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傣族和尚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傣族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以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达镇中学的傣族和尚生为个案,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方法,从主位和客位的角度对傣族和尚生的低学业成就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对傣族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傣族和尚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傣族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罕镇中学的傣族和尚生看,文化差异导致和尚生群体存在着"反学校文化",挑战着教师权威,因而重构师生关系对傣族和尚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建议"让妇女回家"引起的讨论为例,运用性别刻板印象理论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性别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并从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化、女性自身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建立先进性别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非参与式观察法,从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一日活动安排和师幼互动等方面收集城镇幼儿园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数据和案例。结果发现整体状况良好,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墙面的装饰、幼儿用品的选择、读物的内容、游戏角色的选择、教师和幼儿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文章据此提出在幼儿园推进性别平等教育的建议,以期消除现存的性别刻板印象,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菁 《华章》2013,(24)
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遭受的一种风险,处于此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证实所属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表明,威胁会削弱被负面刻板化了的群体成员的成绩。文章通过对教育领域中的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人类学传承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将该范式应用于教育学领域,拓展了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范畴,对当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占人口半数的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村妇女",使她们能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女童的教育就不可忽视。通过对个案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女童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的因素,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增强女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女童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难点,它既是人口问题、妇女问题、贫困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又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文中旨在对文山州瑶族女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思考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我省瑶族女童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女童在受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目前,女童在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上与男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上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上,农村女童明显少于男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性别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建英 《文教资料》2010,(10):128-130
教育人类学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指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分为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两个流派。面对美国教育界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几十年持续不断的“文化战争”,教育人类学从人性和文化的视角来审视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并指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以洮河流域和渭河上游流域为范围的陇中文化,在文化发展变迁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模式,呈现出独特的典型文化现象。用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陇中文化现象,阐释陇中文化独特内涵,解读陇中文化的发展变迁规律,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所乡村学校个案的田野调查,研究者发现学校之中纪律手段泛滥,特别是严格的惩罚手段被大量运用. 这是村落社区之中的传统教育理念在学校之中的蔓延,也是教师和儿童互动的一种社会形式. 在惩罚的手段之中,有软性处罚,硬性处罚以及小组控制技术,这些教育控制的方式对儿童的未来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In many states, the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ELLs) presents new challenge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s. In addition, because areas with the most rapid growth generally have little history of educating the ELL population, there may be a corresponding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and empathy for ELLs. The author describes a language shock class that develops empathy for ELLs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 develops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ELLs, and promotes understanding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alysi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reactions to the shock class helped them brainstorm strategies for working effectively with ELLs.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学女生学习物理困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智力、非智力和社会倾向等方面分析了中学男女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的差异 ,并从遗传学、实验心理学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性别差异 ;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及社会倾向情况 ,探讨了帮助中学女生学好物理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视域下,初中物理课程的解读有三个着眼点:一是将初中物理课程视为物理文化的传承载体,研究其内容的主体——物理文化的特点;二是将初中物理课程本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初中物理课程的课程文化特点;三是将初中物理课程视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初中物理课程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基于文化解读,初中物理课程在实施上可以进行一些改进,包括从文化角度理解科学探究要素并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物理学史,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及重视科学内容与人文内容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itial journey of a middle school in South Carolina from a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curriculum to a STEAM (STEM + art) curriculum. This is the first of a thre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that investigated the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iveness, relative importa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a STEAM curriculum in which the arts animated learning on a daily basis for both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implementation beginning in the fall 2014. The article also investigates the response that the faculty of a STEM-oriented middle school had to the induction of STEAM curriculum training.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范围内,对工程伦理的兴趣日渐增强。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使得工程伦理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本文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通过梳理德国、法国、日本工程师不同的演化历史,来说明工程伦理在这三个国家不同的发展轨迹。可以将工程伦理看作各国工程教育者在面对全球化冲击时的一种回应:致力于保持已有的文化特性,同时努力探索更具时代性的全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来探讨了傣族的审美观念。通过对傣族日常生活的亲历及调查研究,认为傣族的审美观念中存在着以群为美、鼓励爱美心理、美的张扬及以传统为美等四个显著特征,而这些审美特征的形成来源于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陈谦夫是民国时期宁波著名的私立学校——效实中学的创办者之一。他倡导实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多方筹集经费,努力经营效实中学,使效实中学在创办不久即收到显著效果,为宁波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其办学思想和教育实践也是民国时期“教育家办教育”的一个缩影,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