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书面作文训练方式耗时费力.事倍功半,效果不佳。而作文训练的另一种方式——口头作文却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能写出语句通顺、有条理、有中心的文章的能力。可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传统的作文训练总是局限在“出题——指导——草稿——评改”的模式中,学生作文总是在老师指定的圈内挖空心思去想,自然学生的作文内容普遍单一,学生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事,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被动的、不情愿的成份居多。不难看出这种模式是难以实现《课标》提出的作文能力培训目标的。鉴于此,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由讲练模式的“幕后”走到自主作文的“台前”,作文指导由“限制”变为“放开”。坚持作文自主能力的训练,初步达到了自我训练、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作文水平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英 《文教资料》2010,(5):85-8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的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作文批改方法绝不是传统的教师的全批全改.而应该是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而且可以把教师从沉重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写作人才至关重要。而写作难、难写作是学生普遍感到的问题,也是教者煞费苦心希望能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口头作文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并非可有可无,它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好的途径。一、口头作文相对传统作文教学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传统作文训练形式存在耗时、低效的弊端,而这种口头训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习语文这门基础学科难度最大的一项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  相似文献   

6.
快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家庭、生活需要快乐.作文也需要快乐。适时、适量让学生“快乐”作文训练.是摆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程式化、封闭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基本思路为改革传统封闭的静止教学程式:命题——指导——写作——批改.变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为充满人性之美、生活之趣的表达审美训练。  相似文献   

7.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大家也都习惯了命题——指导——作文——评讲这种模式,学生的作文思维始终被局限在一个麻木的条框内,于是就把作文当作任务来完成,以致很多学生感到很痛苦,把写作当成是一种折磨,教师也很难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语言表达枯燥无味,思想内容空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是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创新作  相似文献   

8.
快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家庭、生活需要快乐,作文也需要快乐。适时、适量让学生“快乐”作文训练,是摆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程式化、封闭化的一个有效途,其基本思路为改革传统封闭的静止教学程式:命题——指导——写作——批改,变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为充满人性之美、生活之趣的表达审美训练。变程式化教学为动态化教学,其主要特征为:放开——突破、灵活——巧训、拓展——延伸、协作——互动。  相似文献   

9.
纵观语文课程改革之前的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这都是老话题了。原因何在?人们往往对教材、教法议论得较多,而很少从思想观念上去找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纯粹是一种陈旧的封闭型的。方法单一化,操作机械化,训练程式化,目标简单化,思想被束缚,课堂被禁锢。作文教学完全遵循"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作文教学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起着奠基的作用,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进行教学,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缺少个性。要提高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效益,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把作文讲评改变为自我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能够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言语准确表达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只单纯依靠语文课堂,甚至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代俎”分析,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而反感。再者,传统作文教学还存在着无序、无目标等缺点,随意性大、系统性小,使学生看不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因而学生一提“作文”便会因无事可写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些学生甚至抄袭或不写作文,认为作文是难事,甚至对作文的一些准备活动也反感。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正常进行,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笔者从激起学生的创作冲动;强化作文即生活的观点,让学生放下包袱,自由大胆地作文;通过作文后的激励性处理,巩固学生的写作乐趣;加强口头作文训练,带动书面作文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证明,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实施快速作文教学,虽然比传统作文教学有优越性,但与预期效果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作文分项训练时间不足,训练量不够,根本无法夯实学生各项快速作文的基本功,从而制约着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综合提高。本人在快速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从中发现对学生进行日记训练,恰好能弥补快速作文教学中训练不足的缺点。可以说,写日记能够为快速作文教学添上奋飞的翅膀。   1快速作文“分项训练”的重任可分散在日记训练中。如图: 快速作文分项训练内容日记训练和它的对应内容积累素材(景、事、…  相似文献   

13.
崖潇文 《广西教育》2012,(18):74+96-74,9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占据着极重的分量。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拼凑、杜撰、抄袭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老套、千人一面、缺乏新意。高中的作文教学也同样步履艰难。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以考题为基础,以高分为目标,以高考为情境,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实际上已成为高考的考前训练。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教师修改,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师一般按照作前指导——习作批改——改后讲评的思路走,作文讲评完了,该次作文训练也结束了。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地搞书面批改,即使是满篇之所谓精批细改,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事倍功半。作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杨伟丽 《教师》2011,(12):60-60
提起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时,我们总把"写"放在最后,可见学会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本阶段要完成由"学写"到基本"入门"的任务,光靠《语文园地》安排的八次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相关的探索,力求寻找有效的途径。一、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知识及方法可以传授,但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带着畏难的情绪,而教师虽然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因为时间的限制等原因,没有及时、有规律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而模仿训练则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训练写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模仿优美的语段来美化学生语言,模仿文本的结构布置来增强文章的波澜,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融作文写作训练于高中阅读教学,通过模仿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带着畏难的情绪,而教师虽然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因为时间的限制等原因,没有及时、有规律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而模仿训练则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训练写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模仿优美的语段来美化学生语言,模仿文本的结构布置来增强文章的波澜,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融作文写作训练于高中阅读教学,通过模仿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作者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表达训练,轻思维训练,割裂了作文训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传统俄文教学的封闭性,也影响了学生智能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自然和多元化发展,导致作文内容贫乏而单纯,缺乏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然后学生写作,最后教师评改,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循环节。从这个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整个写作过程,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过程,主动权始终操纵在教师手中。学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中学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有苦衷,多次作文训练下去,教了不少作文的方法,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讨厌作文?还有这么多的学生写不好作文呢?而作文作为一项综合的语文能力。一项技能,它原本是可以也是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来达成的,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训练本身出了问题呢?我们很多的作文训练从设计到写作到批改是不是在凌空蹈虚呢?我们有没有对学生的作文现状有一个明晰的了解,进而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呢?笔者认为,中学的作文教学必须务实,在每个学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有计划的专项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