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关怀,因此徽商致富后,不少人弃贾从儒或让子弟专习儒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已经致富的徽商在解决了生存危机后,开始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众多徽商及其子弟由贾入儒,导致商业资本损耗,影响扩大经营;使得从商人数减少,群体实力削弱;一心向儒,贾事必衰。这也是徽商衰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徽州既是商贾之乡,又儒风独盛,故在徽州家族内出现贾儒分业现象。以徽商家族为例,家族分业时率先考虑令子弟业儒,但出贾于家族而言又必不可缺。贾儒兼业遂成为徽商家族发展的一种普遍模式。看似贾儒并举,但其中亦存在着一种递进关系,即贾为儒佐,儒以显名。这个递进关系揭示出徽商家族内部的终极目标仍是业儒入仕,以此亦反映出,在商人家族内部,商之地位尚不如儒之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汪由敦所撰的《先府君行述》可看出,徽商汪青城不仅重视教子,而且善于教子,在妻子龚孺人的积极配合下,儿子汪由敦业儒入仕,成为当时著名的封建官员。汪青城家庭教育是清代徽商家庭教育的范例,通过解剖可以窥见徽商家庭教育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徽商秉承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宗旨和教条,将三纲五常思想与经商实践相结合,从而创造了独特的儒商文化,形成了所谓的贾道儒行,使徽商逐渐形成了"贾而好儒"的特点。而徽商这一特点对于徽商的崛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又为徽商的衰落埋下了伏笔。通过对明清徽商"贾而好儒"现象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具体体现和内涵﹑利与弊等方面来解释明清徽商"贾而好儒"现象,从而阐明徽商"贾而好儒"特征对于徽商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徽商“任侠”风气盛行。许多徽商在行商的过程中践行侠之行为准则,进而成为亦商亦侠的“侠商”。徽商任侠之风的形成受到时代大背景以及身处小徽州两方面的影响。但无论徽商任侠抑或好儒,其在“名”和“利”两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徽商任侠和徽商好儒品质一样,被看作是徽商的一种独立的精神风貌。同时亦应注意到徽商无论是“好儒”或是“任侠”,都只是在特定时代下寻求的一种身份认同,传统的士商关系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6.
思变是徽商发迹的源泉,是徽商兴盛的奥妙所在。“贾而好儒”是徽商思变的思想源泉,对徽商的经营产生过积极影响,同时亦削弱、淡化了徽商的思变精神,致使徽商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西方经济学家创立的现代经济理论,而古代徽商贾而好儒的经商实践则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正是由于徽商贾而好儒,使徽商积累了大量人力资本.这成为徽商迅速崛起的最根本原因。徽商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人力资本理论及其价值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左儒右贾”辨——明清徽州社会风尚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代的徽州,可谓地灵人杰。这里,既以朱子阙里而被誉为“东南邹鲁”;又以商贾之乡而名闻全国。业儒和服贾成了徽人所从事的两项主要职业:“其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论贾,则有藏镪百万、足迹“几遍宇内”的徽州商帮;论儒,则有读书登第的达官显贵、名贤才士。但儒与贾究竟孰轻孰重?孰高孰下?明代徽人汪道昆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古者右儒而左贾,吾郡或右贾而左儒。”“吾乡左儒右贾,喜厚利而薄名高。”汪道昆的话是否反映了徽州社会的实际情况,这关系到我们对明清时期徽州社会风尚能否全面正确的了解,也涉及对徽商性质的研究,故不能不作一辨。  相似文献   

9.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贾"与"儒"的结合,便是徽商为"儒商"的内在根据.徽商以儒学指导"贾行",以儒家"仁"、"善"思想和"以义统利"思想指导商务活动."儒商"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儒家"仁"的学说与现代公司的公众利益;第二,儒家义利观与现代公司的互惠互利;第三,儒家的"人和"思想与商务管理的"双向对称".  相似文献   

10.
徽商简论     
文章对徽商产生的社会原因,徽商崛起的文化背景、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徽商热衰兴文助教烫和博取功名的原因、徽商的历史功绩等作了简括的评析.  相似文献   

11.
儒学科举情结对明清徽商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儒学科举有着浓厚的情结。这种情结对于明清徽商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儒学科举情结在徽商兴起和繁荣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徽商对于读书入仕、获取功名的过度渴望以及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消极的观念成为徽商向近代商人转型的绊脚石,加速了徽商的衰亡。论文结合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儒学科举情结对明清徽商的双重影响,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徽商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利用地缘优势,探索了如何将徽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重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以徽商之“贾而好儒”精神打造现代文化新徽商;建设“移动课堂”,以践行徽商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影响徽商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使徽商具有了"贾而好儒"的特色.以"贾而好儒"为特色的徽商将儒学思想纳入建筑,形成并建造了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重要符号的徽派建筑.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已成为徽商们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思想反映徽派建筑的"天人合一",主要体现在徽州民居的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尊重和融入,以及建筑充分遵从儒家的等级秩序上.  相似文献   

14.
徽商会通儒术与贾事,创造了商业传奇。徽商的富庶是徽州木雕艺术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其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成就了徽州木雕艺术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由于源远流长的儒学文化背景,贾而好儒的徽商以高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实现了徽商业绩的历史辉煌。徽商对“文化”和“经济”的出色把握和理性实践,给人们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6.
该文立足着力刻画绩溪徽商所独具的“绩溪牛”的精神,一是通过简要概述整个徽商的盛衰史,析解出绩溪徽商在发展历程上区别于徽属其它各县之徽商的时代差异;二是中墨铺陈绩溪徽商中的典型代表人和事,展示了绩溪徽商“落日熔金”的辉煌影响和巨大成就;三是浓墨重采,从绩溪山多地少的地域特点以及具有“绩溪牛”个性特征的吃苦耐劳、诚信互助、重教尚儒、义奉桑梓的风土人情.分析提炼出绩溪徽商之所以走出山门、驰骋商场的文化基础、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涵;最后通过介绍绩溪县目前的几位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新徽商精神在继承中发展的观点,并表达了对新徽商振兴新绩溪、拓展新局面的美好祈愿。  相似文献   

17.
徽商“贾而好儒”是徽学研究中的主流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歙县长龄郑氏是晚明兴起的著名徽商家族,对该家族文献的研究表明,长龄郑氏致富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脱贾入儒”现象,并对其发展和最终命运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徽商“贾而好儒”是徽学研究中的主流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歙县长龄郑氏是晚明兴起的著名徽商家族,对该家族文献的研究表明,长龄郑氏致富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脱贾入儒”现象,并对其发展和最终命运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徽商藏书鼎盛。在梳理明清时期徽商藏书特点的基础上,从贾而好儒、教育子弟、提升自身形象、结交官僚、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徽商藏书的动机,分析徽商藏书对培养人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存大量文献和促进学术研究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贾”与“儒”的结合,便是徽商为“儒商”的内在根据。徽商以儒学指导“贾行”,以儒家“仁”,“善”思想和“以义统利”思想指导商务活动。“儒商”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儒家“仁”的学主与现代公司的公众利益;第二,儒家义利观与现代公司的互惠互利,第三,儒家的“人和”思想与商务管理的“双向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