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所作的《故乡》,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重回家乡的故事,描写了回忆中的故乡,感受到了现实的故乡,同时衍生了构建理想故乡的愿望,表达了对于旧世界的不满,以及创造新世界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大江早期的创作实践,以及大江的故乡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之间的暗合出发,分析了大江不断书写故乡--"森林中的峡谷村庄"的原因.认为它并非单纯发自乡愁,更是观念上的存在主义对故乡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柏铭久近期诗歌创作<大辽河>组诗以及<家在三峡>两大系列诗作都是关于故乡的作品,两个故乡之间又有着不同的趋向:辽河,是其回忆与坚守的故乡;三峡,是其变化与移动的故乡.两个故乡之间有着矛盾的张力,代表着诗人对生命状态的不同的探索--昨日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两者之间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既是诗人生活、存在的具象的故乡,同时又是诗人在具象的基础上构建的时间与心灵的故乡.辽河与三峡,都是他近期朝向故乡的矛盾与彷徨的行旅.  相似文献   

5.
李白的怀乡诗在他人生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明显反映出诗人不同的自我形象以及对故乡的感情变化:青少年时期,豪气冲天,无所畏惧,对未来的憧憬盖过了对故乡的眷恋;中青年时期,一挫再挫,壮志不改,但对故乡的怀念开始一步步加深;接近暮年,迷惘彷徨,欲罢不能,在追求理想与回归故乡之间徘徊;晚年时期,被贬,获赦,处境悲苦凄凉,易于感伤,渴望回归故乡。  相似文献   

6.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回忆,但《故乡》中的“我”则不同,“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看到的却是萧条破败的图景、变得麻木迟钝的闰土以及真诚惜别送行者少而贪图东西者多的乡亲。“我”回故乡,来时“本没有什么好心情”,走时更感到“非常气闷”、“非常悲哀”。无疑小说《故乡》是作者极度失望苦闷心绪的告白。  相似文献   

7.
"故乡情结"一直是艾玛文学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主题,她笔下的"涔水镇"为当下文坛又贡献了一处值得探究的"文化原乡"。艾玛的文字流露着古典、绵柔、执着的气息,她试图用笔尖的温暖去救赎生活的苦难,从而在一花一草、一日三餐的平实生活中展示人物内心的惶惑与挣扎,以及人性深处的光芒。故乡的原风景、故乡的原乡人、故乡的逃离者,这三者构成了艾玛"故乡情结"的主体元素。  相似文献   

8.
《故乡》写的是鲁迅回故乡搬家之事。从文字的表层看,鲁迅对故乡没有多少依依惜别之情,反倒是充满失望之情,可是,从文字的背后看,鲁迅对故乡又是依依不舍,充满思念之情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鲁迅表面上想通过对故乡的失望来"忘却"故乡,减轻思乡之痛,而在内心深处却又深深地"怀念"故乡。吊诡的是,鲁迅对故乡的文字表层的失望之情与文字背后的思念之情都是通过对故乡的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闰土、杨二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其实,我说的村庄是我的故乡。十八年前,当我离开故乡的时候,我将牛犊的狂奔、羊的叫声、鸡的调情,以及故乡的音容笑貌全都带进了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在许多孤寂的日子,我一直和故乡在一起,故乡如同村口那棵伟岸的白皮松,站在我的身后,为我遮风挡雨。在我的心目中,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庄是充实的、丰殷的、生机勃勃的。  相似文献   

11.
<正>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故乡》,经常被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展现了极大的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为此,通过对《故乡》重要地位和教学价值的分析以及《故乡》主题的深化解读,探究鲁迅先生这场关于故乡的艰难“身份认同”之旅。一、《故乡》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一)《故乡》的写作背景《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小说中的“我”其实就是鲁迅先生自身的影射和写照。《故乡》创作于1921年,  相似文献   

12.
《故乡》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其通过对故乡人情风物的细腻描写,表达出对故乡黑暗封建现实的失落,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实则是以人物的变化映衬出其精神家园的覆灭,文章以沉重的笔触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现状的绝望,但在这绝望叹息中又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的殷切希望。从时间维度对《故乡》中精神家园的进行解读,以昔日、当下以及未来故乡的发展变化为基础,结合文本的环境背景,可以深刻理解鲁迅及当时国民精神家园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三个教学目标(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家园之思;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来设计。通过故乡与异乡物质环境的对比,以及作者在故乡与在异乡的心情对比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理解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故乡的山梨李辉英一个人谁没有一个故乡呢。对于故乡的留恋,或是说一些回忆,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下的。故乡使你留恋的地方太多了,一座山,一丛林,一条小溪,甚而是一些荒坟,都会给你留下亲切的影子。故乡使你回忆的事物也太多了,某个乡绅怎样抽大烟,迈方步,或是团总讨小老婆的故事,还有张家长李家短妇人家的言谈,以及少妇私奔,大姑娘突起大肚皮,疯狗咬了善人一些碎事,也全是叫人偶一回忆起来就像些活动影片似地给你轮演一回。说到故乡的特产,那就更叫你关怀了,愈是久离故乡的人,愈是不忘故乡的特产,有时管叫你渴想…  相似文献   

15.
故乡有三个含义:地理的生养所,宗族的结聚地,文化心理的生活区。苏轼有极其复杂的故乡观,“此心安处是吾乡”仅为其一著名表述。从关于故乡思考的逻辑进程言,这是属第三阶段的故乡意念化。此外,苏轼还有浓厚思乡情结中对异乡排斥的故乡具化——这与其生于“贵经术而重氏族”的蜀地有关,故乡泛化,以及属于最高阶段的异乡故乡化、故乡“寄生”化——这与其有“寓”“寄”于“物”、强调随缘自适的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6.
麦子     
作者以网络里的故乡来反观现实世界的故乡,以各种不同故乡气息和心态来表达故乡是一种辽阔而又错综复杂的感情。把故乡的凤物投影在作者心里各种感受表达出独特的体验。都说距离产生美,在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世界里,距离产生痛,这种痛源自生他养他的那方水土。虚拟世界里的故乡,就是作者以及和他一样背井离乡的游子心情的晴雨表,“故乡再也不是一个空间符号,也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她是我们的精神通道”。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学情。《月是故乡明》记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所看到的异乡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故乡》从结构上看,是从三部分安排的: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而从内容上看。文中包含了三大内容:故乡景,故乡人,故乡情。故乡景又有三个:一是现实中的故乡,一是回忆中的故乡,一是理想中的故乡。作者通过描绘故乡景写故乡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情感。可以说是物异人非情不同。故乡人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最能表现故乡的精神面貌的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常山赵子龙”是历代史书中对赵云故乡的不贰注解。古“常山”即今之河北正定县,但2005年河北临城县“赵云故里碑”的出土,以及当地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给人们提供了合理质疑的空间。临城是否为赵云真正的故乡,需要考古工作者进一步考证,但是正定作为赵云故乡的传统观念正在遭遇一定程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在其写作道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具体文本而言,"故乡系列小说"不但体现了崭新的历史观念,同时,也呈现了全新的创作技法。在结合先锋的延伸与题材的选择,"历史"的反讽与民间的还原,语言的游戏与形式的重构以及乡土异化四方面内容的前提下,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