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反思,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态课堂”。生态的课堂就是人这样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追求绿色,追求生命之美,张扬生命之力,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大自然的本色。  相似文献   

2.
陈玲娣 《陕西教育》2003,(10):14-14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将这种理想的课堂称为“新课堂”、“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韩素梅 《成才之路》2013,(31):11-11
曾经,我们的课堂教学有那么多的无奈、迷茫和失落,它的机械、沉闷和低效在告诉我们,课堂已经出现了“生态危机”。初识“生态课堂”这一全新的理念,是在看过了特级老师曹永鸣的《生态课堂:生命的绿舟——小学语文“对话式板块教学”探索》一文之后。什么是生态课堂?曹老师认为,它是还生命真实的课堂,是还生活本真面目的课堂,是还生存交往要义的课堂,是让学生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一味地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答记者问式”、“辩论式”、“智囊团式”……这些新的构想有利于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但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师浅层次的提问引来了课堂肤浅的热烈,课堂上经常把庸俗的问题当作平等对话,“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里.新课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境界,也给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新的思索和启发,引发了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深入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变革课堂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有效课堂”,并努力将这一理想付诸于课堂行为。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有效课堂”,那么“有效课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透过“浮华背后”,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会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课堂缺失了真实和朴实,久违了理性和“数学”!因此,新课程实践警示我们应:理性诠释理念,别让课堂“失真”:1.情境创设,别丧失了“问题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随着低碳时代的扑面而至,“低碳”理念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课堂”更是成为时髦的名词,所谓“低碳课堂”,简而言之即“以生为本,低耗高效”的课堂。然而,调研显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耗时多、形式化、低效化的尴尬现象依旧存在,这与“低碳课堂”差距颇大,作者由此进行了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秀珍 《现代教学》2011,(7):117-117
本文中的“三课”指课堂、课题、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我们教学共同的目标。几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科组立足课堂进行教学探索,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中,不断拓宽教学时空,培植校本课程,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课堂、课题、课程“三课”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字典里,“课堂”就是呆板、死气沉沉的代名词。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一个活力四射、个性飞扬的青少年,而是一个只会坐在座位上,持着“沉默是金”这一原则的书呆子。但自从我们学校实施“异步教学”之后,我对课堂又有了新的理解。在“异步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不再对我们说:“上课时间不许说话。”而是鼓励我们:“同学在课堂上应该大胆的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别人的同时也听取别人的好的意见,然后再大胆的举手把自己讨论出的结果告诉大家。”如今,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做到了扬…  相似文献   

10.
地理课堂教学不是任何流于形式的“作秀”,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序地“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动情等.让课堂热热闹闹、活而有序地“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实现的。但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笑声越多越好,那样往往会使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一团散沙。本文探讨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推进,催生了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如开放教学,主体教学,合作教学,体验教学等。语文教学与以前相比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课堂不再死气沉沉了,学生不再机械呆板了。正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不经意间一回头,发现我们的教学已从过去的“鸭子”四部曲(“赶鸭子”、“填鸭子”、“考鸭子”、“呆鸭子”)变成了现在的“猴子”四部曲(“诱猴子”、“喂猴子”、“耍猴子”、“懵猴子”)了!无可置疑,  相似文献   

12.
陈洪松 《学周刊C版》2011,(6):138-139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能够从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的教学模式、师生双边互动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但往往忽略了课堂语言的锤炼.我们往往会在无意中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最遗憾的是我们还不知道。本文就“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谁来帮帮他”这两句经常出现的课堂语言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提出“有效激励”和“有效等待”的观点.以期同仁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遵循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是不是这样?封闭的教学观念、封闭的教学时空、封闭的教学内容、封闭的教学形式、封闭的教学过程、封闭的教学评价……试想: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的学生怎能不千人一面、失去自我、流失个性?如此“封闭”的教学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应该把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然而,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细想,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一点“真实感”。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13年第12期登载了《我们不是课堂“神话”的缔造者》一文。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组的教师针对目前新课程教学中一些不“恰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讨。教师一致认为“将课堂交给学生”应因课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绝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成”性的,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知识。“生成”能力。它启示我们,在努力开发教育内外部资源的同时,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有用信息,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使之“生成”为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在科学课教学中,课堂细节是折射教学理念的“三棱镜”。注重课堂细节,就是注重新课改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注重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塑造。注重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注重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生气勃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确定之后,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把握好教学中的细节,往往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期我们选编了一组有关“教学细节”的文章,期望引起老师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建生 《江苏教育》2007,(18):28-30
“生成性”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显著特征,也是现代课堂的迫切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沐浴下,我们的课堂互动了、生成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课堂的互动生成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互动生成”——我们该怎样把握?下面我想结合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九加几”一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顺刚 《考试周刊》2012,(17):149-150
我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已近十五年,现在谈谈我对高效教学的认识和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大家交流分享。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下,信息科技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又掌握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为分析对象,在课堂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寻找课堂中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期望真正做到“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