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实验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以一些具体的“数学实验”个案为抓手,采用“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观察规律→得出假设→实验验证→形成理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类似数学家发现数学新知”之路,这无疑是一条创新之路。“数学实验化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有非常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少林禅武思想作为“他者的视角”对空中极限运动的内在价值进行诠释,将西方哲学视域下的“自我肯/否定”补充和升华至无念无住的无我之境,为生活在“常人”世界的当代人通向本真之路另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体教结合,“知识型”球员的培养之路,顽强的比赛作风和科学的训练原则来阐述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冲甲成功的必然性,并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足球体制改革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阅读》2012,(3):F0002-F0002
“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双语小学始终坚持以“尚美教育”为突破口,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求真、尚美、健康、快乐、成长,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读书育人先进学校”“全国优秀校园合唱团”“江特色学校”“金陵书香校园”“南京市合唱艺术教育基地”“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高职现代农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坚持课程设置灵活化、考核方式多元化、校企互动常态化、政策支持明朗化,走一条既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又能反哺学校发展的双赢之路。本文从研究的基础和现状出发,提炼出高职现代农林专业“1345”实践教学模式,并且对“1345”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100年来,中国体育历经“体育救国”“体育兴国”“体育报国”,直至当前“体育强国”4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特色体育发展之路。南京体育学院以近现代百年体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的变迁,“育人才、夺金牌、出成果”的显著成绩,在地理空间上见证了中国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折射了时代变迁轨迹,顺应了我国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循发展经验,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高等体育院校,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体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发挥自身所长和独特作用,赋能“体育强国”建设,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搞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创举 ,特别是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 ,找到了一条独特的中国之路 ,不论是党的建设和文化事业 ,还是所有制实现形式中出现的新情况中都有不少新的创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仅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化和发展 ,同时也是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一种新模式,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ISEC)实施1年来对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ISEC项目的启发,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采用“模块化”对课程进行整体设置,突出“实践课”比重,强化“资质型”师资的作用,引导教师向“导演”角色转变,实行阶段划分,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富裕乡镇体育发展新特点及其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珠江三角洲富裕乡镇体育活动规模之大,人们参与的热情之高,均属全国之首,为广大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充当了“龙头”,做了“示范”。阐述了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富裕乡镇体育的新特点;建立了”北模式”,总结了其成功的基本经验,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为国人展现了一幅乡镇体育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的理论溯源之一,它立足于“人类尺度”,着重分析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致力于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学习生态社会主义成果能为我们寻求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发展之路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翡翠传播的历史就是翡翠从鲜为人知到广为接受再到辉煌、鼎盛的发展之路,而当今黄龙玉的兴盛和发展就是在重复翡翠已经走过的路。黄龙玉部分取代翡翠,成为玉器市场的新宠,是我国现阶段玉石(器)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在实践过程中,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抓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两个中心任务,以“五个统筹”促进社会全方位协调发展,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特别需要重视和处理好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讲述了黛尔在诸伯利这一小镇上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黛尓对生活、信仰、爱情、婚姻都渐渐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条黛尔的成长之路,也是一条黛尔追求“荣耀”的道路,书中的每一章都表现了黛尓不愿被传统文化所束缚,对黛尔来说,真正的荣耀大概便是像男人一样出去经历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独立生活,并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讲述了黛尔在诸伯利这一小镇上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黛尓对生活、信仰、爱情、婚姻都渐渐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条黛尔的成长之路,也是一条黛尔追求“荣耀”的道路,书中的每一章都表现了黛尓不愿被传统文化所束缚,对黛尔来说,真正的荣耀大概便是像男人一样出去经历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独立生活,并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汉川县丁集乡被确定为全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乡,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幼教、普敦、职教、成教四轮驱动,基础教育全面发展,职工教育全面渗透,成人教育全面融合的“三教统筹”格局。农科教结合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实用人才,推广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项目,为全乡经济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后劲。丁集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程,走的是一条“经济发展依靠教育、教育必须服务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先进且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且促进了德国教育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针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文章阐述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含义、基本特点与成功经验,旨在引起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并努力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4世纪,中国西南边疆开辟了一条始于四川成都,贯穿云南东西方向,通往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蜀身毒道"。学者习惯上把云南、缅甸境内的这段通道称之为"滇缅商路"。内地商人循此商路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商品贸易往来,一方面,他们输出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购买缅甸的棉花、印度洋的"海货",互通有无,活跃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也带去了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爱岗敬业、诚信为本的商业精神。滇缅商路不仅是一条繁荣滇缅贸易市场不可或缺的通商之路,也是一条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之路,还是一条吸纳东南亚、南亚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之路,具有承载物质流动和文化传播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决定”给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我们江苏省的高等职业教育正是沿着中央指出的这条“积极发展”之路,经十余年  相似文献   

19.
杨昌济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其体质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杨昌济的体质教育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其体质教育思想包含:强健国民体质的体育救国论;“教育不可不置重于体育”的教育观;德、智、体并重的“训练”“教授”“养护”之全面教育观;彰显“健康第一”、积极与消极并重的“养护论”;倡导“知行合一”的体质健康促进理念。认为,新时期我国的学校体育需借鉴杨昌济的体质教育思想,体育与健康教育并重,使体育回归以学生体质健康为本的本质功能,探索新型课程体系,推进体育教师角色转换和教育模式创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0.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道。秦蜀道始自今四川省成都市(古称蜀),终止于今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由主干线和若干条支线构成,官府在道路沿线设立有各类管理机构,严查茶马走私;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在两宋时期,大规模的茶马交易主要发生在陕、甘地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秦蜀道干线及支线所经路线主要在甘肃陇南地区境内,徽县火钻镇为明代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因此,秦蜀道不但是历代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官方监督管理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