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光明 《老年教育》2010,(6):49-49
古时人们说到官吏廉洁,往往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明朝有名的廉洁官吏于谦,其《入京》一诗中有“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自述。现代人也常借用“两袖清风”来赞扬廉洁奉公的干部。那么,“两袖清风”与“廉洁”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做官清廉。那么,你知道“两袖清风”典出何处吗———_~—-谦政誉卓著,为官清政廉洁。那时的官,由山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同阎话短长。西、河南调任进京时,皆带些礼物。有人劝进京的于谦绢帕、蘑茹\线香,都是当地的土特产。于谦在诗也带些土特产送礼。他举两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风。”他曾作扒景诗》一首:刮,它们反使人民遭殃了。绢帕蘑茹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从此,“两袖清风”一词便在百姓中流传开来了。“两袖清风”典出何处@东春~~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更应当为真、为善、为美,以廉洁立世,铸就高尚师魂。在我的印象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教师的生动写照。教师的工作,"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一生清贫"。自己当了教  相似文献   

4.
明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于谦,自宣德初至正统末,由御史转兵部右侍郎升任尚书,政绩卓著,为官廉洁,绝不奉承权贵。他调任进京时,纳贿送礼之风盛行,有人劝他也带些土特产去送礼,他举两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云:“绢帕麻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喻清贫廉洁、身无长物的“两袖清风”典出此诗。“两袖清风”的来历!《康寿福音报》  相似文献   

5.
谈到廉洁清正,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古人洁身自爱,坚持操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中华文明史上高高竖起的座座廉洁勤政的丰碑。  相似文献   

6.
6月15日 晴 廉洁是指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我们从课内外阅读中了解到: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和好人,如海瑞、焦裕禄等,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两袖清风     
词语含义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8.
“清风两袖”和“两袖清风”都是对为官清廉的赞语。“两袖清风”最早见于元代没有争议。如《辞源》此条举例,一是元陈基《夷白斋稿》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不过这是作“迎风潇洒的姿态”用;二是元魏初《送杨季海》诗:“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这就是作“居官廉洁,囊空如洗”解。但对“清风两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及其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要确立培养学生的廉洁良知、增强学生廉洁情感、强化学生的廉洁意志、规范学生廉洁行为、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熟悉廉政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的教育目标.同时,在大学生廉洁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坚定不移"、"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显性与隐性课程结合"、"施受相宜"、"体验式"、"古为今用、融贯中西"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古代诗词七言句中的"A如BX如Y"式比喻。这种格式的比喻,有学者称为"连喻"[1],即在古代诗词七言句中,连续使用两个比喻,比喻词用"如",也用"似"、"若"、"为"、"成",还有省去比喻词的情况。翻检古代诗词(含散曲等),七言句中常见这种格式的比喻,通过语料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格式在结构、节律、本体喻体的位置和选用以及修辞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1.格式"A如BX如Y"式比喻出现在古代诗词七言  相似文献   

11.
郑丽萍 《大学教育》2019,(2):181-184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思想觉悟较高的群体,是党和国家未来的骨干力量。"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而大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在"两学一做"的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通过构筑健全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体制、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合力、建成规范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内容、开拓多元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渠道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贫困大学生不廉洁的行为,高校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对于高校"培养什么人"、提高贫困大学生廉洁意识、自我规划形成廉洁自律的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廉洁教育主渠道、廉洁文化建设、廉洁监督机制、新媒体廉洁教育平台等途径探讨了如何做好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的廉洁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却快乐地享受着人生。我读初中时,父亲用毛笔在墙上写下一副对联:"一身正气图干净,两袖清风共太平。"我于是嘲笑父亲:"‘两袖清风’是形容做官清廉的,你没当官,不能用那个成语。"父亲却没有  相似文献   

14.
蒯威 《辽宁教育》2014,(11):71-73
正比喻是学生阅读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恰当的比喻,能让所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比喻教学中,有的教师出于应试,以"考"代教,以"练"代学,脱离了阅读教学;有的教师偏重比喻知识的教学,强调分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比喻句,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比喻的特点与作用,让他们读懂比喻,欣赏比喻,并慢慢学会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15.
自主性教育是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并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的教育理念。在廉洁教育中,通过增强自主性来突出其主体性,不断改变其内在需求结构,使"要我廉洁"真正转变为"我要廉洁"。这就需要在知识体系整体性、情感结合及教育的个性需求等诸多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创新,注意处理廉洁教育的现实关系,以期建立一套适合高校自主性廉洁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清”是一曲关于人生的赞歌。“清”的本义是指自然界的纯净,引喻到人生便是无邪与纯洁的品德。 歌以记之,数列为序,自名《清字人生歌》: 一身清白,品节无邪。两袖清风,操守廉洁。 三餐清淡,延年益寿。四时清明,头脑不昏。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廉洁教育"三进"工作,是将全社会的反腐倡廉预防教育关口前移,对促进全社会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要充分认识廉洁教育"三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其内涵和针对性、实践性、前瞻性等特点,并结合当前廉洁教育"三进"工作中面临的理念性、范式性、制度性错位等难点和问题,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廉洁教育"三进"工作的对策和思路,建立健全廉洁教育"三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廉文化,源远流长。以古代廉洁文化奠基人——周敦颐思想为首,他主张:重德治、立人极、倡正气、主廉洁、讲官德。廉,终将视为一种政治评判标准。而将"廉"与"洁"结合,形成独立廉洁文化,发挥其教化功能,周敦颐无疑是第一人!在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中,以莲喻"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喻为官之德、为人之德!发扬廉洁文化,为官从政需代代传承,特别在校园育人重地——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甚为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用"三个平面"、"小句中枢说""篇章语言学"等语法学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修辞学中的比喻辞格,归纳、概括比喻各要素的"条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从认知或语义上说,比喻的各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句法表现上,除了喻体,其它三者均可隐可现。就构成材料看,本体和喻体趋向一致;就句法功能看,二者常常成对出现。就语法性质而言,喻词有动词、助词,有的正在介词化中。另外,本文还对比喻进行了另类划分,如根据本体和喻体的性质或者说构成材料,把比喻分为"物喻"和"事喻";根据喻词的使用和隐现,把比喻分为全喻词比喻、准喻词比喻和零喻词比喻等。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苏州文庙的庭院里,竖着一块刻有"廉石"二字的巨石。相传这尊青史留名的"廉石",便是见证了东吴清官陆绩奉公忘私、两袖清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