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玉芬 《考试周刊》2014,(19):55-55
<正>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我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转化数学"差生"的经验。一、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发生变化,学习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  相似文献   

2.
王森林 《成才之路》2012,(15):47-47
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感到很难,枯燥无味,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学好数学不仅仅依靠一定的智商,还要有强烈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教师要全面提高数学平均成绩,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解题能力,狠抓班风、学风的建设和差生的转化。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对本学科产生深厚的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大量细致而又耐心的工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朝锦 《小学生》2012,(10):4-4
<正>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作用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难免形成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1.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  相似文献   

4.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升初考试的淡化,“差生的比例相应增多,其中又以数学差的学生居多。而数学是工具学科,数学差,势必影响理、化等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转化差生,使他们从害怕数学到喜欢数学,这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紧迫问题。下面就如何转化差生,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因素正常而学习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所占比例很大。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上的"非智力型"差生的学情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对数学"非智力型"差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一、"非智力型"差生的特征1.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数学中困难重重,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缺乏兴趣,一直处于老师"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这种学习态度下的教学效率可想而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作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从营造学习氛围、联系生活实际、巧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高中、高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因此,高中的差生人数大量增加,成绩差异悬殊,尤其数学的成绩差异更明显,数学差生急剧增多.要真正地提高全民的素质,就必须把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差生及时转化,杜绝其以低文化,低素质状态流入社会. 要转化这些差生就要先弄清他们成为差生的原因.可能是智力因素,也可能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对学习缺乏兴趣,意志薄弱,方法不当,态度不端正,情感障碍等.本文主要探讨方法不当型的差生转化策略.杜玉祥等人认为,这类学生有两个特征:(1)懒,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基本…  相似文献   

8.
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尤其是要解决好"非智力型"差生问题。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占很大比例,并且男生多于女生。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了学情追踪研究,初步探索了"非智力型"差生的成因和一些转化方法。一、"非智力型"差生的基本表现1.对数学科目不感兴趣。这类学生的问题表现在对数学课没兴趣、不认真听讲、不积极练习、不积极参加讨论、不认真完成作业、不自觉进行预习、课后不自觉进行复习。2.学习态度差。"非智力型"差生则主要表  相似文献   

9.
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浅谈对数学差生的转化巴盟师范附小王桂荣转化差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同仁们的关注,发表了不少的文章,总结了许多好办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里我只就激发数学差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一、抓契机...  相似文献   

10.
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尤其是要解决好"非智力型"差生问题.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占很大比例,并且男生多于女生.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了学情追踪研究,初步探索了"非智力型"差生的成因和一些转化方法.一、"非智力型"差生的基本表现1.对数学科目不感兴趣.这类学生的问题表现在对数学课没兴趣、不认真听讲、不积极练习、不积极参加讨论、不认真完成作业、不自觉进行预习、课后不自觉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1.
王开阳 《中小学电教》2009,(12):120-120
<正>一、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转变差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正是  相似文献   

12.
姚远 《陕西教育》2007,(7):34-34
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把差生当作资源来开发,注重培养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广大数学教师应努力探究的一个课题。而要想成功地培养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必须先认清差生形成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一个班五六十人呢?在各科教学中,每个班总有几个差生,尤其是政治学科,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但差生并不永远是差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思考探索,粗略的悟出了几点。一、亲近、信任差生,让差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差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政治成绩差而羞于见政治老师,更不会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惧怕数学,因此,形成"差生".形成差生的重要原因是后进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认真分析其心理障碍,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的学生,学习内容越来越广泛,如何在中年级数学学习中独立、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技能、提高数学兴趣以及建构数学知识内容,是学生取得成功的转折点。除了要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努力养成好习惯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提升数学学习力的方法和工具。数学学习力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表现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创造力五个要素。思维导图就是提升数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为了真正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  相似文献   

17.
王莉 《西北职教》2007,(12):40-40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职业学校数学本身的专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在抓好常规教学的过程中,还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门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方面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由于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造成的。常言说:“儿时的兴趣,未来的事业。”学习亦然,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多年教学工作的不断总结,我获得了不少经验。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的。1.倾注爱心。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差生,关心差生,偏爱和歧视只能造成性格的不良发展。差生最怕上数学课,更怕考试得低分而被老师责备、训斥,因此在学习上要给他们鼓励和表扬,即便是小小的进步也该“浓墨重彩”的抒写,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中矫正差生心理障碍的方法□蒋杨兴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实施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在这里我就如何矫正差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进行一些探讨。□学科天地注意情感投资,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是行为...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校数学学科本身的专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