报十几层大楼跟前,我远远就看见繁华的街道上空,向外突出的大公报招牌。大约有几人高的“大公报”三个字,好像用红色霓虹灯组成,入夜会更加醒目。这真和我1945年在此当记者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时,在一座破楼上,一共才三间打通的小房。报馆全体三四十人,上上下下都挤在一起。白天经理部办公,晚上让给编辑部,三四人合用一张桌子。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人们照样精神焕发地出报。记者们天天外出采访,晚上交稿。我们大概每天或隔一两天交一篇稿子,效率不低。我记得因为地方太窄,两位同事、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学长谭文瑞(80年代人民日报总编辑)和  相似文献   

20.
没想到,我要求采访的对象,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和老同事尹任先(《大公报》原总经理)、老校友赵泽隆(《大公报》原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一起,从香港大公报社走到餐馆预定的座位。这时,曾德成和夫人叶桦早已在等我们了。我是第一次见曾德成,但报刊上早就见到过他的文章和照片。他清秀挺拔、年轻力壮,才40多岁。叶桦更显得年轻,她是《大公报》英文版编辑。尹任先伸出三个手指,笑着对她说:“像30岁。”我送给曾德成一本我的作品选《半世纪前的大震撼》,里面有七八篇《大公报》用过,还有一篇记者生涯,专门写在《大公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