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盲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视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差异,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视障学生由于视觉感知渠道严重受限,其认知活动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进行,逐渐形成"以手代目"的活动方式。而美工课程作为盲校动手操作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对视障学生的视觉补偿、思维发展和情感的丰富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一、我国盲校美工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1.课程目标。目前,盲校现  相似文献   

3.
学校名片,80年前,贮水山脚下,山东省第一所公立盲校——青岛市盲校成立。从1932年开办至今,该校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从办学初仅有的几间平房,到拥有6千多平方米校舍;从原来只有小学、初中,到1987年成立山东省首个职业中专,1993年创办全国第一所盲人普通高中,2000年开始招收视多障学生,2005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盲人教育资源中心……青岛市盲校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阔步前行。他们坚持"立足盲生,以人为本;补偿缺陷,发展潜能;健全人格,回归主流"的办学思想,致>>学校名片  相似文献   

4.
视障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130多年的05史,但盲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且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许多盲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尚未形成体系而流于形式,更因为理论研究乏力而误导实践。而盲生由于其视觉功能的缺陷,不仅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际等各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杨玲 《教书育人》2007,(5):11-13
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有大学率先进行学生评教方面的研究,企图从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角度探讨教学评价反馈信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到了2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该课题展开了广泛研究,自此,学生评教已成为大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稍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部分高校才开始尝试启用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比较直观的评价。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高校教学评价活动中,学生评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精心组织学生为主体的评教活动,可以增强教学评价的直观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以及教师的具体教学。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音韵优美、蕴意深长,能提高审美情趣,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在网络环境下,根据盲校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和载体,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古诗词教与学中的优势,可改变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行为和模式,改变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学习方式,提高视障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评价活动的运作过程,主要在心理运作、观念运作和社会运作三个层面上进行。其中心理运作层面以感觉、感性为尺度,具有直接性、差异性、易变性;观念运作层面以观念、规范、理性为标准,具有间接性、群体性、稳定性;社会运作层面主要通过教育舆论、教育思潮等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视障学生毕业后因缺乏对社会生活全面、整体认知,而在回归社会主流生活的过程中显得被动、无奈。这些学生对社会生活缺乏正确的情感认知,自身也缺少独立的社会生活能力。他们当中的个别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矫治功能,习惯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而积极教育模式发展了过去单纯"医疗式"的功能,将心理学的功能扩大,心理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修补,还要建设。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在学生教育方面推出积极教育模式,并大胆实践,小心求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1.辅助教具的使用必须符合视障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辅助教具必须要根据视障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具。因为,当学生视觉系统发生损伤以后,“以手代目”——触觉功能代替了眼睛的‘摄像”功能,二者的感知属性有许多共同的部分,触觉在很大程度上补偿了视觉的生物学基础。因此,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2.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全称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由OECD设计并实施的一项教育评价项目,其评价对象为15岁的“年轻人”(处于义务教育末)。评价内容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三种素养,除此以外,PISA也收集有助于解释评价结果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但在后疫情时代和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等多重压力之下,德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将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数字化变革的优先事项。2016年以来,德国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采取了诸多举措,包括建立教师数字化能力标准,数字化主题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与推广教师教育数字化示范性项目,为教师教育体系的数字化变革提供制度支撑等。以上举措的实施,使德国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还存在跨学科和跨阶段交叉融合难以有效实现,缺少统一各州的政策和法规框架,亟待制定前瞻性整体概念和搭建广泛合作网络等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公共职业教育经费引入市场化机制后的运作模式,并分析了其引入的背景及给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系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国学校教育的人事及行政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国家公务员化及其政治观点与政治态度鉴于教师必须为人师表的特殊身份以及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任务与目标必须与国家的社会制度保持高度一致,为保证教师的质量,德国把教师纳人国家及州政府公务员的管理系列。教师原则上不得被解聘,无需交纳失业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享受比较优厚的工资待遇——对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教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学校心理辅导,始于美国的职业辅导运动,随后逐步向学习心理、生活心理辅导领域扩展,对象也由最初偏重于“问题学生”转向全体学生。强调通过心理干预、矫正技术等让学生享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在特殊教育研究领域,国内学者曾提出以服务为导向的广义特殊教育概念(指针对特殊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以及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17.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 6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1.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 ,那就是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高等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 ,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 ,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理论方面低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 ,但长于实践和应用技能 ,是一种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并有相当强的实践能力的职…  相似文献   

18.
东北育才学校实行主体多元、集团运行、法人独立、校长负责的运作模式。依据新的评价理念,对集团内各个成员单位实施学校发展性教育评价,有效促进了各个成员单位和师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国融合教育改革进程缓慢,是欧盟融合教育比例最低、特殊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是一次失败的融合教育改革。检视德国融合教育的改革实践,发现德国分流的教育传统、各州之间差异化的融合教育政策、发达的特殊教育体系,以及对融合教育质量的过度重视是导致德国融合教育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考察德国融合教育的改革,引发对融合教育中四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理解残疾的不同模式、科学合理地安置残疾学生的方式、融合教育成功与否的评价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研究认为融合教育是兼具公平与质量的教育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适宜融合原则,以该原则为指导力求实现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特殊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现实。和普通学生一样,英语也是残障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新时代高校视障生英语教学现状以及视障生英语学习特点,从教师教学、学生自身、学校、国家和社会层面探究提高视障生英语教育的有效性,旨在提高视障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