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为新的起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1]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带来对研究生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预测与结果,回顾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预测、规划与实际值,梳理了高等教育规模预测误差的主观因素、方法局限和政策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还将继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规模预测需要兼顾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根据预测,我国授予硕士学位的数量将在2023年超过美国,而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可能在2030年接近美国。由于我国人口为美国的4倍以上,每十万人口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美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应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预测方法,科学客观地预测和比较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应适度超前布局研究生教育,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结合解决高职发展瓶颈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瓶颈 2002年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03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04年底达到19%,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000万人.就高等教育规模来讲,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塔尖部分,也会随着本科及其以下部分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研究生教育的传统目标是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后备人员,当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到高校和科研机构无法吸纳的时候,如何转变研究生培养观念、改革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已从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北京市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化,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从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转变,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众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近几年来 ,在报刊上时有“大众化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他们都讲“大众化” ,但却有不同的含义。现举二例 :例一 :“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15%以下是精英教育阶段 ,15%— 50 %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 ,50 %以上是普及化教育阶段。”(刘尧《当代高等教育的十大特点》 ,载《江苏高教》1997年第 4期 )例二 :“有人预测 ,下个世纪 ,适合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的岗位将越来越少 ,高等教育普及化甚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将越来越高……”(韦钰《在科教兴国中再创辉煌》 ,载《中国电大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马丁·特罗先生依此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划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在对其理论进行数理解读,界定新概念"高等教育总积淀率"的基础上对其修正和拓展,演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四阶段理论:即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普及化教育和义务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但不宜提大众化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规格和模式也都趋向多样化。这些变化多始于我国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但在教育理念上则与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调整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研究生层次结构,坚持分层次办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后,仅用3年的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5%,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研究生教育规模可适当扩大,但不能与高等教育整体规模高度相关,研究生教育质量应该具有绝对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1973年,美国社会科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则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过程概念,每个阶段都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大众化阶段既传承了英才教育阶段的世俗化、实用化精神,又体现出普及化阶段的个性化趋势。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左右,部分省市已经超过30%。按照目前公认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  相似文献   

11.
普及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普及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将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协调、均衡发展的新体系。研究生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既要为解决社会存量不足、刚需较大问题而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又要为解决培养模式陈旧、质量和品质提升空间大的问题而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还要着眼未来,谋划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强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此,应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填补发展洼地,构建均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着力开拓新发展空间,造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生力军;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树立我国留学生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2.
1999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后,仅用3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5%,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倍受关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研究生教育规模可适当扩大,但不能与高等教育整体规模高度相关,研究生教育质量应该具有绝对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取得了显著效果,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声誉。与此同时,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59.7万人,大大超过1998年108万人的招生规模。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万人,继2002年突破300万大关后,2003年达到382.2万人。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某年大学在校生人数与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阶段。到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7%,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当前,学术界与教育界对普通高校“扩招”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主张继续扩大招生…  相似文献   

15.
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用美国社会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可以把日本高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战前中等教育自大正时代中期开始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战后高中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过渡,现在高中教育已经达到了高度普及化的程度。日本高中教育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不仅数量得到了扩大,而且性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59.7万人,大大超过1998年108万人的招生规模.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万人,继2002年突破300万大关后,2003年达到382.2万人.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某年大学在校生人数与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阶段.到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7%,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1973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学说,即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从精英化经大众化达到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型高等教育,15%至50%之间为大众型高等教育,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乃至社会特权;在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普及高等教育,则是走向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及评价…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相似文献   

19.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3%。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毫无疑问,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提出:“教育还是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公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另一条腿,两条腿走路。”(1977年)。江泽民在2001年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讲:“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样受教育的机会。”2001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在2005年达到15%,届时我国高等教育将从精英教育阶段(15%以下)迈入大众化阶段(15~50%),并渐次迈向普及化阶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筑两个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如何评价成人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地位作用,怎样理解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大众化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为此需要在几个重要概念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