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摆脱协定关税的束缚,同时也为了扩大税收、增加收入,开始就关税自主问题与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谈判。谈判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南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关税自主。关税自主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实行了关税自主的政策 ,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愿望 ,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不可能真正的彻底的实现关税自主。真正的关税自主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 ,才能彻底实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十年代的关税政策,史学界存在着“自主”与“不自主”的分歧。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不论在关税的处理方式上,还是税率以及海关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于以往。尽管这种“自主”还是有限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关税主权就逐步落入到了列强的控制之中,中国人民开始为争取关税自主不断努力。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关税自主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了国际共认的关税自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列强对中国的财政控制。在此过程中,中国虽然没有摆脱外交弱国的形象,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协定关税”的产生,给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失去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海关职能和政府的巨额关税收入.为此先进的中国人民,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直至共产主义者.都在为实现关税自主而呼号奋斗.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入世的进程也是中国关税逐步降低的进程。关税降低后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入世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全面地叙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关税自主运动,并进行了评述,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和平方式向帝国主义列强谋取关税自主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就发表《关于重定新约之宣言》 ,围绕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同英、法、意等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和友好通商条约。通过关税改革 ,国民政府获得了关税自主权 ,能够自定税率 ,自由支配税款 ,并基本掌握和控制了海关的行政大权 ,所有这些活动不能简单地用所谓“投降卖国”论之。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 ,虽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 ,但在客观上至少可以削弱它们在中国的特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关税控制权的失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华 《文教资料》2005,(32):176-177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关税在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重要。中国政府对其重视程度也随之增长。本文叙述了近代中国关税控制权逐步丧失的详细过程,分析了列强谋夺中国关税控制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关税控制权失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鸦片战争后,英国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即规定协定税率。后在《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规定:中国海关由外国人帮办税务,进出口货物一律按“值百抽五”征税,外国商品入内地只加征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  相似文献   

11.
接吻习俗在民国时期多有研究,而今却少有触及。推动认同接吻习俗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健康的视角下对接吻有害身体观点的否定,消解了人们对卫生的顾虑;二是情感视角下将接吻从道德的泥潭中拽出来,使其回归情感正规;三是文学视角下对接吻的认同,主要包括诗歌、杂文、小说及幽默等形式;四是电影视角下对接吻的形象直观的输入和宣介,其影响超出了今天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压岁钱问题研究几乎是学术界研究的空白.春节发压岁钱的习俗,遍布全国,相关记载不胜枚举.压岁钱习俗的风行乃是历史的传承和惯性使然.民国时期压岁钱是时人年俗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信函、教科书中,还是真情文章、电影、精美封袋以及诗歌中常有提及,它们都是国人有关压岁钱的历史记忆.与压岁钱风行相伴而生的,是改良压岁钱习俗的呼声,主张之一是储蓄,之二是捐赠,堪称是当时国人的共识.民国时期的压岁钱习俗,在今天看来颇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民国时期江淮地区随着社会发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变动,婚礼习俗发生的巨大变迁。由于江淮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够发达,与其他开风气之先的中心城市比起来,变迁晚、起步慢,传统习俗更加浓厚。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传入,中国各阶层进步人士的极力倡导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社会发生了变迁,婚礼中的一些陋俗逐渐被革除。  相似文献   

14.
吴效马 《教学与研究》2004,12(12):57-62
民国时期新旧递嬗、方生方死的持续过渡型社会形态,铸就了此期风俗文化现代转型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在中西新旧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上,新旧纷陈的杂糅性、过渡性与中西会通、迎新纳异的兼容性、开放性并存;在移风易俗的力度、广度上,较前而言的深入性、广泛性与此期仍甚显著的迟滞性、不平衡性并存;在风俗变迁的社会效应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性与尚奢、崇洋之风日益滋长的负面性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5.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竹枝词是一种风土诗。它记录了各地民间的风土人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民俗志的角色,是研究区域民俗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解读清末民初温州文人官吏所作的竹枝词,可以对这一时期温州婚俗有较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婚俗所显现的地方特色,在近代中国又衍生出某些新的特征与形态。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张家口婚俗虽然仍以传统的婚姻价值取向为主,但在近代中国新思潮影响下,出现了不同于旧礼的新式婚姻习俗。这种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新变化反映出某些近代中国内陆婚俗流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对婚姻陋俗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使当时的婚姻习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结婚、离婚自由的出现,婚姻法规和契约的颁行,结婚礼仪和服饰的改变,以及婚姻介绍方式的更新。虽然这种变化在其践履过程中因处于初始阶段而缺乏普遍性,但它在中国近代婚俗流变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维新变法时期“前识者”婚俗观演变的继续和拓展,也是五四时期婚姻文化变革的基础和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方式可分为单独招生、统一招生和混合招生3种。单独招生具有灵活性特征;统一招生具有一致性特征;而混合招生则具有均衡性特征。但各种招生方式均存有各自弊端。充分认识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形态,有利于现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山西的义务教育以实施最早、规划完善、措施得力、效果显著而闻名于全国教育界,之所以能够达到入学率70%以上,名列全国首位,因而被誉为“模范省”,主要得益于拥有一个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了上下互动的经费筹集网络,一直采用渠道宽广、方法多样的筹款途径,同时,还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加大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南京政府时期,以何键为首的湖南新军阀当局为加强县级地方应付农村革命的实力,并配合正规军队的"清乡",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地方团防体系,并逐步实现准正规化。在湖南的"清乡"体系中,由县政府领导的团防武装负责行使区域联防和清查户口、办理联结的清乡善后工作。湖南团防的基本功能,除表现为在正规军队"清乡"期间,承担辅助作战任务外,还是决定区域联防效果和推行清查户口的关键。在"清乡"过程中形成并伴随其始终的团防制度,一方面是湖南新军阀当局倚重的"清乡"体系的关键基础环节,另方面却又是妨害新军阀当局长远政治效果、制造新的社会危机的无法遏止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