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了亚健康调查,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调查学生中67.34%具有1种以上亚健康状态,具有5种以上亚健康状态者占14.62%.结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有效干预,减少亚健康状况.通过了解大学生健康状况,为高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我国青年之健康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通过生理检测与问卷调查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身体机能变化、亚健康状态表现、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客观地评价了重庆科技学院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综合情况。调查结果为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支持和理论参考,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身心素质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法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其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等。因此,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推广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文化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维生素的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佳哲  林芃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6):56-57,83
[目的]通过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现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在校大学生1238人进行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在选择食物时也很少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要.[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苏北10所高职、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苏北市区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26%。建议: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科学睡眠,科学饮食,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军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2):118-121
本文通过对256名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已相当普遍,亚健康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试图通过改革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及通过改革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来转化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心理"亚健康"之自我测试问卷,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探讨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并根据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只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倡导在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或减少亚健康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只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倡导在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或减少亚健康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现状,探讨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自我测试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5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占53.7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测试法,对大连大学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了解现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省城乡十所中小学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反思自身责任,共同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张昕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6):118-122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大连市14所高校151146名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大连市7所高校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男、女大学生共662人调查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研究认为: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整体上大二和大三体质较好。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普遍,态度不够积极。多数学生没有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出强化管理者的态度和教师的责任意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快体育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访谈、体质健康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市8所高等职业院校三年制的14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孟祥敏  刘岩 《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72-74,79
[方法]通过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对大连大学2001级223名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有氧耐力素质差,下肢力量差,女生腰腹肌力量有较大提高.[结论]主观上是意志品质问题,客观上是高考应试的结果,身体素质方面是心肺功能缺乏锻炼.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秀琴  连奇智  王英  战伟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4):100-101,107
[目的]分析大连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状况,并通过横向对比探讨大连地区乙肝预防情况.[方法]通过临床化验、文献检索、数据统计分析,对大连大学1997~2002年的新生乙肝病毒携带者状况做统计分析.[结果]大连大学的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率较全国及烟台某大学新生低;2001、2002届新生本地区与外省市招生的乙肝病毒携带率比较有差异.[结论]大连大学学生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01.大连地区的青少年乙肝病毒携带率有下降的趋势;在乙肝五项构成比上,以单纯HBSAg阳性和HBSAg与HBeAg同时阳性占的比例最高,两者占构成比的87.59%.  相似文献   

17.
据2014年7月份的数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25年下滑,直至2014年,各项指标才略有回升。中小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其体质健康决定着他们能否持续发展,能否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提高中小学生体质有重要意义,而单靠学生在学校上几节体育课,不可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家庭体育教育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231名99级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分析,认为采用体质测试更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重视心肺系统功能的提高。建议尽快制定一个科学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新标准,改善学校体育环境,确定贴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当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早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我国更是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制定、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评价设计并不多,导致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低下,健身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依托真实性评价理论,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模式进行尝试性研究,试图以真实性评价理论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传统的评价模式,旨在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提供借鉴,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