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4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中的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用普通学生电源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学生电源提供的电流较小,演示效果不明显。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倍压整流和大电容放电原理制成了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相互作用演示仪,现介绍给同行。  相似文献   

2.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 ,主要是研究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导线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原演示装置 (图 1)是用弹簧把一段直导线 AB水平地悬挂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 ,设法使导线 AB只能上下移动 ,不能左右移动 ,电流经弹簧引入导线 AB,慢慢转动磁铁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图 11.磁场方向跟导线 AB中的电流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时 ,载流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是否变化 ?2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何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何时受到的力最小 ?用该装置做课堂演示实验 ,要使学生看到通电导线受到力随θ角变化的情况 ,和在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3.
安培力是高中物理(选修3-1)磁场一章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课本上的实验只能定性得出安培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及通电导线长度的关系。本文用电子天平来定量研究安培力和电流及通电导线长度的关系。1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关于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定性说明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通电电流一定时,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越长,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不能定量分析,不能分析安培力与电流、长度的关系,学生只能得到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实验的改进黄正才(上海崇明三星中学202152)物理教学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实验是一个重要内容.不管过去和现在,书本上通电直导线运动实验例图总是桥式的滑动或滚动.常因导线轻重粗细,影响实验效果,或者斜滚,分不清向内向外运动.又...  相似文献   

6.
一、改进的必要性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广大物理教师公认左手定则是学生难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如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这一实验做不成功,左手定则和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就无法讲解得清楚,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1987年第二版的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装置,是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的情况,以讲授用左手判定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磁力线方向和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教学中 ,磁场屏蔽实验、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仪器多、操作不便 ,可见度低。特别是实验室已有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很弱 ,效果欠佳。为使操作方便 ,现象明显 ,便于观察 ,增大可见度 ,特设计制作本装置——“磁场屏蔽、通电磁线管磁性强弱演示器”。一、原理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平衡力知识以及力矩平衡原理制成。通过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判断磁场能否被屏蔽 ;观察指针偏转角度大小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二、结构与制作1.指针用长 2 2厘米、宽 0 .4厘米、厚 0 .1厘米的铝…  相似文献   

8.
演示通电螺线管中磁场能量的实验,曾有过各种方法。如观察断路时的电火花、人体感受电压刺激、用电流计或放电管显示等,都可演示。方法不同,各有所长,但其共同的缺点是:现象不够明显,观察面不大,所用器件和电源笨重,搬动不方便。这里介绍一简便有效的方法。 一.器件 1号干电池四节,小体积电感(在5~10W变压器铁芯上用φ0.3mm漆包线绕满为止),彩色发光二极管若干个串接到一起,并布成图案,按钮开关一个。  相似文献   

9.
1 实验设计( 1)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磁场对通电线圈作用的实验改进①蹄形磁铁 ;②漆包线制成的线圈 ;③铜板可避免被磁铁吸引 ;④电源 ;⑤开关 ;⑥导线 (把漆包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直导线上 ,两根直导线可用空的圆珠笔芯穿起来 ,注意两头不要碰到 ) ;⑦空的圆珠笔芯 ;⑧木板( 2 )线圈的两侧分别涂上不同颜色 ,便于观察区别。2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按图 1组装好实验装置 ,把线圈竖直放置。( 2 )合上开关 ,由于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从而使线圈转动。( 3)把蹄形磁铁的N、S极交换一下 ,通电后发现线圈的转动方向与 ( 2 )相反。( 4…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六节电动机,有一个演示实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教材中的装置很不好用,操作起来效果不太明显。故本人经过多次实验研制出了一套简单可行,操作方便的教具,推荐给同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永磁体、通电直导线、圆线圈和螺线管的磁力线实验是中学电磁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在一块平板上均匀地撒上铁粉,将平板放在永磁体上,用手轻敲平板,使被磁化的铁粉按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磁力线;电流磁场的演示则多用自制或生产的专用仪器,方法与以上相似。上述实验方法的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12.
J1208型实验电源,为最新设计的交、直流低压大电流输出电源,其面板如图1所示。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有许多需用低压大电流进行的实验,如电流的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熔断丝的过载等。过去多采用蓄电池供电,因蓄电池需及时保养且寿命又低,有许多不利。为此,我们设计了J1208型实验电源。  相似文献   

13.
1创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磁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规律。这一实验的成功要点是强磁场、大电流,还要求导体本身质量小,易于受力运动,运动时通电导体与导轨接触良好。因为是演  相似文献   

14.
金守强 《职大学报》2001,12(2):9-10
本文从磁场之间相互作用效果出发,对几种磁场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从作用效果上看,磁场对磁体或载流体的作用总是使磁体或载流体的源磁场与作用源磁场作用区间的磁场极大化.并据此分析了条形磁体间、匀强磁场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磁场中磁介质的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1 仪器装置图 (图 1所示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利用杠杆原理 ,直观地演示安培力F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通电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的正比例关系 ,尤其是能直观地演示安培力F跟磁场方向和通电导体中电流方向的夹角θ的正弦函数的正比例关系 ,操作方便、灵敏度大、直观性强。(2 )用途 :本教具可演示以下实验①演示F与B成正比例②演示F与通电导体中的电流I成正比例③演示F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夹角θ的正弦函数sinθ成正比例3 制作材料(1) 4 0 0mm× 2 50mm× 5mm和 32 0mm× 2 0 0mm× 5mm有机玻…  相似文献   

16.
奥斯特实验     
(1)创意 我们演示导体周围的磁场时,通常把小磁针移到导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测量。本装置是用自行车条辐制成两根金属柱,利于连接电源和导电。同时,导线可以沿金属柱随意调整高低,可放在磁针上部或下部(如图1)。这样磁针可以放得更稳些。  相似文献   

17.
【课标要求】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教学设计思想】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本《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磁场"一节,配套教学用书建议为2学时。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其中"磁感线"、"几种常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奥斯特演示实验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本实验若用J206型小磁针,由于地磁场影响,单导线电流要大于0.3A才可偏转,但大部分学生仍看不清。若用J205型磁针,单导线电流要大于0.5A才略有偏转,此电流已大于R20型的额定电流,这样极大地缩短了干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条件差、以干电池为主要实验电源的农村中学来说,浪费太大。二是,目前中学物理实验室所用的几种磁针均为竖直轴,磁针在水平面旋转,课堂演示可见度甚差。鉴于此,我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较为理想的仪器——电流磁场演示仪。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磁场磁力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个重点的难点,但是磁场磁力线的实验演示效果却很差,一般教学都是通过打幻灯或叫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才能看得见。我在教学中研制出了电流磁场研究板,能在竖直面上直接演示直线电流和螺线管电流磁场的磁力线,坐在后排的学生都可以看清磁力线的形状和方向,效果很好。此研究板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制作了许多特殊的小磁针,把这些特制的小磁针钉在挂在四块木板条上(见图1)。演示时分别把小磁针板挂在直导线或螺线管周围,小磁针能在竖直面上自由地按磁场方向转动,并按磁力线形状排列。本仪器还附带解决了初三课本上电磁…  相似文献   

20.
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关磁电系列演示实验历来都采用条形磁铁和蹄型磁铁为核心部件进行设计及演示,用以演绎和讲解有关电磁学的科学知识。传统的磁电系列演示实验方式虽然沿用了几十年,但缺点是明显的:①磁感强度B因磁铁外型固定而难以改变;②导线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L不易单独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