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字母表示数"是初一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从基础知识上看,体现了数向式的过渡;从学生的思维上看,体现了直观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对搞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以及初中代数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做好知识的衔接,抓好知识的深化对"用字母表示数",初一学生已在小学初步接触过,在初一年级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对小学  相似文献   

2.
计算错误屡屡发生是学生练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老师总是以“粗心”、“马虎”等一言以蔽之。其实,由于“粗心”而致使计算错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它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感知错觉的影响 1.原有的知识掩盖新建立的知识。例如,刚学减法时都是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学生头脑中印象非常深刻。这样当出现被减数的某一数位上的数小于减数相同数位上的数或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中的分数部分时,有些学生就会出现倒过来减的现象,从而造成  相似文献   

3.
复数是高中数学中数系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增强对数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仅从数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解,而且也要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探求。本文重点从数论的产生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论的兴趣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今后学生学习数论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培养提供一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是小学系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三部分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算术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大显著特征。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  相似文献   

5.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数从整数到分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分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上以及计数方法上,和整数比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减缓坡度,促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可采取观察、对比和实际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先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从基础知识上看,体现了数向式的过渡;从学生的思维上看,体现了直观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对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以及初中代数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做好知识的衔接,抓好知识的深化“用字母表示数”初一学生已在小学初步接触过.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里接触到的是确定的、具体的、特殊的数,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从初中开始他们将要大量接触的是不确定的、抽象的含字母的式,其思维方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分数的概念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从整数到分数,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数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数与代数"这个内容从教参安排的课时来看,它的复习课时占总复习总课时的37%,可见其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如何帮助学生将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由这条串好的线再横织成一张网,继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与代数"的知识,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一、"数与代数"与旧教材的区别与原通用九年义务教材对照后,我们就会发现有关"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做了很多的精减。它不求知  相似文献   

9.
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的总复习,应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复习目的要求,精心组织讨论,启发质疑,指导练习,并注意以下几点。沟通联系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知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分阶段出现,学生逐步认识的,复习时应抓住重点,归类整理,让学生弄清内在联系,使已掌握的数的概念形成系统的知识网  相似文献   

10.
整体阅读,就是重视整体而不轻视部分,使部分服从于整体的阅读方法,它的基本思路分为两个阶段。   宏观把握。阅读时应通读全文,观其大意,做到提纲挈领,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微观分析的基础。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才可以正确理解文章主旨,避免断章取义,才能避免答非所问、知识结构混乱。要做到这一步,就要把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化,建立全局观。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画知识树。首先要学生确知自己在语文学习树上,要学到哪些“枝节”,明确它们分别处在哪个知识环节上,使学生“成树上胸”。这…  相似文献   

11.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个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这部分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这种情况与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有关。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从单元  相似文献   

12.
按现代认知理论的观点,学生掌握知识就是理解知识结构的各个部分。教学就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头脑中的结构就是业已建立的认知结构,它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他们将以原来的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将新知识进行加工。如果其所学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那些数学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的知识有联系,那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想及相  相似文献   

13.
卢康 《生物学教学》2002,27(3):11-11,48
在学习“呼吸全过程图解”时 ,学生普遍反映这部分较为抽象 ,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 ,笔者设计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简图 ,学生据图再认识呼吸的全过程 ,就容易得多了。1 认识血液循环模式简图“人体血液循环模式简图”(可以是黑板画 ,也可以是投影胶片 ,见图 1)是将课本中“血液循环模式图”与“肺泡处气体交换示意图”、“组织处气体交换示意图”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的 ,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在课堂上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图 ,认识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然后 ,师生一起复习人体血液循环途径这部分 …  相似文献   

14.
《简易方程》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学生以前学习的是一些具体的数及其运算,现在要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教材从学生热悉的知识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分三个层次进行讲解。第  相似文献   

15.
初中《代数》第一册,安排了四章教学内容。这四章,涉及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代数的奠基石。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要想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不容易。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数学课首先碰到的内容是扩充数集,建立负数概念,实现由算术数向有理数的过渡;接着,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及“代数式”的概念,实现由具体的数  相似文献   

16.
王菲 《现代教学》2003,(3):40-41
《比较数的大小》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一个教学环节,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五位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这部分教材从学生心理活动机制上来说有两个特点:一,学生已掌握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当三至五位的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应当用怎样的方法来进行,这是一个新问题。二,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虽然可以借鉴,却不能即时直接解决,需要一个知识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无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先行基础课,它从内容上可分为理论部分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部分。理论知识部分内容系统性强,老师容易讲,学生喜欢学;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多且零碎,描述性强推理性差,老师感到难教,学生也感到难学且枯燥无味,这样就形成了教与学的“两难”局面。教与学的“两难”使得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高等院校无机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又在化学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它包括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 5以内各数,许多儿童在入学前都已会数甚至会读、会写,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数概念,因此这部分内容包括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游戏、活动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等表示数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版课标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数感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它是一种感悟;从数感所具有的功能来看,它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乘法概念,是数学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两个数之间建立相乘关系的依据。乘法概念得出的数学表达式,是这个抽象概念的具体约定形式,它使得用计算即用一种几乎是机械的动作来代替一部分推理,把两数相乘的思维在能看得见的形式上再现出来。乘法概念的形成经历过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狭义到广义的过程。和它的形成过程大体相似,学生学习乘法概念的过程则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了解乘法概念的发展,正确掌握它的表达式,有利于在各个不同教学阶段讲授这部分知识时,避免把它分割为毫不相干的几小块,而始终正确地把握住乘法概念的内涵,螺旋式地讲清它的意义及其相应的表达式。在小学,乘法概念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有过几次变化和发展。第一个阶段是在中低段,数的范围局限在非负整数集。第二个阶段是在高年级,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