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效益取决于学习者、资源质量,网络平台及建设机制.从提供保障到实现共享效益,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 OCW)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可从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平台的学习支持系统建设、课程评审制度、标准化的共建共享、建设转型、课程推广、工程协调六大方面不断完善,以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MOOC是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热点。通过分析主流MOOC平台之一的Coursera上的课程资源建设特点,介绍了两种主要的MOOC模式,对比了MOOC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OCW)、中国国家精品课程的典型课程内容,得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精品课程、促进传统课堂与网络学堂相融合两个方面的六点启示,供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论视角看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中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麻省理工学院2001年率先推行课件开放运动以来,高等教育领域中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已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我国在2003年4月正式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5年内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并将精品课程中的教学大纲、教师队伍、电子教案、课堂实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多媒体课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现今多媒体课件使用的现状,阐述如何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件中得到启示,提出在职业教育中采用开放性多媒体课件的新思路。并论述了开放性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及其实施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将开发的课件在网上共享,为提高课件制作质量提供了理想的交流平台,从5个学科其1108门国家精品课程中,抽取了200个样本进行质量分析和差异比较,旨在提高精品课程课件的技术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剖析精品课程概念和所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对精品课程进行集成化建模一提出高教精品课程系统从应用架构上由一个硬件模块和三个软件模块构成的理论,并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搭建系统架构和理顺制作流程,提出了集成化精品课程建设(由课件制作、课件编辑、Web课件生成等几个部分组成,再将制作出的精品课程发布到网上的学习平台中供广大师生点播使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开放和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建设正在展开,笔者利用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以"精品课程"和"开放课件"为关键词对1999—2006年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在此基础上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及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供的免费网上课程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对现存的关于精品课程及开放课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综合的评论,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界面的视觉要素、交互及功能模块、反馈信息和安全性(容错性)设计等方面对国家精品课程部分文理科教学课件界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设计的特点及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OLS的"开放""可持续"内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省理工学院的OCW(开放课件)运动在开放教育的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犹他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与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合作,成立了开放式可持续学习机会研究小组(Open Sustaina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esearch Group, OSLO),并研发了Open Learning Support (OLS)学习支持平台.OLS学习支持平台本着人人享有完整受教育机会的理念、以其开放教育资源 社会性互动的资源建构模式和个人、群体、社会三层的社会化学习模式,来诠释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可持续"的理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麻省理工学院的OCW(开放课件)运动在开放教育的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犹他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与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合作,成立了开放式可持续学习机会研究小组(Open Sustaina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esearch Group,OSLO),并研发了Open Learning Support(OLS)学习支持平台。OLS学习支持平台本着人人享有完整受教育机会的理念、以其开放教育资源+社会性互动的资源建构模式和个人、群体、社会三层的社会化学习模式,来诠释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可持续”的理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