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性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先是模糊的,然后才逐渐进入精确。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某些地方和领域模糊性思维又逐渐代替精确的判断,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趋符合客观实际,避免认识上的简单和绝对化。模糊性思维的理论虽从对模糊数学的研究而发生,但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在《编辑学刊》上展开的关于编辑劳动性质的讨论,我认为若运用模糊性思维理论来探讨编辑劳动的性质,可以避免在争论上由于各执已见的绝对化和片面  相似文献   

2.
我把选题和定题分开来讨论,除了因为选题思维劳动的孕育性和不确定性外,还因为定题是个决策思维过程。如果说选题是重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的过程,那么定题则是解决问题并确立答案的过程。 定题是在编辑和作者有意识选择并产生了具体思维对象——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作出认定性决策。在这一劳动阶段,编辑和作者均具有以下思维特征:第一,定题劳动思维的起源是选题思  相似文献   

3.
《编辑劳动和精神产品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是一篇学术性文章。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探索了编辑劳动的意义及其劳动价值。我们希望多有一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出版工作的论文问世,这有待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图书刊物等精神产品的劳动,一般可以分为著作劳动和编辑劳动。通过著作劳动,人们把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成果,用理论或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编辑劳动,人们对这些思维成果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并以文字图画等形式公诸于世,流传后代。除了口头流传的精神产品和主观意识直接物化于对象的建筑、雕塑等以外,一切用文字符号表现的精神产品,都需要以编辑劳动为中介,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价值。随着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就出现了编辑劳动。西周以来,史官、乐官们加工整理民间歌谣,孔子的门人记录、编辑《论语》,都有大量的编辑劳动。从东汉、北齐开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出版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更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创造性劳动。《决定》的这一判断,是对编辑工作劳动性质的科学概括,也是对轻视和曲解编辑工作的种种错误看法的否定。但是,究竟怎么理解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编辑界内部,也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因此进一步阐发和论证这个判断,深入开展对这一判断的讨论,对发展编辑事业,  相似文献   

6.
编辑劳动与作者劳动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编辑劳动与作者劳动的共同目标是向社会提供既富有创新性又完美无缺的优秀作品;但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产生了编辑与作者间劳动特性的区别与联系,主要表现在劳动的能动与被动、专一与综合、超前与滞后、隐匿与显现等几个方面,使得编辑劳动与作者劳动始终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  相似文献   

7.
真诚劳动化作夕阳红在我满60岁的1989年,我从光明日报新闻研究所第二所长的职位下岗,1992年年初到《中华英才》做编辑工作,以后又采访写作,直到现在。我主动写稿,第一篇是写作曲家谷建芬。我是听了她的曲子,近乎一种狂热,非写不可。那是1994年秋,中...  相似文献   

8.
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编辑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它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劳动者个体的钻研和思考。各类信息的搜集、选题的设计与构思、作者的发现与选择、稿件,的审读与加工、图书市场的调查与开发……等等,都要靠一个个编辑人员勤奋努力的个体劳动,才能取得成功;编辑劳动成绩的大小、创造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编辑个体的智能和劳动态度。正是这种个体劳动的特点,才会使优秀的编辑工作者可能成为编辑家,并在自己的劳动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编辑业绩和编辑风格。不过,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其他脑力劳动的个体性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个体的;他们的社会角色(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又要求他们这种脑力劳动突出自己的个性,个性特色越是鲜明,其精神产品就越能显示出独特的创造风格。因而他们的劳动个体性特别强烈;而编辑的劳动方式并不全是个体的;编辑的社会角色是:精神文化生产的组织调节者、精神作品文本的制作者、传播者。这种社会角色对编辑劳动的要求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高度结合;编辑创造的业绩与风格也不能离开这种结合表现出来。所以,编辑劳动的个体性就与群体性很难完全分开。最近,有位作家给编辑家黄伊写了一本传记:《烛照篇——黄伊和当代作家  相似文献   

9.
去年九月二十一日,《经济日报》三版《可爱的中国》专版,发表了我写的《十里荷香伴油香——任丘油田漫步》一稿。我惊喜地发现,这篇游记体的通讯改得比原稿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凝结着编辑的心血和汗水。这篇稿件原来题目是《任丘油田漫步》,当时就感到它一般化,可是我搜索枯肠,实在想不出自己满意的标题来。然而,经编辑精心改成《十里荷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的规范与创新在编写《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过程中,我听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有赞成写规程的,有持异议的。不同意弄这样一个规程的同志,主要意见是: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是一种智力密集型劳动;这种劳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贾岩 《出版科学》2004,(1):21-23
依据客观事实和有关理论,对编辑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全面考察,认为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的劳动和其他精神生产活动相比,有其特点和规律;编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编辑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劳动创造性的评价,理论上关系到编辑学的建立,实践上关系到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劳动价值,影响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所以一直被编辑同仁所重视和研究。在众多有关编辑和编辑学的论述中,由于考虑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对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理解和表述不一致,有的还失之片面性。为求教于编辑界同仁,以期促进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笔者想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编辑学的有关术语正处在发展、成熟阶段。概念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术语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表述。如编辑的劳动性质的概括就有:(a)编辑劳动是创造性劳动;(b)编辑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编辑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出版物形式的多样化,出版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及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编辑劳动的复杂性日益彰显出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和现代化的编辑环境中,究竟如何来认识编辑的劳动价值?其关键性的前提是分析编辑劳动的复杂性及其具体表现,这对于提高编辑主体的社会地位,肯定其劳动价值以及明确编辑的角色定位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如今4个月过去了,从现实情况来看,新《劳动合同法》的施行,除了让部分敏感敬业的编辑及时策划了一批“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之类的应景畅销书外,对出版业带来的冲击远没有飞涨的纸价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如今4个月过去了,从现实情况来看,新《劳动合同法》的施行,除了让部分敏感敬业的编辑及时策划了一批"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之类的应景畅销书外,对出版业带来的冲击远没有飞涨的纸价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说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发现校样与原稿的异同,由此断定“校对是字对字的简单劳动”。这是对校对劳动的误解。校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国出版史,校对工作从来就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槁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就确定了校对工作的主要职责是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和发现原稿的错误与疏漏,即“校异同”以消灭排版差错,“校是非”以消灭原稿差错…  相似文献   

17.
期刊改革与编辑劳动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改革与编辑劳动计量《湖北大学学报》张俊青现在许多期刊已开始由事业化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过渡,由差额补贴向自负盈亏过渡。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由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向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奖金、津贴的分配制度过渡。为适应期刊改革的需要,搞好作为个人分配依据的...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叶昌林二引言关于编辑劳动创造性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对编辑工作的社会评价,而且关系到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价值,对于指导编辑实践,促进编辑理论的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编辑人员付出的艰苦劳动不...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劳动规律漫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求规律,当从分析矛盾入手。精神文化生产的个性自由与精神文化产品社会化矛盾统一的规律,是编辑劳动的基本规律,是从所有编辑劳动形式中归纳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律。其主导作用是:规定编辑劳动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规程。  相似文献   

20.
陈伯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也是位资深的编辑专家。由于我和他同在奉贤柘林五七干校劳动,我又是受到全干校批判的名震一时的人物,所以他是知道我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编辑《上海抗战文学丛书》时,编辑和出版了他的《魔鬼吞下了轰弹——上海》一书,后来又为编纂《中国作家自述》,请他撰写自述和提供照片,所以常有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