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英汉翻译中,英语中较长的句子往往需要根据汉语的不同表达习惯译为汉语的多个句子,才能使译文做到准确、通顺、易懂.切分译法是一种调整句子结构的好方法,它可以将原文中不好处置的部分单独列出来,译为一个分句或句子,或者将原文中的从句单独列出来译为独立句,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习惯,达到明白晓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合句译法是把原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复合句或二者的结合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进行表达的一种翻译方法。合句译法中有“单句 单句”、“单句 复句”、“复句 复句”等类型。合句译法是句法翻译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方法和习惯,并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文中从转译法在词性、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的转换的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不是简单的直译或创造,有些情况下可运用省译。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一种综合—分析型语言,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型语言。这两种语言形态的不同,将导致其句子的各主要成分在词序上出现一些不同和相似之处。本文将对英语和汉语的句子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作一个比较分析,以期对英汉翻译起到一点帮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歧义心理意义建构理论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词意义建构理论关注的焦点是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和歧义词意义相对频率的作用,而歧义句意义建构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句法和语义信息在歧义句加工中的主导性问题。语言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阅读中如何建构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或结构。研究歧义心理意义建构时,综合歧义词加工中的多重通达模型、选择通达模型、重排序通达模型和整合模型,综合句子加工中的自主模型和交互作用模型,综合语言理解中的建构———整合模型、结构建构框架等模型,从多侧面、多层次、多维度上解释歧义现象,对于增强歧义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科技英语文献在汉译过程中的词汇、句法歧义,不仅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而且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有关专业知识。本文通过对一些科技英汉翻译中较容易译错的典型例句,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对科技英汉翻译中有关语言歧义的辨别及其处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关注的是语文的本性,人文性关注的是语文的特性。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翻译作为一门学问,包括直译、意译、音译、音译意译结合四种常用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必须正确使用这几种方法,尤其在具体语境中要综合运用,使译文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英汉大相径庭的语言特征。由于英汉语言这种差异悬殊特征,英汉翻译课教学面临“知识”、“理解”和“表达”三大障碍。文章探究了这三大障碍的成因及有效排除其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晦涩词的隐晦、不流畅、难懂、以至于难以翻译的特点,提出可以运用语境关联、视觉转换、语感选词,取意舍形、增译等技巧加以处理,从而达到"晦而不晦,涩亦不涩,美感顺畅,通俗易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机器翻译自上个世纪发展至今,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人工介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依然无法忽略。机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以机器翻译为辅助,通过多种编辑方法,进行编辑介入,提高翻译质量及效率。这一介入可发生在机器翻译过程之前、之中及之后,对应编辑模式为译前编辑、交互性编辑、译后编辑,目前对于机器翻译编辑的讨论和研究多集中于译后编辑,但实际操作中译后编辑有其局限性,离不开其他编辑方式的辅助,因此,本文以Google Translate为机器翻译引擎,试讨论如何使用译前编辑对介入产出译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外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实用文体的翻译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其中,广告、新闻和法律尤为常见。针对这三种文体,以我们国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撷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概述并对其总体特点加以总结,以期对此类文体的翻译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英汉翻译中,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译语语言表达习惯。翻译时不能逐字翻译,也不能一味追求词类的对应,而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对于英语长句的处理,可以采取葡萄型向竹竿型转换。对于很难译成汉语对应形式的句子,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变通手段,诸如:词性转换、肯定和否定互换、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等翻译技巧。翻译出来的词句既要传意,又要使人容易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译者在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上存在语言能力的不对称性,那么译者进行顺向翻译可能要比逆向翻译更容易取得成功。虽然顺向翻译是较为理想的翻译模式,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大量的逆向翻译活动。这些逆向翻译活动满足了翻译的实际需求,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翻译界应重视对逆向翻译的理论研究。汉英翻译人才的培养应重视顺向英汉翻译和逆向汉英翻译之间的差异,使逆向汉英翻译学习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双语水平,加强双文化意识,拓展百科知识,有意识地努力减少这种差异,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地区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英语也不例外,同样体现着讲英语国家人民风土民情。这也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必须对两种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入地了解,尽可能使翻译的结果科学、合理。利用跨文化视角,巧妙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有效促进翻译工作的开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跨文化视角,进而分析其转化的根源,最后对此翻译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贸易方面的往来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即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的火热也在高校英语学习中有所体现,本文便以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特征研究为基点,分析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难点,并论述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以期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更广泛的深入到高校英语学习中。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