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07,(8S):8-8
高考过后,各地的新科“状元”纷纷出炉,成为一年一度的热点。但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也许是“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的诘问。2007年第24期《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了:《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一文,对这一话题展开了议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发表于2001年的《历代状元知多少》一文所提供的历代状元统计数进行了补充修正,历代应有状元总数原为886人,现为914人;历代可考知姓名的状元原为674人,现为682人;多少知道一点生平事迹的原为507人,现为531人。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时而习之",汲取其中的智慧。那么,《论语》中的智慧,对于政治课教学有何启迪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学习感悟。一、渗透"仁""礼"观点,成才首先成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育学生成才首先  相似文献   

4.
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只不会上树的猴子》,文章记述了一个樵夫收养小猴子并将它培养成才的过程。聪明的小猴子接受了人类的学校教育,学会了二胡、英语、奥数、文学欣赏还有考试,成了状元。但是结尾却出乎意料,培养出了状元的樵夫最终被告虐待动物而入狱,而成了状元的小猴子却饿死在人类认为它应该生活的深山里。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12,(9):15-15
32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竞无一人成才。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曾引发网友竞相围观。“状元”在当下中国是一个亮眼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时文选萃     
"状元"未必都能成才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高考已经落下大幕,各所高中都是喜报频传,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各高考"状元"的持续关注。但是,冷静思考一下,这种对高考"状元"的大肆推崇给教育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一、在教学质量上"一白遮三丑""状元"的诞生,往往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全省最好的高中也不一定年年都能产生"状元",地方高中也有"飞出金凤凰"的可能。如果某所高中出了个"状元",是不是就能够说明该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居于全省之首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毋庸置  相似文献   

8.
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在我看来,读书,是为求学,求学,是为成才. 泱泱中华,虽不尽然皆是求学刻苦方成才之人,但成才的,必然是刻苦求学. 一条求学路,困住多少求学人?不知多少人知难而退,又不知多少人知难而进,"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这一句话,多少人在勤学苦读,践行者、追求着. 小时候我看过很多书.记得,有过明初文学家宋濂宋学士抄书苦学;北宋范仲淹划粥而食;战国时期的苏秦锥刺骨,汉朝大儒孙敬头悬梁;晋代祖逖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事例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我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9.
朱德才主编的《增订注释全宋词》(下称《增注》)集中了130多位学人的智慧,堪称巨著,笔者对词学研究甚少,没有资格论其短长。不过,由于自己十余年来一直在研究历代状元,对宋代状元词人的生平资料也就较为熟悉。近期,打算利用《增注》研究一下宋代状元对宋词发展的贡献。《增注》中收录的词人中有状元21人(《全宋词》收22人,《增注》去掉了王曾,不知何故),在反复研读他们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其中12位的小传都多少有点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因此,拟就搜寻所得,依科第先后对这些状元小传做点订正与补充,意在使它更为完善,并…  相似文献   

10.
刘义杰 《广西教育》2014,(16):30-30
正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高考理科"状元",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有报道称,他从今年大年初四开始,曾连续三天躺在西南交通大学校园镜湖边的露天长椅上睡觉。(2月11日《成都商报》)是什么让"状元"成为流浪汉?对此,刘宁认为"主要的责任还是自己",在于自己"对状元认知的偏颇"。不管怎么说,走到这一步,刘宁自身肯定有责任,包括他个人性格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文革"那些年,无情的岁月泯灭了多少读书人的热情与梦想,而我则是例外。在乡镇供销系统当干部的父亲没有为我规划经商的蓝图,他更希望我读书成才。我的第一本书是他送我的《阮氏三雄》,一本在"文革"期间很流行的、描写《水浒传》故事的配图小人书;这本书我每天都看,从三四岁一直看到上小学,爱不释手,也不记得看了多少  相似文献   

12.
《张协状元》是宋末元初的重要南戏作品,它的曲韵韵部系统对于廓清近代汉语语音史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张协状元》全剧韵脚字进行勾稽系联、归纳韵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灰皆通押""支鱼通押"和"阳声韵韵尾混并"三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详尽展示了《张协状元》曲韵系统背后蕴含的丰富语音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感恩的心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曲《感恩的心》,使我懂得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潘爱琴 《考试周刊》2014,(94):188-188
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但怎样才能使孩子成才呢?培养孩子,其实是有其规则的,而《弟子规》里的一些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做人的规则。首先要做好人,扎好德行的根。德行的根在什么时候扎?"苟不教,性乃迁"。小不教,长大了,再要把他拉回来,会很困难,所以一定要从小教,从幼儿园开始教。《弟子规》是教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约束孩子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弟子规》就是做人的标准,是让孩子成人成才的法宝。  相似文献   

15.
在讲授《人才学》的过程中,总有学生问,我们怎样才能尽快成才?学习人才学课程能成才吗?看来广大同学都有成才的愿望,但对成才之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刚拿到"333"工程为我们订的《建设理想课堂》一书时,心里想:又是一本大学教授"编"来混钱的书,这些书能有多少含金量?能给我们一线教师多少启迪和智慧?没想到看到第3页就令我爱不释手。陈大伟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每个人都熟悉的坐井观天的故  相似文献   

17.
资料链接:据《新京报》报道: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推出的我国首个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披露,1977年至1998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当中,约有40%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或定居海外。针对高考状元报考的都是"能挣钱"专业的现象,课题组负责人蔡言厚教授认为,"学生缺乏为国奉献"的价值观念,在"状元选择出国"上,他更是坚持这种道德批判态度。此后,《山西晚报》刊登曹林的署名文章《不必苛责"状元"出国》。文章认为,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开放的时期,"这是一个不再以追求私益为耻的时代","我们不用动辄把国家压在每个公民的个人头上","状元"出不出国,回不回国,外界不应指责或批判。  相似文献   

18.
高考状元出炉之后,向他们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有哪些共通之处呢?一、从没想过当状元当面对"是否想过当状元"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状元都回答"没有"。原因也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做一做":一本书,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精确计算还是估算?是不是问题中出现了"大约"的字眼,就要估算?二问: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6页的第1(2)题:胶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海底隧道,它分为陆上与海底两部分,其中海底部分长3950米。海底部分大约长  相似文献   

20.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主要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但怎样才能使孩子成才呢?培养孩子,其实是有其规则的,而《弟子规》里的一些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做人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