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22年,面对传媒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传媒法治建设不断提质增效。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及制度建设,推进全媒体传播和文化数字化建设工作,强化对传媒发展秩序的监管,在网络内容、算法治理、个人信息、版权保护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问题领域发力,引导传媒生态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宁 《新闻记者》2020,(1):34-45
2019年全年,本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813个,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基本法律规定之后,对传媒体制改革与监管、互联网治理、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人格权保护这五个领域做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均为2019年。  相似文献   

4.
2020年全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923个,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基本法律规定之后,对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监管、互联网治理、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及人格权保护这五个领域作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时间均为2020年。一、有关传媒的指导方针和法律规定本年度传媒法治建设获得重大进展,《民法典》及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传媒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2013年,2014年的传媒投资逻辑开始向本源性回归。本文立足于传媒投资格局变动与传媒产业发展格局变动的内在关联,系统梳理了2014年到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投资状况与重点事件,力求超越现象与个案层面的简单罗列,厘清其内在主线与关键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传媒投资机遇空间做出了方向性的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左志新 《传媒》2018,(13):63-63
本刊讯(记者左志新)6月21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清华-日经传媒研究所合办的“第9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8传媒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论坛上,行业内专家、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就数字经济与传媒发展、互联网产业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未来媒体等议题发表演讲和展开对话。《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对政府部门、市场和专业机构的数据整理和挖掘,剖析中国传媒与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传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该报告聚焦传媒核心产业与传媒关联产业,形成若干行业报告,完整全面地解读传媒发展,同时也精准、凝练地分析传媒经济走向。  相似文献   

7.
人类传播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模式。根据人们对于人类传播特质的认知,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代,即人类本能传播时代、人类阶级传播时代和人类科学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媒介的本质共同受制于人类体质机制,所不同的是在人类体质机制体系内的不同具体体质机制的功能力的外化上。传播媒介的本质是人类视听觉器官功能力的外化;人类传播的本质是人类体质传播机制的外化,或者说是人类体质互动传播机制的外化,是所有社会人的本能,是构成人类生命体的重要机制。传播媒介功能力是各类传媒形态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能够展现出来的能力。传播媒介功能力的展现必须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条件,即传播媒介实体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功能力和传播媒介本源体功能力的开发利用度。传播媒介功能力展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是"表",后者是"本"。只有实现了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的"表"与"本"的有机结合,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才能够成为实实在在的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人类传播的终极目的才能够得到实现,传播媒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促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这一人类生命运动模式的灵魂,离开了科学的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就失去了生命力,就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任何意义的摆设。现在,人类传播将进入一个新时代——电子"机器人"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方式将由过去的"单向性"传播→"双向性"传播→"多向性"传播转向电子"机器人"传播,即复合型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轨迹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喻国明 《青年记者》2004,(11):21-24
媒介竞争的最高层面就是符号价值的竞争。媒介应该成为某类社会成员的文化旗帜,成为他们的精神归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导者和文化氛围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研究 传统上,这部分内容一直是传媒法研究的核心议题,论著颇丰。2015年也不例外,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侵权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侵权与保护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在研究视野上,这年也有所扩展,除以往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相关制度外,  相似文献   

10.
崔保国  何丹嵋 《传媒》2015,(12):11-16
互联网时代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与方式,重塑信息内容框架,重新分配话语权,进而改变传媒产业规模与结构,以及诸多关联产业的生存逻辑和运行规律,甚至对政治与社会结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仿若南美洲一只蝴蝶的振翅,终引起全球传媒生态的风起云涌.2014年,既是中国传媒产业走向融合之路的关键时点,也是传媒霸主地位交接的重要节点.互联网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媒体全面迎接数字化.在新老媒体交融之际,数字、移动互联成为中国传媒图景中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网络视听行业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加快成熟定型的一年,网络视听法制化深入拓展,网络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网络传播秩序更加规范,网络空间日见清朗,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行业监管与服务更加有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投资是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综观我国传媒多元化投资现状,总体情况不能令人满意。要使传媒多元化投资行为趋于理性成熟,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传媒产权制度改革,同时放松传媒规制,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建立有效、严格的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3.
跨界与混搭:中国传媒业当前发展的一道景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果说到当前传媒业最大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跨界与混搭。所谓跨界,就是对于既往传媒业固有的业态边界的打破:传播者角色的跨界、传播渠道的跨界、传播内容的跨界、产业资源的跨界、媒介市场的跨界  相似文献   

14.
郑宁 《新闻记者》2015,(1):50-60
2014年全年,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820件,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政策之后,对媒体体制改革与行政监管、互联网治理、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人格权保护这五个领域作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均为2014年。  相似文献   

15.
主流媒体平台聚合各种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管理资源,逐渐从主流舆论阵地走向治国理政平台,媒体内容治理也将走向综合社会治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回顾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继续繁荣发展,各类媒体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寻找差异化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传统媒体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与媒介融合转型发展取得较大进展,探索了更多内容变现方式,确立了广告收入以外的变现渠道。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全年,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800个,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基本法律规定之后,对媒体体制改革与行政监管、互联网治理、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名誉权保护、舆论监督六个领域作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均为2013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虽然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但是,中国的传媒经济活动自新中国成立时起就开始了.60年来,中国传媒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到2008年,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媒经济学体系已经形成,其标志是:中国传媒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论、三大应用传播学理论体系和十二个分支理论体系以及五十八个理论假设都经过了传媒实践的检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成为我国传媒界行为的一种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2021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面对着国际舆论、疫情持续、灾情涌现等现实考验,广播沉着应对,广播用户出现了数量回流的新趋势.2021年继续走在构建探索广播新型主流媒体的道路上.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广播全年发展综述围绕以下四点展开:广播的触达率;广播传播的效果;新技术助推下老广播创新的动力;新型广播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传媒绿水青山是什么?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概念,2013年再次强调了这个概念。从此以后,这个概念就被应用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国的传媒绿水青山概念也就是2013年以后在阐述传媒生态、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播媒介生命体时借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共区分为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长"和生命的"消存"三个阶段。生命的"产生"是生命个体的形成并以其物质体的形态成为地球上生命群体中的一员;生命的"存长"是指生命个体的存在和成长;生命的"消存"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的要求,生命个体消亡后的存在模式。人类生命体系不仅具有一般生物体的生命特征,而且在其生命体系中所体现的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尤为突出。所谓"生命"群可区分为有机生命群和无机生命群两大类就是根据人类生命体系特征得出的结论。人工智能机是人将其"智能"外化在"机器"上以后"机器"才能够成为智能机,其智能不是机器的本能,而是由人外化给机器的。人工智能机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是人的智慧,机器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机器人永远是机器,它永远都不会成为人;机器人代替人从事某种工作是人"教给"机器人去做的,绝对不会相反。传媒生命是人类本体生命体的外化,它属于人类无机生命体。这种人类无机生命体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人类智慧通过人类本体生命体逐渐外化到传播工具上,这时,一方面是人类无机生命体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体现人类无机生命体功能力的人工智慧传播工具也逐渐成为人类传播重要工具。传媒生态是传媒个体、传媒整体同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传媒状态。传媒生态决定传播媒介的生命,决定传播媒介的机构,决定传播媒介的未来。因此,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传媒生态战略实施融合,进而改革或改变传统的传媒管理模式,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质的传媒生态管理模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从单体性的封闭型转向生态性的开放型,必须从传媒技术性生态位转向传媒市场性生态位;必须从单体性的"独轮"生态运营模式转向开放性的"多轮"生态运营模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从单体性传媒思维转向生态性传媒思维。在信息社会,特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而且朝着深层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那么,怎样理解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呢?回答是:传媒绿水青山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21,(19):4-5
算法正在重构传播价值观2021CTR洞察高峰论坛发布的《2021中国媒体市场趋势》主题报告,提出中国传媒市场五大发展趋势,即深化媒体融合已进入经营突破阶段、短视频平台加速商业化进程、企业媒体化催生企业内容战略、算法正在重构传播价值观、以IP为核心的文化新业态正在崛起。报告认为,智能推送的媒体传播模式,其基础是算法,算法越来越成为影响传播的最重要因素,也在重构传播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