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11期刊登了赖永福老师撰写的《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一文,全文从"选择预设,灵活生成"、"调整预设,促进生成"、"放弃预设,创造生成"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前两个观点笔者读后非常认同,但对第三个观点中的"学生自选学习目标与预设偏差时,放弃预设",笔者不敢苟同,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星期一,我刚进教室,小宇同学就站了起来,急匆匆问道:“老师,猪可以种(zhong)吗?”引得全班都笑了。经小宇进一步说明,原来是这样——星期天,小宇到姑姑家,看到路边有一面培上写着“种猪——向南100米”。对于今年才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种(zhong)确实没有学过。我刚想告诉他,是种(zhong)猪不是种(zhong)猪,可转念一想,我们平时都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生字,今天何不借此机会,让大家从生活中遇到的生字学起呢?讨论开始了,连平时一提问题便低头的同学都滔滔不绝。十几分钟过去了,“老师,猪不能像小麦、玉米一样,种在地下。”“我看过猪是由母猪生的,不是zhong的。”“老师,我查过字典了,种(zhong)字可以读zhong,应该是zhong猪。”“我听过人家说种(zhong)牛是大公牛,种(zhong)猪可能是大公猪吧?”“……”  相似文献   

3.
8月9日的凌晨,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开幕式的售卖工作。开始撤出鸟巢,踏上夜归之路。孩子们都很兴奋,虽然已经连续作战了N天,N个小时,但每个人的脸上依然无法褪去自豪。黎明时的鸟巢异常的美丽,使得每一个准备上车的学生都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一位老师上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选择猫、鸡、青蛙、鱼、蝴蝶、乌龟等动物中的一种进行观察,并要求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开始上课了,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各个都非常兴奋,因为观察动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发现,都急着要告诉同学和老师。但考虑到能让更多的同学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得到交流,老师要求学生交流汇报时,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同学,重复内容不说,有不同意见的作补充。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实现师生共同的提高。这种提高也许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也许是情感的升华,习惯的养成。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注重的往往是知识和能力,而忽略了习惯和情感。今天听了刘永胜校长的讲座《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其中提到很多例子,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已司空见惯。当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刁钻古怪时,教师能否尊重学生质疑的权利?当学生因热情过于高涨而喜形于色时,教师能否允许学生有越轨的表现?刘校长列举的两个例子令我深思:  相似文献   

6.
贵刊 2 0 0 2年第 1 2期发表的蔡志东老师图 1撰写的“磁通量不变有感应电流吗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完整表述”一文 ,通过对竖直平面内的矩形线圈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加速下落过程中 (如图 1所示 )电磁感应的分析 ,得出结论 :当磁通量不变时 ,回路中某一部分允许存在感应电流 .因而认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不完整 ,人们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认识存在误区 .笔者对这一断言不敢苟同 ,特此与蔡志东老师商榷 .笔者认为 ,图 1中的线圈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 ,整个回路中 (即回路的任何部分 )都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其理由如下 :1 .依…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见林老师是在电视台举办的一场专题会上,主题是“差生”——老师眼中学习不好又难管理的学生。四十岁左右的林老师一身职业装,很干练,对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反应灵敏,说话的节奏特别快,很有逻辑性。  相似文献   

8.
在一堂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上,教师问:“下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举手。一学生读完后,教师说:“很好,大家鼓励他一下!”小朋友训练有素地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探究等活动愈来愈多,这似乎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俨然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透过这些"繁华"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缺失.下面从课堂教学巾采撷几个镜头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10.
许瑄 《中国农村教育》2009,(10):51-51,50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探究等活动愈来愈多,这似乎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俨然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透过这些“繁华”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下面从课堂教学中采撷几个镜头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12期刊登黄正威老师的《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统一的设想》一文,笔者为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和大胆进行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但仔细思考后觉得,黄老师文中提出“将百分数统一于分数的意义,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的设想,笔者以为是不妥的。具体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曾刊登洪涛老师《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一文,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片断与反思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师根据学生操作后的回答板书“9:3=3(盘)……0(个)”,同时从中总结出“除数为3时,余数只有0、1、2这三种可能”,出现了0是余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霍磊 《内蒙古教育》2009,(17):13-13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恰金秋仙子御风而来,又值一年一度教师节翩然而至,我凝眸提笔,与老师们谈上几句。假期里,想必您与学生们一样博采精华,培训学习,锻炼身体,心灵与身体都已做好准备了吧!新学期有多少个第一次令学生神往,就有多少个第一次期待着您——老师。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刊登了《把“数学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原文有几处不够准确,特写此拙文与原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
有同学问我“老师,听说您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也不好……,您觉得您活得有意思吗?”这还真是个问题,我想了好久。这涉及个人爱好,如果一个人没有点儿爱好,那他活着的意义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的教师把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然而,听课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很多老师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7.
拜读《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年第一期刊登孙勇老师撰写的《“公式”,不妨易名“计算方法”》一文,对文章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本人持否定态度,而且相反地认为,这种将“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混淆的问题,正是目前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一些重要教学专业杂志中的有关教学论文、教案或专著中也曾经多次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讨论这一问题,以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杜林 《师道》2006,(6):41-41
这是发生在课堂内的一个真实片断。有一天,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学生正在做书本上的练习。师:谁做完了?请举手!生1:老师,我做完了。生1小手高举,身体也随即站了起来。生2:老师,我也做完了。生2也举起了手。接下来,生3、生4、……纷纷举手。老师的目光环视举手的孩子。师:这么多人做完了。真聪明。看看还有谁没做完?……噢,只有刘东一个人了。快点!那个叫做刘东的孩子还在低头速算,身体却在颤动,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这时,一个想不到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生5站起来喊到:哎,刘东,这个傻子。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道:傻子……哎……刘东听到喊自…  相似文献   

19.
苏茜茗 《教学随笔》2008,(1):73-73,5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听课随想一: 昨天上午听《文明从我做起》一课,其中有一段学生的答话,深有感触,现采撷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学生注意主动观察周围的生活的意识,我决定用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来激起学生的观察欲望。我设计并且实施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课堂伊始,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校园里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应该简单地回答:“绿色的、椭圆形的”。随后,我提出我的看法,让学生听到了我的看法后带着没有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的懊悔去观察校园里的树叶。我认为,这样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导入。而且我认为学生是应该能够感兴趣发言的。但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发言。在一段漫长时间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