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贵刊2006年第4期刊登了曹秋桦老师撰写的《错出真实,打造本色课堂》一文,文中从“呈现错误,制造争议”、“捕捉错误,呈现精彩”、“直面错误,追寻真实”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读后颇受启发,然而笔者对文中的案例一却是疑惑不断。在案例一中,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往空圆锥里装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能正好装满。由于教师给学生的是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导致有的小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小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最终,学生明白: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第11期刊载了胡云琬老师《共赞今日精彩,再创明日辉煌》一文。此文是针对“2010年全国思想政治(品德)优质课大赛”的评析,其第二部分阐释了衡量一节优质思政(品)课的“六有”标准,即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现简约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但凡研究问题。须寻求发展与突破。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要素,研究的方向才不至于偏差,对策才能切实有效。否则,找错“病因”,只能贻误“治疗”的良好时机。教育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对待这样一个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以非常严谨和认真的科学精神来研究它。  相似文献   

4.
但凡研究问题。须寻求发展与突破。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要素,研究的方向才不至于偏差,对策才能切实有效。否则,找错“病因”,只能贻误“治疗”的良好时机。教育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对待这样一个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以非常严谨和认真的科学精神来研究它。  相似文献   

5.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有时候"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最近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0年第6期上刊登的《〈剪枝的学问〉教学案例与评  相似文献   

6.
李海林老师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以独到、尖锐的眼光给中学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路":中学作文教学从  相似文献   

7.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有时候“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最近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0年第6期上刊登的《〈剪枝的学问〉教学案例与评析》一文,对其中一个案例中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特与作者倪鸣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8.
1曾经的神龛上都写着的天、地、国、亲、师位,当人们一说尊师就会提到神龛上的这几个字。老师呢则认为这是祖先给予自己的尊严,认为自己的尊严就得像神龛上的菩萨的尊严一样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9.
笔者读了《物理教学探讨》2006第五期吴法勤老师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一文受益匪浅,但吴老师认为学生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好的设计方案中前三个方案是错误的,笔者不敢苟同,现摘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日偶读孙少华老师的文章《学生成绩为何不能公布》(山东教育1、2期),读罢感觉,尚不能完全苟同孙老师的观点。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少,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可见一斑。应试教育饱受诟病,师生深受其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公布了规范,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正是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下的一剂良药,虽然不能指望它完全杜绝应试教育,但这毕竟是正本清源之举,是向教育本质回归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之友》第1期中谢海南老师的《王熙凤代理班主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读《红楼梦》读出班级管理之道,怎不令人啧啧称奇。可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叉生出一丝困惑、一些感想,愿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2.
近来读了2005年第三期《小学语文教学》杨祖志老师的《课下一番新天地——我这样教“对联”》一文.我赞同如下几副对联: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第6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上刊发了陈琴老师的一篇博客文章《现在真的不需要舍生取义了吗?》,该文记述了一场关于“要不要舍生取义”的课堂争论。学生的观点是:在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中不提倡舍生取义,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也不提倡见义勇为,而要见义巧为。老师的观点是:在任何历史时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要提倡舍生取义。在笔者看来,这场争论是一个典型的小学课堂上知识生成的个案,从中体现出了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4.
金招德 《班主任》2008,(5):40-41
开学第四天中午,初一(3)班班长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向班主任屠老师报告:“陈小亮(化名)又逃学了。”屠老师听后,马上打电话与陈小亮的家长联系,并让班长赶快去追他回来,结果没有追上。  相似文献   

15.
16.
陶珊琼老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第五期有一篇题为《“南郭先生”的启示——有感于竖笛的“乱吹”》的文章,拜读之余,颇有感触。其文标题醒目别致,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回味无穷,内容具体朴实,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对文中提出的某些具体做法,笔者认为似乎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现谈一些看法,兼与陶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7.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6期刊载了王东老师的《经常被误用的成语》,王老师在文中列举了七个易被误用的成语,并逐一释义且举例说明。但或许因为王老师依据的是旧版词典,所以他对其中两个成语的解说出现了失误,笔者想就此提出,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有意义的教学”意味着什么?当我让在教学监督与课程发展协会的同事们描绘一堂有意义的课堂学习经历时。他们讲述了以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普通话、识字的好帮手,工具性决定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汉语拼音教学,教师们教得并不轻松,学生们学得也不愉快,尤其是整体认读音节和拼读中字母“ü”的变化,让教师颇伤脑筋,刘建明老师提议对汉语拼音方案修订的说法已不鲜闻,有广泛的代表性。到底是汉语拼音方案人为设置了藩篱,还是汉语拼音教学走进了人为设置的藩篱呢?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汉语拼音方案》里并没有整体认读音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拼音教学,是在不违背《汉语拼音方案》的前提下,在具体教法上作…  相似文献   

20.
有幸拜读了贵刊2007年第6期上李康耀老师《"孟母三迁"是孟母自毁形象》一文,深有感触,对李老师所提出的三个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