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相同词、对应词、相似词和不同词4个标准对我国境内毕苏语的466个本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其结果初步预测我国境内毕苏语方言的差异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比较的各毕苏方言词汇中,只有少部分词(29%)属于"不同词",另有30%以上的词属于"相同词",其余词为"对应词"和"相似词"。这表明我国境内大部分毕苏词汇具有相通性,还暗示毕苏语内部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儿向语是儿童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的简易化使用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主要的语言信息输入。综合国内外语言学家在儿向语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其中对儿向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儿向语在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以及儿向语中是否存在名词或者动词倾向性等问题的讨论,对儿向语的进一步研究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各县,有4个支系语言,内部差异很大,分属彝语支和景颇语支。人们使用的语言基本上都处于濒危或即将消亡的状态,其中怒苏语、柔若语和阿怒语为濒危语言,阿侬语为极度濒危语言。怒族4个支系语言的活力状况及其生存状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对怒族语言使用活力的考察,有利于构建传承和保护母语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语言影响自身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这句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却很难证明。以萨丕尔、沃尔夫为代表的众多相关学者经过漫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尚不能解释清楚语言与思维的确切关系。政治委婉语普遍存在于各国政府文件、政治演讲和报刊评论之中,帮助语言使用者顺应社会规范和政治变化,成为其掩盖真相或粉饰现实的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政治委婉语能对人的认知产生很大影响。语言对认知和思维产生的影响,可能会从政治委婉语的角度窥见一斑。正确有效地解读政治委婉语,是对语言相对论的直接利用,也是避免误解和误判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在马来西亚,马来语具有国语的地位,英语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广泛,许多马来西亚人能毫不费力在3到4种语言中间来回转换,这跟他们的语言教育政策有很大关系。通过探索马来西亚人多语生活背景下的语言教育政策规划及少数族群印度族社区的泰米尔语的语言教育及语言转用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周殿生  尉亮  江敏 《江汉学术》2022,41(2):13-20
语言社情有广义和狭义、积极和消极、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不同区别.广义语言社情同于语情;狭义语言社情,专指与语言生态环境安全相关的语言社会情况.狭义语言社情涉及国家的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既包括有利于语言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方面,也包括可能导致语言冲突爆发或危害国家安全的方面.狭义语言社情反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情感、...  相似文献   

7.
精通语言是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将语言精通概念化是第二语言学习研究中的重要一步。本文简述了Stern关于本族语精通的几个主要特征,它们对研究二语的精通是必要的参照点,对二语教学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其结构规则与社会规则并列操控语言的使用。语言习得者对社会规则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语言使用的得体程度。无论是同文化之内,还是跨文化之间,社会成员的相互交流都需要遵循社会规则并得体地使用语言。文章论述了语言的社会性特征和社会规则对语言使用得体性的影响,以帮助二语学习者培养正确的目标语社会意识,提高得体使用目标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意象图式、语言与世界观等多重关系的分析,来阐明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制约语言篇情景。语言与语篇情景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得出结论:语言要放在特定的语篇情景中去理解,才能有效地避免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研究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课堂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二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分别从语言规则的教学对二语习得的速度和总体质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路径影响以及产生的持续性进行讨论,进而得出语言规则的教学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的功能。此外,比较分析了不同的二语习得理论对该作用所作出的几种解释,指出外语教育工作者应重新认识和利用语言规则的教学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注意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阶段、目的语结构的标记性等与教学成效密切相关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语言意识是学生对于“深层部分应该有丰富而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语言意识的意义在于使得语言能力不再是工具,而是一种基本素质,语言学习过程就转变成了语言教育过程。提高学生语言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从语篇的角度来进行意义分析,文化内涵分析及其语篇模式分析,从而获得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语言顺应论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码转换的本质。指出语码转换实际上是人们根据具体语境动态地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基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成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英汉两种语码转换进行了应用研究,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教师心理现实所做的顺应,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语言教育要素。与语教育中的语言教育不同,它有着鲜明的自然特色。为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重视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文化又将自己的精髓渗透在语言之中,通过语言这面镜子体现文化的特性。也就是说,语言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对语言产生制约的反作用,它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会对语言产生直接影响。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文化的习得,可以对获得目的语语境的了解从而克服相异文化带来的冲击,并加强对目的语社会的适应性,以期达到顺畅精准的交流是语言与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推进,法律语言已经成为语言使用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规约性语言,准确、严谨是立法语言的根本特点,但其中也不排除模糊语的使用。本文讨论了在立法语言中模糊现象的成因,并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分析,证明模糊语作为交际策略在立法语言交际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英汉对比谈委婉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语气变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文章通过英汉委婉语言的对比,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模糊限制语在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繁,是人们精确话语信息、描写客观事实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语言成分。本文就教师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史维国  金宇 《江汉学术》2022,41(2):5-12
语言与国家灾害治理、贫困治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比较语言减灾和语言扶贫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发现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互动并实现途径共享.以互动关系为基础,语言减灾和语言扶贫的互动机制可分为语言减灾作用于语言扶贫的机制和语言扶贫作用于语言减灾的机制两方面.语言减灾与语言扶贫的共享途径则包括大力发展语言教育,培养多种语言人才;发展语...  相似文献   

19.
体育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在采用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也在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恰当得体的非语言的表现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果。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归类为面部语、体态语和空间运动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语言哲学层面为研究视角,基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语言游戏”论对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探讨。网络语言的语码转换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娱乐功能、由网络字母缩略语和网络数字语码体现出的经济功能、选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