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中遴选的课文 ,大都是审美的精品 ,其中储藏的美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 ,它们有的表现自然美 ,有的表现思维中的逻辑美等等 ,都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制作而成的最集中、最高级的美的作品。马克思说过 :“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 ,它是文学家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 ,创造出比自然和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美更高更理想的美。当人们阅读这些作品时 ,就会引起共鸣 ,获得更高更强烈的美感。那么 ,究竟如何把审美…  相似文献   

2.
目前,无论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音乐艺术的基本素质和审美心态上表现得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不强,对严肃音乐知之甚少,对高雅艺术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学生音乐审美导向,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在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不断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闫伟伦 《新课程研究》2010,(2):167-167,183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意境审美谈     
什么叫意境?简单说,意境就是情思与景物的和谐交融,或者说,意境就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人生图画。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提供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幅图画:  相似文献   

6.
谈审美意境     
本文就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重要课题“意境”进行了诗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首先。援引历代文艺理论家的看法,认为“意境”就是有情之景,有情之境;其次“意”与“境”浑然一体,二者的辩证关系无庸置疑,只是在作品中,各有所侧重罢了。而“意境”的美学价值正在于它通过“移情”作用。创造出情与景浑、形神兼备的审美境界,既然,“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那么,笔者认为。要想创造“意境”,含蓄是最重要的手段。最后,观众的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意境完成的重要因素,观众和艺术家互相促进,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我们应自觉地发挥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作用,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旋律、美的和声,构成美的形象,振奋人的精神,提高审美情趣,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审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音乐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它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高学 生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发挥音乐教育 的育人作用,培养提高这些能力呢?我认为优化教学方法是关键。如何进行优化呢?一、突破传统 更新观念这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各学科虽然都有一定独立性,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是共同目的,而且都是集体授课,因此教学方法一定有共同的可以交融的地方,调动一切手段、方法为教学服务这个观念应该深入到每个教师的思想中,而且应付诸于行动,潜心进行研究、实践,教学方法使用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能培养起学 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感  相似文献   

9.
10.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随园诗话》)“言外之意”的产生就在于诗词中“意”的传达由创设意境来完成。诗词阅读欣赏中重要的活动是把握诗中创设的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而在诗词教学中,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却往往被忽视或淡化,造成学生对诗词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意境分析的基础上而是由教师刻意赋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情感丰富、意境深邃、文字优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重要依托.散文教学中,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尽力挖掘教材审美教育的因素,将美育熏陶和德育浸透相结合,充分发挥教材的整体效应来达到教学上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意境范畴是在中国古代的诗论、画论、书论等美学思想中形成的。从它的形成过程看,它深受中国古典哲学、宗教、伦理等思想的影响,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对世界的感知与把握,这种方式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及在这种思维方式制约下形成的审美方式,与欧美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作为理论形态,应该说主要表现在意境这个美学概念上——它并不着重地强调艺术要摹仿现实,再现生活的本来形态,而是强调主体在自由自觉地创造中与客体豁然贯通、互相交融,对自然、。,生获得某种深远的情趣和哲理的感悟。这是艺术的境界,也是生命的极致;是对艺术的观五,也是对人生的领悟。本文正是从此着眼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意境的美学本质。 一、情景交四,思与境增所达到的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人化是意境的本质属性。 情景交融作为意境的一个最基本的层次,一直受到诗论词论的肯定和阐述,当然这里的情与景都是个义的。情包括艺术家主观方面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思想;景包括客观方面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意境要求达到的情景交融决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主观的客观化,客观的主观化。这一点清代美学家王夫之作了很精辟的论述:“情景各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  相似文献   

13.
一、我的感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知识教育,而轻情感体验与感悟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在意境审美中,鉴赏者驰骋想象,对作品进行生发补充,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即是象之审美;而由实景悟入虚境,由有形悟入无形,虽无形而实有的审美即是气之审美。  相似文献   

15.
一、我的感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知识教育,而轻情感体验与感悟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  相似文献   

16.
信息论美学的倡导者法国的亚伯拉罕·A·莫尔斯认为,语文信息不仅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这两种,还有第三种审美信息。信息论美学把“艺术表现的任何形式都视为一种信息”,即美也是一种信息。小学语文所选的文章都是美文。我们分析这些文章也应同通讯一样,要计量出由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的信息的新颖、独创、有效的量。实验心理学家已证明,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单位中,接受者只能理解作品的一个有限的量。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个教学的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时要认真筛选具有新颖的、能够让学生最佳…  相似文献   

17.
罗丹认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存在同样的问题。中学生受年龄、环境、经历、修养等限制,审美能力有限,审美情趣匮乏。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应当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给基础性学科——数学教学注入了一丝活力。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搜集与整理实际生活中关于数学信息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潜在的能力,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成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很形象地说明了知识、方法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强调把握方法对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