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即游离态氧元素),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水中溶解氧的比较是初中化学中新教材新增的实验,是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实验.按照黄浦版本第五十九页上所写的操作进行演示实验,据许多老师反映此实验很难圆满完成.新教材以亚甲蓝作为检验液体中氧气的试剂一有氧气时亚甲蓝呈蓝色;没有氧气时则不显颜色.如果根据教科书上的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则现象不很明显,溶解氧的多少很难从蓝色的深浅来进行判断,即使蓝色有深浅也只是在水样中滴入亚甲蓝试剂的一瞬间,马上又全部转变为深蓝,…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课本上的测定方法非常粗略,如果用粗细均匀的大试管作反应器,利用白磷燃烧耗尽试管内空气中的氧气,用刻度尺测量有关气体的用量,测定结果更为准确,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由不具备数据处理内容的"半定量"实验成为需要读取、记录、处理数据并可以进行误差分析的真正的定量测定实验.  相似文献   

3.
新编初中化学课本《空气》一节中,采用钟罩、水槽等仪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认为该法有诸多缺点:①钟罩和水槽体积大,用水量太多,带到课堂做实验不方便.②红磷在钟罩内刚开始燃烧时,由于空气受热急速膨胀,有些空气从钟罩下部外溢,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多误差.③实验全过程需6—8分钟太费时间.笔者设计了一种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如图.图1图2图3  一、装置准备:取一支18×180mm试管,在外壁上扎四道细铁丝(或细铜丝);把试管纵向分成五等分.在单孔橡胶塞上插入一根短玻璃导管,露…  相似文献   

4.
本刊1997年第一期刊出了也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一文.笔者认为,该实验经作者改进后,现象明显了,直观性增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同时带来了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首先,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尽量减小误差,力求数据准确.可是按作者的改进方案测定,产生的误差比教材设计的方案大得多.其次,作者用白磷代替红磷,用品红水溶液代替纯水,残留在玻璃管内的白磷蒸气因未被清除而必对拆除该装置者带来伤害.那么,按照作者的改进方案进行测定,为什么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呢?图1是作者改进的…  相似文献   

5.
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几种实验装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27页【实验2—1】是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在不同的教材版本和教辅资料中有多种设计,主要的装置设计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几种实验装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27页【实验2—1】是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在不同的教材版本和教辅资料中有多种设计,主要的装置设计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中“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实验,按教材方法操作、效果甚差。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耗时少和验证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演示实验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气体减少或增多、体积不等于五分之一的情况,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改进:将集气瓶改成两头通的大试管,红磷改成白磷,将试管放在温度超过40℃的热水中,使白磷在试管内被点燃,这样就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在瓶口形成热气流,使  相似文献   

9.
磷及其燃烧产物和水化物都有较大毒性,而且最终都可能被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污染.为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污染问题,我们经过实验探究,最终根据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性质,利用过量氢氧化亚铁吸收一定体积空气中氧气的方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获得了成功.此改进实验具有装置简化、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中师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本文介绍一种取材容易(适合条件较差的小学)且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实验多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一、仪器装置(如上图所示): 1、将一支21×200mm的破底废试管截成长约160至180mm的玻璃管,配一个橡皮塞并在橡皮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一化学教材必修一有关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的实验中,很难观察到NO是无色气体。为此,笔者经多次实验研究,对该实验作出如下改进。一、原实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由于试管内原有空气中的氧气未除去,实验产生的一氧化氮便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氮,此时往往会看到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而无法观察到NO的颜色,同  相似文献   

12.
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册第27页的实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科书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现将改进后的实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实验改进原因教科书上所设计的实验是利用红磷在一定量的空气中燃烧,消耗其中的氧气,再测出剩余气体的体积,从而得出这一定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纵观整个教材,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用笔粗略记号均分,这样做误差较大;二是红磷在瓶外加热时,有白烟生  相似文献   

13.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是初中化学中第一个实验装置、原理都比较复杂的实验。许多同学只记住了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对其相关的问题却不知“是什么”“,为什么”。也就是对该实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深刻理解这一结论的由来。笔者将对这些问题予以解析。本实验的装置见课本第23页图2-3,实验步骤见同页实验2-1。该实验完成时,应看到集气瓶的液面上升到刻度线以上15处。问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解析:原理1(化学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体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初中化学教材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案.不仅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而且现象直观,污染很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广泛的关注,环境污染的治理也就成了人们改善生活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要课题.水中溶解氧含量和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是进行水质和空气质量监测时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人们对环境关注的焦点.水中溶解氧和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碘量法测定了学校周边环境水中溶解氧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装置如图:1.广口瓶2.分液漏斗3.燃烧匙4.小烧杯5.橡皮塞说明:中师化学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讲硝酸的性质时;做铜跟稀硝酸反应时用的是塑料袋封住试管口,并说实验现象是产生一种无色气体一氧化氮.但实验的真实现象却是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这是由于一氧化氮能迅速眼封在试管中的氧气结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结果.为了看清一氧化氮的真正面目.笔者设计这种装置.原理:(l)利用红磷在广口瓶中燃烧除去氧气.(2)利用稀NaOH除去产生的白烟(P。O。)·(3)利用瓶中气压低于大气压将稀硝酸注入小烧杯.操作:先在广口瓶中加…  相似文献   

17.
张明启 《辅导员》2009,(20):I0001-I0001
为了说明可燃物只要达到其燃烧的条件,便可以燃烧,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往的参考资料中在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是在烧杯中或者试管中放入热水,把一小块白磷放进去,然后再通入氧气或空气(如图1所示),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的实验中,要取得明显的现象难度很大,因为要使白磷在水中持续不断地燃烧,在保证水温的情况下必须让氧气流和白磷持续不断地充分接触。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7页(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实验2-1])有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我认为该实验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7页(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实验2-1】)有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我认为该实验存在以下  相似文献   

20.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中的1个重要演示实验.笔者力求通过下述实验方法来克服教材上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选用红磷燃烧的不足.以达到实验目的及避免红磷燃烧产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