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封锁和包围陕、甘、宁边区,为了同化和消灭蒙古民族,在伊克昭盟地区推行了一条“反共灭蒙”的反动政策,从而酿成了震动全国的“伊盟事变”。这次“事变”不仅在蒙古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而且在中国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2.
何应钦与西安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国内各种矛盾在民族矛盾(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压力下激化的产物。在这次事变中,作为蒋介石高级军事助手、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力主出兵讨伐,此举究竟是“害蒋”还是“救蒋”,史学界颇有争议。本文仅就何应钦在西安事变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抗战的军事准备王志国,陈贵洲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族的抗战。“九·一八”事变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蒋介石面对日寇的入侵,推行“安内攘外”的政策.但“攘外”须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从此,中国现代的历史揭开了抗日战争悲壮的一页.“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决非偶然.它是由日本这个“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它在经济、政治诸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本文试加论述,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后的宁、青、新地方实力派赵晓燕1936年12月12日在百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事变。全国舆论为之哗然。对于这个突发事件,国民党内部的各地方实力派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态度迥异,对张杨的举动或褒或贬.那么,宁、青、新地方实力派的态度如何呢?他们采取...  相似文献   

6.
答:东北南满抗日游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930年以前:党的东北地方组织就在延边、绥宁以及吉(林)海(龙)铁路沿线,组织和领导过地下武装赤色游击队和人民自卫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中央于9月22日就发出了“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不抵抗,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侵略者就侵占了吉南地  相似文献   

7.
杨虎城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他和张学良联合发动的西安事变,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功于国家民族”,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一杨虎城倡导抗日,反对内战,联合红军,促进“三位一体”的形成,支持西北抗日救亡运动,为西安事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杨虎城“是国民党将领中首先倡导对日抗战的”爱国军人①。1933年,杨虎城大力援助冀察绥抗日同盟军,并将所部四十二师开赴华北参加抗战。杨虎城不仅主张抗日,而且  相似文献   

8.
1937年至1945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十年分裂.出现了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然而.“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应该说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日益严重地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致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反蒋抗日倾向发展起来,国民党内部要求抗日的势力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正确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问题,人们通常以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为标志。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叙述也是模糊的。我认为,“九·一八”事变只能说是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初步形成,而正式形成,则应该是一九三六年广田内阁成立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前的一个时期。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军部已法西斯化,并在内阁中具有影响国策的作用,但它还未能达到完全控制内阁的程度。所以,“九·一八”事变只能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台儿庄战役     
“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溜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是田汉、冼星海在一九三八年为庆祝台儿庄大捷而合作的歌曲《胜利的开始》中的一段歌词。一九三八年三月的台儿庄战役,确实是一次“震动南部山东”的胜利战斗,它与平型关战役、上海保卫战和百团大战等一样,都是中国人民神圣抗战的胜利记录,显示了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的英勇气概。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民族自救的抗日高潮,国民党也宣布了抗日主张,并且在抗战初期,“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作为统治国民党的蒋介石反动集团对于抗战始终是被动的。“但是国民党是一个复杂的政党,它虽然被这个代表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阶层的反动集团所统治,所领导,却并不  相似文献   

11.
从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的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对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但其后面的抗战路线和错误的抗战方针,导致大片国土沦陷,正面战场溃败。  相似文献   

12.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突发事件。这个严重的突发事件处理当否,将直接关系分裂内战或团结抗战的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重大。中国共产党站在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坚定地维护民族利益和团结抗日大局,及时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对策,最终化解了可能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打退了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在皖南事变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卓越能力,表明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3.
“二二八”事变与省籍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 7年 2月 2 8日 ,在台湾爆发了反抗国民党残暴统治的全岛民众起义 ,史称“二二八”事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今天 ,一些企图分裂祖国之人 ,说什么“二二八”事件是外省人镇压本省人 ,把此作为台湾必须独立的借口。而半个多世纪以来 ,台湾国民党当局对“二二八”事件又一直讳莫如深。那么 ,“二二八”事件真的是本省人和外省人之争吗 ?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一、省籍情结在台湾光复前的确存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秦始皇时代的海外求仙史籍记载不详 ,但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卫温去台 ,隋朝炀帝派兵到台都是有…  相似文献   

14.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二八事变”是日本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上海发动的一次战争冲突。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年党与国民党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又有矛盾的方面。在“九·一八”事变以前的一段时间里,青年党主张“民治”,反对国民党的“党治”,他们之间的矛盾很突出。“九·一八”事变后,青年党一再献媚蒋介石,向蒋表示他要“努力自动抗日”,“继续彻底剿共”,蒋介石不再感到青年党不好驾驭。从1934年  相似文献   

17.
1931年爆发的“九·一”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适应其垄断资产阶级急剧向外扩张这一经济、政治的需要、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和进行武装抗日的开始。而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37年“七·七”事变六年之间,全国各族各界人民是以抗日救亡运动为主要形式进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这个气势磅四、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总裁”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一再阻挠下进行的。那么,这个运动是由谁在不断号召、组织和领导的呢?历史的结论给以肯定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对皖南事变爆发的介绍仅提到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笔认为,要对皖南事变全面了解,还要弄清错综复杂的国际原因。那么国际背景究竟如何?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在我国东北爆发的“柳条沟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公开走上发动侵略战争道路的标志。从此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在远东的策源地。这不仅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拟就这次事变爆发的原因略作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于抗战大局动摇犹豫,致使日寇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一举而陷平津。平津沦陷后,国民党反动军队更是一溃千里,纷纷向南逃命,使得华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顿时陷入了受日寇奴役的悲惨境地。这时,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正好与国民党反动派完全相反。“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我党中央就向全国发出了紧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敌。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打算。”接着,我党的具体行动是一方面积极努力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