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朝宦官有生杀予夺大权,并能大规模地封王得爵,干预朝政;依靠收授贿赂和朝廷赏赐,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历代宦官更显著的差异是,他们多妻室儿女。形成北朝宦官这些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北朝统治集团是由鲜卑族贵族组成的,统治基础薄弱,又不敢重用汉族地主士人,要实施统治,只好依靠集家奴与部分汉族文化于一身的宦官阶层。  相似文献   

2.
在公元五世纪后半期统治中国北半部近三十年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名元宏)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著名的少数民族封建君王,但关于他的纳谏与用人思想还未见史学界有人专门论及。魏孝文帝即位后,特别是他亲政后,为了摆脱鲜卑拓跋族贵族狭隘的保守势力的束缚,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改革北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方面的落后状况,一改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和任人唯门第的选人任官制度与政风,虚心纳谏,澄清吏治,推行了一条任人唯贤的政策,大大地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魏孝文帝拓跋宏堪称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的鲜卑人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北方,活跃着众多的游牧民族,鲜卑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在向南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封建政权,广泛吸纳汉化及儒家教育思想,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他们在融入汉化的过程中同时又丰富了汉化。  相似文献   

4.
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重要游牧民族,最初发迹于今天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北段,秦汉以来不断南迁,魏晋时期基本进入中原。慕容鲜卑作为其中汉化程度最高的一支,不仅影响着中原社会的发展,还先后建立起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四个封建政权。本文就这四个政权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窥见慕容鲜卑社会进程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在公元五世纪后半期统治中国北半部近三十年的北魏孝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名元宏)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名的少数民族封建君王,但关于他的纳谏与用人思想还未见史学界有人专门论及,魏孝帝即位后,特别是他亲政后,为了摆脱鲜卑拓跋族贵州狭隘的保守势力的束缚,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改革北魏社会政治,经济和化习俗方面的落后状况,一改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和任人唯门第的选人任官制度与政风,虚心纳谏,澄清吏治,推行了一条任人唯贤的政策,大大地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魏孝帝拓跋宏观堪称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思想家。  相似文献   

6.
封建吏治的优劣和政权的巩固有着密切的关系。北魏之所以在孝文帝时期达到鼎盛阶段,正是在当时澄清吏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结果。因此探讨这一时期的吏治整顿,有助于深入研究太和年间的改革以及北魏的全部历史。孝文帝时期对吏治的整顿,是当时社会现实所提出来的迫切要求。孝文帝初践皇阼,面临着控制编户,加强中央集权这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北魏建国初期,北方大土地所有制非常盛行,大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十分牢固,并且和政治、军事权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政府为了利用他们统治农民,不得不承认这种权力的合法性,并在某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古代学校主要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教育学生。长期以来,封建统治者规定这些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材,并且作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内容。因为这些书论述了儒家的哲学观点、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等,向人们灌输作为维系封建秩序的精神支柱的思想意识,对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的统治是有益的。但是他们也曾办过一些专科教育,如算学、医学、律学、武学、书学和画学等来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本文就这些专科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简单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建国(386年)至太武帝拓跋焘时期(452年)的六十多年间,是征伐扩张的时期.鲜卑族,凭着骠悍凶杀的气质,有战必胜,征服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奄有中国的半壁河山.鲜卑族拓跋部,原是一个文化很低、社会落后的部族,以武力统一北方进入中原以后,汉族人民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他们.正如马克思所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因此北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以门阀士族为主体的上流社会中, 在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成了奢侈腐化之风。这种风气, 严重地败坏了封建吏治; 影响了封建统治的行政效能; 阻碍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但在导致手工业领域畸型发展的同时, 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某些生产部门的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0.
前燕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在北方战乱时期,前燕统治者采取过进步的经济措施,实行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政策,因而前燕统治区吸引了大批中原流民,出现过短暂的稳定局面。同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慕容鲜卑逐步同被它所征服的汉族走向了融合。本文拟就前燕幕容氏的封建化进程,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在魏晋时期民族大融合中的作用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组织自己的国家政权.他们把资产阶级民主制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在它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政治思想.然而,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历史却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流产了,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文化积淀的产物。封建的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伦理价值和科举制度是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政治成因、经济成因、文化成因和制度成因。当前,公务员考试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可靠的途径,但大学生的这种选择同时也折射出“官本位”思想对其就业心态的深刻影响。克服“官本位”思想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同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破除和克服“官本位”思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封建政权统治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唐王朝可算得上是封建社会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强盛,文化繁荣,而且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在一个长期被"男尊女卑"观念统治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罕见的。这种社会历史现状不仅给妇女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促使她们在文学领域里开拓了一片属于她们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服饰的发展与演进与社会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连。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拓跋鲜卑建立的政权,各种文化的大交融使得北朝服饰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比如上衣下裤、衣侧开叉等服饰形制的改变,左右衽兼行、袒右臂等着装方式的产生。北朝服饰对中国传统汉族服饰的解构直接影响到隋唐的服饰形制,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吏治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其消极的一面.古代吏治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与收受贿赂、巧取豪夺.造成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祸源在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金字塔式的封建官僚等级乃古代吏治腐败践行的途径;封建法律制度的存在是古代吏治腐败的庇护伞;裁判员与运动员同为一人乃吏治腐败产生之温床.从古代吏治腐败所引发哲学反思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实现古代吏治的现实超越与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为实施封建思想统治,采取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中国古代传统媒介文化的编辑活动在儒学思想影响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直至两千年后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西学东渐"思想的出现,中国传统媒介文化结构开始转型,新的文化体系开始建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道教经典著作《太平经》在东汉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割据形成、统治思想衰败等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书中体现对汉代社会现实的折射,如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提出了"以道治国"和"以民为本"的进步思想,在妇女问题上也有自己朴素的进步见解。《太平经》对后世研究汉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史》是王仲荦先生毕生从事这一历史时期研究和教学的结晶。该著作贯彻了魏晋封建论的观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其经济文化成就为隋唐时代打下了坚定基础。同时,结构严谨,体例新颖也是该著作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封建依附关系有突出发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这是史学界所公认的。但对于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以及依附关系发展的社会意义,各家见解则有极大的差异。笔者也想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20.
北朝汉族士人和拓跋鲜卑的艰难心路,是北朝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的心理投射。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对文化的重新选择与扬弃的过程,北朝文化认同的阻力是明显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实质上都是文化冲突与认同之难的表露。在文化冲突与整合之下,拓跋鲜卑与汉人都经历了心灵困境,通过艰辛努力,双方的民族隔阂和异族感逐渐消尽,文化认同方趋于完成。心路历程艰辛曲折,认同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