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扩大就业创业,培育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在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优势学科与相关产业发达区域物理空间距离远、发展定位存在差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围绕三螺旋跨地域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在运行机制、驱动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为高校开展跨地域产教融合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荆宇 《职教论坛》2017,(21):70-7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双元"培养为互动平台,把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贯通起来,系统构建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实现路径。"二元三体系"紧密衔接,逻辑递进,交互融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使农业高职教育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文章从梳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三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分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三螺旋结构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职业教育本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培养目标确立、培养过程实施和评价反馈机制进行了论述。该模式是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希望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室改革等一系列创新形式,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改善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实现多元的培养目标和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对行为学院、企业冠名班、政校企联盟、人才培养理事会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教师培养、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攻坚期,运用三螺旋理论相关知识,对产教融合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的角色进行定位分析。通过对三方角色职能发挥情况的分析发现,目前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明显存在政府推动力不足、学校主导性不够、企业主动参与不强的问题。基于此,分别从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学校树立创新思维、企业抓住关键期主动参与三个方面探讨化解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从产教融合育人内涵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教学资本、人力资源、学生社交、审核认证等四维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同时存在。其中“学生社交”对实践能力直接影响最强,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大赛、参与实习仍是提升实践能力最有效途径;“实践志趣”在产教融合与实践能力间发挥中介作用,其中教学资本对“实践志趣”影响最高,表明教育教学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探求“隐性知识”的作用最为明显。因此应倡导教师实践学术制度,打造多源的导师队伍。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催化剂”的作用,塑造参与意识。推行实践基地联盟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级阶段。在政策变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经历了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变迁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从追求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政策是主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建设、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建设,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双元"培养为互动平台,把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贯通起来,系统构建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实现路径。"二元三体系"紧密衔接,逻辑递进,交互融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使农业高职教育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成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形象的有效途径。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关键在于整合并理顺政校企等多元办学主体的职责和逻辑行动,让人才培养有效对接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文章借助“三螺旋模型”,对政府、产业(企业)、学校进行角色和定位分析,并通过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做法,找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中职学校在促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但是在实践中存在校热 企冷、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没有构建校企合作长 效机制。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深入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我校积极 开展一系列工作,把选择性课程改革和现代学徒制科学融合‘ 为学生增强!支能、打通职业发展之路’为教师搭建个人发展平合。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际上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阐明"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即定义、界定与特征及其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三元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说明该种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产教主体的共同发展,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从“政府、职校、企业”三方主体的视角阐述产教融合的内涵、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中“政府体制机制支撑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主动性不强”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的产物,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按照参与主体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产教融合共同体基本架构由校企合作核心层、行业产业汇聚中间层和政府支持最外层三部分组成。通过资源配置机制、治理机制和育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使教育端社会效益最大化,产业端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政府端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三者有效融合成为现实。以S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为例,构建了基于情感和利益双逻辑、内生血缘性和生产持续性双特征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基本架构,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治理机制和育人机制,实现了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育合格职业人才的方向。校企合作-引厂驻校: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办学实力明显提高;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践"订单培养、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真实工作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共同施教,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李静 《陕西教育》2021,(3):44-45
“三教”改革背景下,产业与教育的融合是提升人才专业素养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为实现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开始逐渐将“三教”改革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推进,以提高人才的输出率。基于对“三教”改革任务核心必要性的了解,文章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关键性矛盾展开分析,并结合“三教”改革实施策略,提出了对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学围绕优势学科方向,与具有资源和能力优势的异地创新主体联合开展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改革,但也面临影响研究生异地培养质量的各种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一体化”标准的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通过在入口、过程、出口各环节执行全流程的“一体化”标准把控,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一体化、制度保障一体化、行为模式一体化,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产教深度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现状,构建基于"政、企、校、生"四位一体产教深度融合职教模式,并在石家庄地铁订单班实践探索:校企文化深度融合;专兼结合"双师制"教学团队组建;企业深度参与培养。产教深度融合职教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