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李铁锤 《中国编辑》2021,(12):11-15
算法推送下的新闻生成分发,带来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算法偏见,这种人机合谋导致的编辑偏见与传统编辑时代相比,既有本质上一定的类同性又有明显的相异性.分析两种编辑偏见生成的各自机理、差异表现以及影响结果,利于深刻认知编辑偏见与算法偏见的本质,从而尽力消减与修正新闻生成分发中的算法偏见及技术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毕顺  韩帆 《声屏世界》2021,(12):87-88
应大数据推送技术而生的新媒体信息茧房这一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正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诸多问题也逐渐隐现.小到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大到对社会创新力的限制,即便在短期内信息茧房有其存在的价值但长远看来依旧是弊大于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从信息茧房形成的两个重要端点——技术与用户行为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出现,可以让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信息。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分发率,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却造成了"信息茧房"现象。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下,易出现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受众的全面发展和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判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静博 《声屏世界》2021,(13):13-14
互联网时代,受众已全然身处在算法分发的信息定制场景之中.然而当前国内的信息聚合平台已经绝对主导了内容的分发环节,暴露出贴着客观标签的算法技术并非绝对客观,用户过度依靠技术福利等问题.这不仅进一步加速了信息茧房回音壁等效应的出现,也阻碍了受众对现实情境的客观认知.  相似文献   

7.
8.
在信息超载的今天,算法推荐已经是保障人们有效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但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的担忧。文章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从时空偏向、冷热媒介、场景融合偏向、媒介四元律等角度分析算法推荐技术,发现其低参与度、忽视时间保留等特点使得算法推荐并没有直接形成"信息茧房"效应的力量。同时,在智媒时代,要让算法推荐更好地服务于人,超越算法的隐藏危害,应当平衡算法的偏向,以算法过滤机器生产的内容,构建美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青年记者》2021,(19):4-5
算法正在重构传播价值观2021CTR洞察高峰论坛发布的《2021中国媒体市场趋势》主题报告,提出中国传媒市场五大发展趋势,即深化媒体融合已进入经营突破阶段、短视频平台加速商业化进程、企业媒体化催生企业内容战略、算法正在重构传播价值观、以IP为核心的文化新业态正在崛起。报告认为,智能推送的媒体传播模式,其基础是算法,算法越来越成为影响传播的最重要因素,也在重构传播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刘寒凝 《青年记者》2021,(10):65-66
主流价值传播是媒体践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体现.在智媒语境下,如何构建和引领好主流价值传播已经成为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应从创新主流算法,倡导算法透明化,提高大众算法认知着手,发挥主流媒体引领作用,构建多主体协同机制,打造主流传播大体系,以促进主流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12.
在算法日益成为媒介内容主要分发手段的背景下,"信息茧房"问题逐渐凸显并备受学界关注。从元理论视角分析,文章认为引入"信息偶遇"的理论研究可能成为缓解"信息茧房"危机的有效路径。文章在对"信息偶遇"行为进行原理阐释的基础上,提出破解"信息茧房"的具体可实现路径,认为社会整体应通过提升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接触"人行道"模式、鼓励媒介间关系连接和分享、加强人机协同、优化算法价值观等措施来尝试回归社交媒体时代人类接触信息的平衡态("信息偶遇"模式),实现算法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2,(24):4-5
营造真实而健康的信息传播生态格局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传播,从技术、平台、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在形成全新的样态、方式与格局,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信息传播的价值。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让“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现实,大量的自媒体平台和各种社交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掌控信息传播的方式与格局。信息传播呈现出海量、丰富、多样的令人欣喜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张文彦  袁继慧 《出版参考》2023,(3):19-22+18
从社会知识史的视角看,信息茧房其实始终伴随着知识传承与传播的过程——面对知识生产广泛分散,人类便有了聚合的诉求,同质化、浅层次、机械化聚合的结果便是信息的茧房化。从读者角度看,阅读茧房是人类在阅读超载压力下的应激反应,是从现代社会到信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越来越突出的阅读症候。纸书阅读的精神特征与物质特征使其蕴藏着其他媒介阅读尚不具备的破茧力量,有着催化新媒介产品的元阅读价值。展望未来,纸书阅读或许会作为一种文化技艺长存,为置身信息宇宙的我们提供沉思的绿洲。  相似文献   

15.
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彭兰 《新闻界》2020,(1):30-38,73
信息茧房问题虽然因个性化推荐算法等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但它所指向的人们的选择性心理带来的信息视野狭窄以及观点、立场固化等,并非新的现象。从新媒体传播来看,人们的视野与其获取信息的路径以及相关的信息过滤机制相关,社交网络、平台、算法等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化人们的信息获取路径、强化人们的选择性心理,信息茧房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要破解信息茧房,同样需要依靠算法与平台的优化、信息供给侧的改进以及个体媒介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17.
包涵 《声屏世界》2021,(7):14-16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抖音作为目前最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能够采用算法机制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然而算法技术的创新在给传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信息茧房"效应,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章从抖音APP的"信息茧房"效应入手,分析此现象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昌凤  仇筠茜 《新闻大学》2020,(1):1-14,124
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基于美国两党政治的语境对新技术降低政治信息多元化以及政治信息极化的忧虑,如今却被泛用于所有信息。但是西方学界尚无有力研究证实"信息茧房"的存在。事实上,造成"信息茧房"的单纯信息环境很难在现实中出现。Web2.0技术提供了与志同道合的人讨论问题的机会,也增加了与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讨论问题的可能性,很难形成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本文也探讨了算法优化以降低信息茧房风险的可能性。算法技术对多样性的提升主要基于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是使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使用者"意识到未知";第二种路径是通过加深"个性化"来有效增强"多样性"。本文分析了信息聚合及其积极意义,以及Web2.0技术条件下"积极的受众(用户)"的可能。文中讨论了一些"除茧""破茧"的可能途径。我们不认同桑斯坦提出的偶然性信息的解决方案,认为真正要解决"信息茧房"之忧的问题,不如回到问题提出的原点,将实验条件下的单纯信息环境还原到人们的真实信息环境中,反省"信息茧房"这个虽有衍生空间和警示价值,却仍似是而非、缺乏科学证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王君然 《青年记者》2021,(2):105-106
算法推荐被运用到信息生产、分发、反馈等环节,用户往往根据使用体验去获得认知,容易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对算法推荐的误读.本文从技术视角入手,引导用户对算法推荐的结果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避免陷入依赖与价值迷失的伦理困境中.  相似文献   

20.
沈斌  王潇  谭言 《青年记者》2021,(4):34-35
庞杂的信息量使受众对信息的辨识度变低,陷入“信息异化困境”。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异化,但搁置了人的兴趣衰减问题,影响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另外,算法中价值尺度的“正义性”通常被规避,易形成对受众的“精准伤害”。本文提出“技术+人文”的应对策略,在算法中引入综合价值权重,有效改进技术反低俗的手段,在为受众提供多元化信息的同时,保护健康人格的塑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